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垚淼之间


俗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过去还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之前,老一辈人都相信“多子多福”,即便当时物质生活没有什么保障,但是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都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家庭都有三四个小孩,有些家庭小孩多的,八九个也是有的。在现在看来这些都是难以置信的事情,可是在过去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而孩子一多,父母就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了,偏心就是在所难免的了。而这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的意思是说,为人父母如果偏向哪一个孩子,那这个孩子往往以后的日子过得会紧巴巴。这句老话有道理吗?为何这样说呢?

虽然这句话让人听了,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数的家庭确实是这样的。父母偏向哪一个孩子,那到了最后这个孩子的生活过得并不会太如意,在农夫的村里就有这样真实的例子。

老王头是村里的屠夫,这也是他家祖传的手艺。在前些年的时候,屠夫的收入一向不错的,并且基本上天天都要卖猪肉,所以生活也过得去。老王头有四个儿子,其中老王夫妻两人最宠爱的就是最小的儿子了。在过去农村里的小孩子,普遍都是很小就要帮父母干一些农活和家务活。可是这个小儿子就从出生以后,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老王的这四个儿子,老大比较老实,而老二、老三就有点小聪明,而调皮捣蛋最多,也最坏的就是老四了。从小几个哥哥处处都要让着她,好吃的要先给弟弟留着,好玩的也只给老四买。就算是犯错了,挨骂的也是几个哥哥。因为老王头卖猪肉,手头也有点钱,除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只要是小儿子想要的东西,他都会尽力满足。等到儿子们都成年了以后,老王头不仅自己拿钱给小儿子在城里出钱,而且还劝说几个哥哥也要出钱接济一下弟弟。分家以后,老王头还经常给小儿子钱花,可是等到小儿子成家了以后,老王头本来指望着小儿子来养老,然而并不是如此。才在小儿子家住一个月就被赶出来了,总是以自己没钱拒绝给老王养老,最后没有办法了,还是最不受老王头待见的大儿子接回去养老了。

其实,像老王头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有些父母就是过分的宠爱某一个孩子,而对其他的孩子就好像不是亲生的一样,总是变着法来挑刺。可是等到他们老了以后,真正指望得上的,却是那些当初被他们瞧不上的儿女。

而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其不仅仅是在劝诫父母对待孩子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心,而且也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被父母偏爱的孩子,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真的有不利的影响。首先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了,过着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就让她们从小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思维,认为别人都应该对自己好。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懒惰、依赖的心理。可是等到步入社会以后,这样的性格是会吃亏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你的父母,其他的人是没有照顾你的义务,自然就会各种碰壁。同时因为懒惰、依赖心理,因此干活少,挣钱也就不多了。何况等到父母年纪大了,他们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救济了,生活缺乏了经济来源,所以物质生活只会急剧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