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不識戴高樂,就稱英雄也枉然(上)

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法蘭西是歐洲的中國。同樣歷史悠久,祖上曾經闊過,同樣有韻味十足的文化和嘗之難忘的美食,為周邊所仰慕和效仿,而且法國旁邊不幸有德國,而中國東鄰很遺憾是日本,這種微妙的共同點實在是歷史的巧合。

當然,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法國和中國還是大有不同的,在此就不必詳列了。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像法國出了一位戴高樂,就是極有個性的領袖人物,這是別國所沒有的。

為人不識戴高樂,就稱英雄也枉然(上)

對於法國人來說,孤傲而自信的戴高樂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沒有拿破崙,法蘭西也許不會被歷史銘記;沒有戴高樂,法蘭西則難以重放光彩。在形形色色的對手和盟友面前,他有時是獨斷冷酷的魔鬼,有時又是溫和親民的天使,就像法國美酒的配方一樣,複雜、強烈而又令人難以捉摸。

1890年11月22日,夏爾·戴高樂生於法國里爾的小貴族家庭,他的祖先曾在拿破崙大帝麾下作戰,父親是歷史學和文學教授,戴高樂從小就喜歡閱讀歷史,看驚險故事書和寫詩,對學校的功課卻漠不關心。

13歲生日那天,戴高樂許願說:“我將來準備報考聖西爾軍校,當一名軍人。”6年後,也就是1909年8月,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童年的夢想,順利地考入了聖西爾軍校,開始了他的軍人生涯。

這位記憶力驚人、喜歡運動的小夥子很快就在軍校混出了名,由於他超人的身高(1米95),獲得了“大蘆筍”、“大鼻子”等綽號,自戀的戴高樂終生對自己的容貌不滿,甚至到了都不願照鏡子的地步,對這些綽號更是深惡痛絕。

為人不識戴高樂,就稱英雄也枉然(上)

戴高樂在聖西爾軍校畢業後,加入了第33步兵團。就在這個團裡,遇見了他一生中的伯樂——團長菲利普·貝當上校,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貝當元帥。56歲的貝當非常欣賞這個高個子、大嗓門的少尉,經常與他津津有味地探討軍事理論。

年輕氣盛的戴高樂對軍中那套繁文縟節極為不屑,惹了不少小麻煩,多虧了貝當幫他掩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戴高樂表現得非常英勇,多次負傷,晉升為上尉。1916年,他在慘烈的凡爾登戰役中因毒氣昏迷被德國人俘虜。貝當誤以為他已“陣亡”,追授一枚最高榮譽十字勳章。

在德軍戰俘營裡面度過的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裡,戴高樂曾五次試圖逃跑,都鬱悶地宣告失敗,這都是因為他那過分高大的身材,就像一群羚羊中的長頸鹿,德國看守實在不好意思視而不見。他在獄中沒閒著,結識了沙俄軍官、未來的蘇聯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甚至還通過自學精通了德語。

一戰後,戴高樂回到法軍。1919年至1921年間他被派往波蘭,支持波蘭軍隊與蘇聯紅軍作戰,對手正是當年的獄友圖哈切夫斯基,蘇軍後來兵敗華沙城下。

為人不識戴高樂,就稱英雄也枉然(上)

戴高樂回國後先到母校聖西爾軍校教書,不久進入法國軍事學院深造,在此度過了不愉快的兩年。由於他那自命不凡、堅執己見不顧別人感受的個性,特別是他關於現代戰爭的新穎觀點,幾乎得罪了包括院長在內的那些墨守成規的所有保守派教授,被指責為“舉止儼然像個流亡的國王”。

這麼一位優秀人物,畢業時差點被評為最低的“尚好”,幸虧在貝當元帥干涉下,才被勉強評為“良好”。之後,揣著一肚子怨氣的戴高樂赴中東服役。

1932年,已晉升為少校的戴高樂服役期滿後回到了法國。在貝當元帥的重用下,他被任命為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為了替戴高樂出口氣,貝當安排他回到軍事學院舉行系列講座,大談領袖與新式戰爭,狠狠地羞辱了那些當年給他難堪的教授們。

儘管有貝當的保護,但此時的戴高樂仍然是懷才不遇,主要原因是樹敵太多。他在1934年發表的《未來的陸軍》一書,大批徵兵制,提出建設坦克部隊以適應未來戰爭的發展。同時他還把軍方當權派視為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貶的一錢不值。

因此,愛唱反調的戴高樂一直沒有被重用,到1937年才是個“資深”上校,就連貝當元帥也無能為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本書在法國銷量不佳,卻在德國銷量很好,大受軍界青睞。沒有證據表明希特勒讀過此書,但後來德軍的發展確實是朝這個路子走的。

為人不識戴高樂,就稱英雄也枉然(上)

幾年之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戴高樂所預見的大潰敗出現了,堅固的馬其諾防線沒有起到作用,德國納粹的坦克勢如破竹,席捲了法國北部。

國難當頭,被嚇尿的法軍高層才想起了戴高樂。1940年5月,他奉命指揮第四裝甲師,曾在阿布維爾阻斷了德軍進攻而受到部隊嘉獎,但這些努力並沒有阻止法國的淪陷。戴高樂被提拔為臨時准將,還被當時的總理保羅·雷諾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

然而,還沒等到他在新的舞臺一顯身手,狼狽不堪的法國政府逃到波爾多已經開始請求停戰,戴高樂一生中最尊崇的貝當元帥,居然成了投降派的代表。在貝當主持下,法國政府向納粹俯首稱臣,放棄了抵抗。戴高樂逃到了英國,從而揭開了他生命中新的篇章。(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