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保山:隆陽區“一條蠶”織出致富錦,攜農走出小康路

一條蠶,一根蠶絲,接二連三,串聯起了農工貿等農村一二三產業。近年來,保山市隆陽區許多桑農“破繭成蝶”,小蠶繭做成了大產業,絲路上攜農走出致富小康路。

幸福保山:隆阳区“一条蚕”织出致富锦,携农走出小康路

隆陽區自古以來都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要衝,種桑養蠶歷史悠久,“永昌絲”曾名震海內外。如今,隆陽區緊緊抓住 “東桑西移”“滬滇扶貧協作”等發展機遇,依託隆陽區的氣候、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再次讓蠶桑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們家從去年開始養蠶,共栽了36畝桑樹,今年我家養了12張蠶,養蠶的收入比過去種玉米高出了好幾倍呢!”隆陽區瓦馬鄉秧草村的桑農楊餘左高興地盤算著今年養蠶的收成,話裡話外流露著高興。

幸福保山:隆阳区“一条蚕”织出致富锦,携农走出小康路

多年來以種植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的楊餘左發現,養蠶技術不難、成本不高、利潤可觀,就毅然決定發展桑蠶養殖。

秧草村党支書楊學和說,該村的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很高,桑蠶已成為村民精準脫貧的一個重要產業。

產業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雲南保山利根絲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月芬介紹,公司自2001年入駐隆陽區以來,積極為桑農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並實行保底價收購,徹底打消了農戶的顧慮。當前,種桑養蠶已成為隆陽區農民致富的 “生態產業”, “一條蠶”讓群眾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也讓貧困戶吃上了“定心丸”。

幸福保山:隆阳区“一条蚕”织出致富锦,携农走出小康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隆陽區開展“造血”幫扶,確保貧困戶“扶得起,穩得住,不返貧”。

隆陽區瓦房鄉水溝窪村大磨房小組的何樹明一家,因缺技術和兩個孩子上學而致貧,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地,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從提供桑苗、蠶種、簇具,補貼蠶房,乃至技術員的培訓指導,相關部門和企業都手把手給予扶持。”從2016年開始發展蠶桑產業的何樹明錢袋越來越鼓。如今,何樹明一家靠勤勞致富,建起了200多平米的新房,摘去了“貧困帽”,邁向小康。

幸福保山:隆阳区“一条蚕”织出致富锦,携农走出小康路

在隆陽區,越來越多的桑農嚐到了蠶桑產業的甜頭,大家堅信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李洪才 張玉祥 莽紅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