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影是你看过全程无尿点的?

烂辣椒剧透社


我觉得《我不是药神》全程无尿点

开始去看这部片是因为是徐峥,这部戏的确能算得上徐峥的代表作。

徐峥导演的电影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电影, 剧情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套路, 在剧本有一定模式的情况下, 选题的角度就很重要了。 我认为相较于之前的人在囧途系列, 这部影片从各方面来说都更加成熟了。《我不是药神》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贴近生活, 人物形象饱满, 都是受生活所迫的小人物, 近几年非常火这种小人物的故事, 我在观影前了解了下这个故事的真实事件, 剧本在二次创作后, 更戏剧性, 比原故事更加饱满, 跌宕起伏, 下次创作剧本时,可以参考对比原故事和创作后的剧本设计情节。

让我非常喜欢这个电影的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它秉承了徐峥导演作品的一贯风格, 在欢笑中思考。 徐导作品的搞笑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 很有生活气息, 不刻意不做作, 和剧情相辅相成。 比如影片开头的上海话, 让人感觉很接地气, 非常合理又有新鲜感。 还有他们斗地主, 黄毛放跑了地主, 都是一些可以从观察生活得到的笑点。 笑过之后还是要跟着主人公回到现实的烦恼中去, 我喜欢这种深刻的主题,反映社会现实。

几年前有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新闻: 号称“中国代购抗癌仿制药第一人”的陆勇由于帮助白血病病友从印度规模性地购入靶向药物”格列卫”的便宜仿制药而被起诉“销售假药罪”, 后在北京被逮捕。 上千名病友集体写信请求对陆勇从轻处罚, 最后以公检部门撤销起诉, 陆勇被释放结束。以这个故事为原型的电影,事实上, 这件事情暴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 中国普通大众如何才能合法地用上抗癌新药, 可以写一本书来探讨。 在我看来, 最终的解决方案, 必然是政府、 药厂、 公益、 患者四方合力解决, 任何一方也承担不起。

仿制药是什么?人类医疗的持续进步离不开新药的不断涌现, 无论是西医的抗生素、 伟哥, 还是中医的云南白药、 牛黄清心丸, 都对治疗疾病、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代社会, 新药刚上市的时候, 都伴随着专利保护和品牌, 因此新药又叫“专利药”或者“品牌药”, 而“仿制药”, 顾名思义, 就是仿照“专利药”而制造出来的药。 通俗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寨”。 单从药效上来说, 它肯定不是假药, 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药和好药。 但由于印度的仿制格列卫在中国并未登记或被批准上市, 属于黑市产品, 这才被冠上了“假药”的头衔。很有意思的是, 2013 年格列卫全球专利到期后, 中国多家药厂可以合法生产仿制格列卫, 按理说买国产仿制药就好, 为什么现在大家仍然要冒险去买印度仿制药呢?还是价格惹的祸! 因为国产仿制药价格依然远高于印度仿制药。

《我不是药神》,一部了不起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它的剧本是堪称优秀的,它的故事情节可是做到有章可循,它的故事核心是一群为了活下去的绝症病人,然后贩卖印度仿制药品,在社会层面上体现的是病人如何选择求生存,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他的戏剧性强,有伦理、道德,生存、尊严、希望、社会法规等等的多元化的创作融合。

另外《我不是药神》 讲的是一群人的故事,这部影片里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主角,呈现的一个明亮的视眼,感受到的情感很宽阔,其中程勇、黄毛、小吕、假药厂子、药厂商人、警察等等的人物形象设定,给故事的线条发展变得有章可循,我们看围绕在程勇身边的一群病人,他们形象呈现的是身份各异、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的病人,又能苦中作乐,不管生活是怎样的艰难,以及受到病痛的折磨,但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的生命,讲述的是一个如何面对生活困难的恒古难题而已,有一些故事环节或者人物性格特征,在剧本创作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虽然《我不是药神》这部故事情调是沉、静、动的结合,它的故事节奏很清晰,在故事的各个环节可能都会带动观众情绪,在让你刚想笑一瞬间,突然又让你的内心很快变得沉重,整部片子下来没有任何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