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学群里越来越没人说话?

温柔的月牙


人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着一定规律性存在的,就像历史朝代的演变——从兴到衰。现实环境中人们所经历的一切事物也会随着发展而慢慢变化的。就当下手机微信来讲,微信功能已经成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方便快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群,同学群也在其中,可以说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他们的手机微信里都有同学群,方便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感情的大课堂。然而慢慢现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群开始从最初在群里人气兴旺慢慢地变得安静起来,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青春终将散场,年青时一起走过的日子太短,所有的感受所有的回忆终归言尽,嘘寒问暖的话显得越来越尴尬,因此,偶尔出来冒个泡就隐身也算正常了,互相没啥可聊的了就会慢慢的就失去了兴致。

年龄增长了,同学之间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比如地域生活差距,性格,爱好,身份地位等等,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因此,起时间长了互相的情感交流只有局限在上学的那个时间内,慢慢的话茬儿也就越来越少。


黑夜复活者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县城居民,高中在社中上的,当时一个公社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同届八个班,人数得400多人。 去年有人建了个高 中 同 学 群。

建群的群主是一个开加油站的男同学,人很热情,长的仪表堂堂,开了三四个加油站,财大气粗,联系面广。自己本身是私营业主,由于在县里经营规模大,加上人也热情,好朋为友,善于结交,被选为石油协会会长。人长得英俊洒脱,又深得女同学的青睐。所以他把进了城的高中同学和个别驻村富裕户凑在一起,大概有百十来人,成为高中同学群。八个班的个别人,集在一群,相互根本不认识。

刚建群时,大家踊跃发言,作为群主他还表示欢迎,鼓励大家交流情况。一些女同学热情高涨,每天早晚问好,猜谜语,开玩笑,逗闷子。唱歌好的献歌,唱戏好的现演,大家叫好的,献花的,好不热闹。也有的捉对交流,无非家长里短,这么多年在哪发财,聊到深处相互恭唯。还有晒照片的别人夸赞年轻漂亮,发孙辈照片别人也夸好。

随着时间推移,热闹劲逐渐降温。一些女同学每天早晚祝安,群主转发一些见闻,间或晒些旅游照片,开始还有个别回应。后来群主发了个去尼泊尔受骗的贴孑,大骂这个国家是流氓国家,奉劝别人不要去该国旅游。他义愤填鹰得发泄一通,可一个回应的都没有,不知大家怎么想的。

现在群里只有一两个女生发早安晚安,也没人回应。群主断断续续转发一些外地见闻,国家政策新动向什么的,也没人回应。个别找人寻人求电话的,寻到谁回应一下。近一个月有个男同学,搞标题党“某男某女怎么样”,“菠菜叶和菠菜梗混着炒有毒”,打开一看,卖保险的,令人啼笑皆非!

唉,不关心这个群了,存着吧!万一哪天找某同学有事呢!反正吃饭喝酒不可能,这事都是私下联系!


李风辰


同学群的通病都是从开始个个热情满满久别重逢互问近况到后来一天到晚静悄悄成了哑巴群,难道大家都是信奉‘群处守住嘴’的原因吗?没错说着说着没话的就是同学。

我的初中同学群我被拉进去几个月就退了,因为我比较高调外向,群里老喜欢高谈阔论,看到好文章或者搞笑视频喜欢同学群里分享,开始还偶尔有一两个同学回应下,后来是半点动静都没有,几十个人到底看没看?我难免失落,还后悔还担心他们会不会以为我没事干无聊,过后又一次接一次忍不住的分享,慢慢觉得像小丑演独角戏,既然分开那么久的同学,群里又不聊天,谈何联络感情,建个群看名字的吗?没意思就退了。同学群不代表同学情!



笑口常开小英子


前年国庆节,从深圳回故乡,路上太阻,后来在一家服务处休息,看到一个初中同学,我们寒聊了几句就加了微信,他很快就把我拉进了同学群里,我感到好高兴,看到那些和我一起读书的同学们。

三十年前,我们在一个屋同坐同立读一本书,同学同习,聆听同一个声音难忘老师们辛勤培育。

三十年前,那个时侯天总是很蓝,日子过得太慢,男女同学有别,很少讲一句话,上课总是偷偷地看小人书,被老师抓到罚站,写保证书,女同学上课总是偷偷地拿出镜子照照自己,有时上课讲话,班主任看到了,放学时把你留半个小时……这一切的一切留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

转眼就要毕业了,大家知道以后各奔东西,那时的升学率很低的,一个班大概只有五六个能考上高中或职中。

那时广东开发不久,工厂也很少,女同学容易进工厂,男同学一般的呆在建筑工地或菜场。

进了同学群后,和这些同学都是一个乡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毕业后再也没有见面和联系过,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同学,好高兴,后来,也就知道了很多,大多数同学已成了老板或老板娘了。

刚开始,同学群还是很热闹的,一个个出来说几句,忆忆旧,偶尔来个视频聊天,久而久之,群里开始冷静了,只有几个同学每天早上发了“早上好”的表情了。偶尔大家出来聚一聚,拍几张照片发到群里,也就是说群和同学们在一起,虽然群里冷静了,但同学们各有各的事做,每年能见见面,聚一聚,还是很好的。

同学群虽然冷静了,但同学们都有一颗纯洁的心,这颗心就像当初我们在同一个教室读书一样,从不争吵,互相谦让,我们的友谊比水晶还要透明。








用户5525021038


我们同学群是我拉起来的,到如今已经三年多了,一开始大家都很热情,聊天很热闹,第一次聚基本上的同学都参加,在我的建议下,把AA制餐费结余的钱,买礼物去慰问二个条件不好的同学。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的生活层次都不同,后来很少有声音了,只有就几个相处好的说话了,最后我们就自己另外再建了个10多人的小群,现在就我们这些老同学经常爬爬山,聚聚餐,打打麻将,那样挺好[微笑]


3301168388


为什么同学群里越来越没人说话?

  1. 几十过去了,大家都长大结婚生子了。早已经物是人非,经历不同、月薪不同、圈子不同,自然就没有话题。
  2. 大家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无知又懵懂的年纪了,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交往都夹着着功利心。
  3. 现在是以私聊为主,能聊到一起的都加了好友,人家私底下悄悄聊。

我刚开始进初中群的时候,群里热闹得很,有说不完的话。

群里热闹了三天,慢慢地越来越少同学说话了。因此中途我也退群过两次。在我心里同学情谊是比较珍贵的,我就喜欢看群里的同学们打打闹闹,好似回到了童年一样,在两个月前我又想看了,所以主动要求再进群。

可是进去两个星期都没有同学怎么说话,有聊天的也是那几个有钱人在聊天,要嘛就是那几个闲人发游戏广告。大部分人只有抢红包的时候才会出现。

刚开始大家都说同学情就像亲兄弟姐妹情,应该珍惜,我好感动。

现在的同学情变质了,攀比心太重了,一个个眼光再也不是以前的同学情了,只能说是贫富的对比,你真的有事了,不见得有几个人帮助你。

我认为同学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情,连屁都不放一个,哪里来的情?同学群大多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要不是显示群名称,连名字都想不起,只有忘不了的初恋,只有调侃和挖苦。

我觉得他她们太陌生了,真的太没意思了。写完这个回答我就去把同学群退了,留着群占手机内存、浪费我流量,发誓再也不进同学群了。


土豆哥哥辣椒弟弟


我一直在外务工,去年回家置个房子,想不到卖装饰材料的女老板,竟是当年的同学。

通过她加了高中同学群,群主是电视台的一般工作人员,当年也是个俏模样。

我兴趣浓呀,心情激动、极度兴奋。

群里“鞭炮齐鸣、掌声雷动”的欢迎我。当天晚上我凌晨才睡觉,一直都在与同学们互动。

有的女同学主动向我问好,有的男同学问我的眼下状况,我都一一的回应他们,有时候也吹点牛,让自己的脸上有点光彩。

一个星期之内我们都在一起凑热闹,之后的日子里,大家的情况彼此都清楚了,没有什么特别有出息的人,有一个北京“部委”上班的人都没有加入这个群。

群里唯一有出息的是一个砖场老板,牛皮哄哄的,你找他说话不理不睬,但他又经常发一些在酒店吃饭、名山大川旅游的相片。

每每有这样的相片出现,那些女同学便一拥而上,说一些恭维、甜蜜的话,有的还放声歌唱,故意把声音弄得娇滴滴的、萌萌哒。

我有时候也想妩媚的女人,想找个人抱抱、说说知心话。但我的那些女同学都年近半百,以前又没有什么交往,提不起我的兴趣来。而她们却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居然还嫌贫爱富,与我们说话居高临下。她们看见有钱人后却又认为自己很有姿色,恨不得脱光衣服才肯罢休。

你说心里还有个滋味吗?恶心死了。

我渐渐就不说话了,现在已经退群一个多月了。


张望盐井


同学群是近十年在手机微信,流行后,生出的时代产物,现在只要读过书的人基本上都有同学群。群主一般都是班长,副班长在学校成绩好,后来在社会上有点地位的人,不然谁有那大的号召力呢?我被朋友所邀参加了一个中学群。刚开始,有同学就误会我在医院工作,但我只是一个小扛工的,搞得人很尴尬。后来得知同学许多人工作都是高大上,因为有自卑心理,也就不大讲话,基本默默关注。后来同学群组织了几次活动,男男女女在景点旅游,唱歌,跳舞。但我等打工的人难以请两三天假,为此被同学,班长责怪,在手机上看到同学的照片,也是和小时候的样子挂不上钩。小时的追风少年都面目全非,女同学还好。游玩费用也是AA制,玩几天,费用不少,我同学夫妻二人也是同学,如果两个去,是一千大元。所以经济不好的同学也只能选择不去。我觉得同学的情谊只记在心里就好了,如果成了人生的负担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同学聚在一起炫富,比排场更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参加活动,在群里没话讲,然后就退群了,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和我一样吧。




轻浅墨然


我们同学群56个人,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天天有人在群里聊。分享各类招聘信息,交流工作经验,聊天南海北的见闻,其乐融融。

毕业三年之后,有的人恋爱了,有的人结婚了,有的人升职了,有的人仍旧在平凡的岗位上。大家的生活圈子变得不同,交流的内容越来越不同了。结婚生子的一般在群里晒晒孩子,恋爱的经常在群里秀恩爱,那些单身的,其实挺反感的。聊不到一块,就只能变得沉默。

前段时间,一向很少发言的小敏,突然在群里求助:“我最近穷的只能吃大白菜啦,哪位同学手头宽裕,接济一下啊......”不少同学纷纷表示关心,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最近买了新房。引起同学们的一阵羡慕,毕业短短几年,就在一线城市买了房子,能力不小啊。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在群里吐槽:“最近缺钱,就要吃吐了......”后来慢慢地透露,他买了新车啦。这样的次数多了,大家对他也就只是“呵呵......”了。

如果买了房子车子,真的降低了你的生活质量,其实你可以不买的啊,何必买自己负担不起的东西呢?买了,又来抱怨,有意思吗?

渐渐地,大家都看透了小敏的伎俩,当他再到群里哭穷时,没有一个人搭话了。只要他一出现,群里就变得静悄悄。

变相炫富的行为很令人反感,还有那些动不动就在群里秀恩爱的,谁还不谈个恋爱啊?天天秀有意思吗?晒孩子的,初为人母,爱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谁家还没个孩子啊。

最初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大家有三四年同班同学的共同学习生活的经历,大家共同生活在校园,基本上就是学习,生活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单纯。

毕业十年之后,有的人离婚了,有的人再婚了,有的事业有成,有的还在奔波找工作。人生的轨迹不同,渐渐拉开了差距。能够聊到一起的人越来越少。

群里越来越没人说话,还有个原因是,大家都忙于工作和生活,不像刚毕业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群里闲聊。

我的微信上,各种各样的群很多,基本上都设置了免打扰,如果不是特意去关注某个群或者没有人在群里艾特我,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群里刷的那些信息的。群太多,信息刷屏,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简介:雨燕姐姐,天秤座女子,温暖有趣正能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现美,分享美。


雨燕姐姐


我的同学群现在就是摆设。转眼间就毕业将近二十年了。我们毕业时,还没有普及手机,条件好一点的同学有个Bp机,像我这样的就只能给大家留个地址,用写信来联系了。

几年后,有同学建了QQ群,大家互相通知,大部分同学都进群了,群里也是好热闹,大家一有时间就在里聊天。

几年后,为了生活,大家的空闲时间就不统一了,有人在群里说话,半天了才有人回话,因为大家都忙。只有逢年过节的节假日,大家才活跃起来。

再几年后,在群里,你想和谁聊天,你要艾特他,要不就没人接话。

我想可能要以下原因:

1.大家都在为生活奋斗,空闲时间上就比较少了。群里说话就少了。

2.大家长时间不联系,都陌生了。不知道说什么。

3.大家都工作不同领域,相同话题少了。不知道从何说起。

4.地位不同了,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不好,混的不好的不愿意在群里说话了,有点自卑。

5.其他的原因。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