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發,罪魁禍首是否是高層房屋太集中,改變了地殼的運行規律?

徐裕責


我只能說,你真的是想多了。人類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說,現在全世界2017年的水泥生產量大概是41億噸,鋼鐵產量差不多是20億噸,沙石產量500億噸,總計就算是600億噸吧,這些重量可以看做是都變成了建築物的重量了。

看起來這個數字特別大,但是你知道全世界一天從天上掉下來的雨有多重嗎?有一個統計數據:

2014年2月15日08時到2014年2月16日06時(合計22小時),中國在42%的面積上形成的降水資源量是134億噸。

注意看好了,這大概是一天、在中國一半的國土面積上產生的降雨量,我們簡單換算一下,中國國土面積佔地球總表面積的2%左右,所以粗略估一下,地球上一天掉下來的水大概是1340億噸。

簡單說,人類辛辛苦苦一年在地殼上增加的一點兒重量,連全球一天的降水量的一半都沒有。所以人類的建築物重量,在地球看來簡直就是毛毛雨都算不上。

地殼是厚度十幾公里公里的岩石層,不是人類建築物能夠影響的了的。

地殼的平均厚度大概是17公里左右(如下圖所示,就是地球的結構),而人類最高的大樓是迪拜塔,高度是828米,大概是地殼平均厚度的1/20。

也許大家對於這個概念沒有直觀的理解。我們最外面的皮膚表皮厚度大概是0.04-1.6mm左右,而一個細菌的直徑大概是0.005mm左右,所以細菌的厚度大概是人類表皮厚度1/10-1/30的樣子。那麼,你的皮膚上多了一兩個細菌,你有什麼感覺嗎?

別說多一兩個了,你一平方釐米皮膚上的細菌數量都要有10億個,但你也沒被這些細菌壓裂皮膚,對嗎?

最後,我們看一下最近一百年地震數量的統計,可以發現,最近幾年恰恰是地震最不頻繁發生的幾年。

所以人類就不要自作多情了,地震完全就是地球內部地質運動產生的災害,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人類就是想要引發地震也沒有這個本事呀。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為什麼全球頻發地震,原因過度使用地殼原油,過度開採地下殼心資源,大部分地下殼心空動,支撐地表失衡,地平面大片高樓聳立,也會影響地殼變動,致使地翹發生不平衡,如果地震頻發在山區地帶,大部分誘發地震,是因為水土流失,土石松動,山林破壞嚴重等,還有!人為開山採石等,地球外表看上去是圓型的,按科學理論,地球上有大片海洋,高山平原,如果沒有海洋平衡在地球上,地球呈現給人類的視覺,就不是圓型,而是扁型物體,如海洋上升或下沉,都會影響地殼變動,大自然造物都有規律的,人類應該重視生態平衡,不要亂去改變地球,一般地球都會上演百年,或千年一次的地翹週期變動,小地震的晃動,是地殼內心引起的,一般不會影響人類,如地殼內心在高熱能的擠壓下,地球會經歷大的變動,就會發生慘烈地震,科學家們根本不可能改變,地心撒發的能量,在自然面前,人類比螞蟻還渺小,畏懼自然是人類的常態,強大的國們是改變不了,大自然怒發的場景,人類只能學會,與自然平衡生存,人類跟自然是同命同體的,在人類還不會自行飛翔之前,敬畏自然是人類的命運!


月靈心74


地震和火山噴發都是板塊運動引起的,地殼厚度一般有幾十公里,再大的設施在地殼上面都微乎其微。我就簡單地說一下地球的構造,和地震發生的原因:

我們可以很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地殼就相當於蛋殼,地幔相當於蛋清,地核就相當於蛋黃。地殼就是我們眾多生命生存的地方,陸地、洋底都是地殼的一部分,是一大塊硬殼(由眾多板塊組成的硬殼),厚度一般都在幾十公里,陸地比較厚一些,海洋處就比較薄一些,海洋的最低點海溝處也有幾公里厚;地殼往下的就是地幔,地幔溫度很高,地幔上層為軟流層,呈半溶狀,大陸漂移就是地殼在地幔之上漂移,洋底也是如此;地幔再往下就是地核了,這裡的溫度極高。

對於大陸漂移的動力,現在還沒有很確切的說法,不過我認同“對流”這一說法。在地核的加熱中心,地幔軟流層熱量增加,密度減小,體積膨脹,產生上升熱流,上升的地幔物質遇到地殼底部向四周分流,分流處的地幔物質驅使板塊反方向運動,兩側板塊分離拉開,地幔物質在此上湧,上湧的物質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添加到兩側板塊的邊緣。隨著溫度下降,地幔物質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下降流處造成板塊之間的俯衝和碰撞。

板塊的相互撞擊會在交匯處隆起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這些山脈都是大陸板塊的相互碰撞形成的。但是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的碰撞又有些許不同,一般密度較大、高度較低的海洋板塊會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在海洋板塊俯衝的地方都是深海或海溝,而另一邊的大陸板塊則不同,因為下面海洋板塊的俯衝,大陸板塊邊緣的地勢會隆起。

這些運動都會伴隨著地震。四川之所以多地震,就是因為四川在亞歐板塊的邊緣,因為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比較活躍,相互撞擊就會引發地震,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就是在這樣的運動中隆起的。

其實大多數地震都在板塊邊緣處,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洛基山脈、日本列島、印尼群島、東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梅兵一九九二


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答:

一、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率是否增加了?

二、高層建築林立,能夠改變地殼的運行規律?

圖釋:全球地震帶分佈圖


近年來全球地震頻率是否增加了?

以下數據是我根據中國地震臺官網歷史數據檢索,並親自整理的。

時間跨度從2012年到2020年,地震臺官網可以查詢到2012年以後世界各地地震發生時間、地點、震級、震源深度等信息,2012年後,世界各地的高樓如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

震級選取7級以上的較大地震,6級地震相當於釋放一顆1.5萬噸TNT當量的炸彈,屬於強震,如果震源不深的話,可摧毀160公里範圍內的建築,地面的一般建築將會受到嚴重破壞。

圖釋:根據中國地震臺官網整理的全球6級以上大地震

從上面可以看出,儘管近十年來全球高樓不斷湧現,但全球6級以上地震頻率並沒有明顯的增加趨勢。

從以上事實就知道,地震和建設高樓沒有任何聯繫了,為了更有說服力,我們再來看看建設樓房到底會不會對地殼造成影響。


以500米高的摩天大廈為例,根據建設標準,地基的建設深度在50米左右,一般的高層住宅地基深度也就20米到30米。

陸地上的地殼厚度有30多千米,厚的地方有60千米,地殼下面還有100多千米的岩圈。

地球上建房子的地基不會對地球造成絲毫影響,移動的建築材料相對地球,大概就相當於手背的灰塵移到手心上吧。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對於最近地震頻發,其實是順理成章的,我在之前專門關注了幾個地震和氣候的公眾號,發現原因就是在於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化後水往海里流,海平面升高,原本已經相對穩定的板塊,本來是不太動的,但由於水位升高,就會因為水位的推力,把一些零碎的較小的板塊率先飄動起來,你們注意看一下地震的報道,一直都是靠近沿海以及類似零碎小島的國家,比如菲律賓新西蘭等群島小國地震出現率較高,而等更多的水融入大海,浮力就會愈大,就會把更重的板塊頂松,到那時候才是重戲!還會伴隨更多火山噴發,對地球來說都是正常的自然抖動,但對於人類來說,那可是大大的動靜,致命的動靜。另外我還總結了颱風變多和溫度極端化的原因,還有地磁異常偏移的原因,不過大家有不少人飯都沒吃飽,每天忙於賺錢,是不喜歡聽這些於自己眼前所需不符的內容的,也就懶得去打字出來了……[呆無辜]


JackG468


全球地震頻發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它存在著多種因素。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

我國有多條地震帶,四川、臺灣是地震頻發地,在2019年,我國有資料統計6級及以上地震發生過3次,分別是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4月24日西藏林芝市墨脫縣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6月17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2020年初臺灣又經歷4.7級地震。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頻發呢?是不是人類建造的高層房屋過於密集而導致?

其實不然,我們的活動僅限於地球表面,然而地球的內部遠比我們所製造的建築要大而重的多。地球的平均半徑r=6371km,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但是即便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築----王國大廈,它的設計高度為1600米,已經超過了最低的雲層,總投資120億英鎊。即便如此它在地球表面高度的佔比仍然微乎其微。因此人類的建築對於地球地殼的運動微乎其微。

地震成因一般是由地球本身的運動造成的,最受廣大人民認的就是板塊運動。

說起板塊運動學說,就不得不提起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偶然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極為相似,由此開啟了板塊構造學說的新時代。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內部相對穩定的板塊(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是在海洋,其餘五大板塊都包括有大塊陸地和大面積海洋。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1965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底地形、地震位置、火山活動等活躍部位都連接成為帶狀,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大部分地震是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造成的,大陸板塊以及海洋板塊之間的對沖擠壓導致了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昀多,而且破壞力也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其他的也有如火山地震呢、人工地震等等。總的來說,遇到地震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有足夠的時間的話一定要逃到足夠寬闊的室外,如果無法逃離險情,一定要尋找到建築物的結構點尋求暫時性的庇護。


超弦


我有一個理論,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意思是說,任何一個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改變,都會引起或導致整個體系的改變。

就目前來看,近兩三百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日益發達,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在我們看來,被普遍公認的結果是導致了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

我不認為1,地下鑽探,煤礦開採。2,高樓大廈的建築。3,地鐵高鐵的建設。4,三峽大壩的建築。5,廢氣的排擋。等等

就目前來看,普遍達成的共識是:

1,地球平均溫度日益升高。

2,北極長年冰雪越來越多的融化。

3,綠地樹木越來越少。

4,大氣層結構改變,導致氣候日益惡劣。

……

不能說人類的活動,對地震頻發因素的造成,就一點點影響都沒有!


詩領頭羊


這是根本。過去縣市樓層在設計中就有一定的現在,這就是縣級可蓋多高的層次,市級可蓋多少層次,是有明確要求的,這就是考慮很多因素,才出臺這樣的制度或要求。而現在,不管不顧,有個地皮就要做出極為暴利的產品,什麼下部結構,底層結構,安全問題等等,都是行於表面。比如我國宋代的地下排汙水長廊可以存在100多年而完好,現在科技如此發展,說建的地下只有幾年的保證期。做一下對比是多麼的大的差距。所以說如今建設考慮最多的是消化居住人口,最大限度的或無度的實現利益極大化,業績無限化,等等。現在的做法讓人無話可說?


下鄉7061522653982


有可能


胖大海boy


地球圓周四萬公里,自轉一圈是一晝夜24小時多,

按照角動量守恆,半徑越大自轉越慢,高層建築最高三五百米,把質量堆高三五百米,就相當於擴展了地球半徑,這樣一來角動量就出現了變化,角動量要守恆就必須轉速改變,自轉理論上是應該變慢一點,而地殼是多層複合的,內部有液態流動的,這樣一來流質旋轉慣性與固體旋轉慣性就會不一致。就有可能出現液湧剎車,這種效應激烈時會引發扭曲褶皺地震。

但高樓質量很小,一兩座高樓不會引起明顯的質量半徑外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