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相信今年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比較“特殊”的春節,就像是晴天霹靂一樣的出現了,瞬間打破了所有人的的計劃,上班的不能上班,上學的不能上學,一時間全國人民全部慌了神。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原本正月初就要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很多截至現在還在家裡待著。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遲,這一次的冠狀肺炎疫情的蔓延已經逐漸平息了很多。目前,各地確診病例數量有所放緩,許多省市已連續數日未見新病例。

2月27日,廣州市政府在廣州醫科大學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鍾南山在會上說,雖然這次的源頭首先在中國爆發,但並不代表源頭在中國。此外,鍾南山院士說,他的團隊已經為病情做出了預測模型,預計病情將在2月中旬至2月底達到峰值。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但是,當時不考慮外國。現在,國外的情況已經改變了,我們需要分開考慮。不過,對中國來說,有信心病情將在4月底基本得到控制。在病情發作期間,中國人最相信的是鍾南山院士的話。所以,當鍾先生說“有信心到4月底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時,很多人都表示非常欣慰。

大家紛紛也是都鬆了一口氣,當然每天看到病情數量的減少也是很欣慰的,很多網友也在網上調侃說:終於到了在家躺著啥也不幹就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所以大家趕緊好好珍惜這個時刻,畢竟這樣的日子也不是時時能有的。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目前已到三月初,大部分企業已開始有序恢復生產。關於學生開課,2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中央應對冠狀肺炎爆發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從不同層面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中小學校、幼兒園等開放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學生們也是紛紛表示:從來沒有這麼渴望開學。

回到工作崗位後,許多員工說,他們上班第一天就被“降薪”了。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工人失業。在這次病毒的影響下,很多企業已經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只能通過“減薪”、“裁員”來降低成本。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就連大公司也難逃這一魔咒。2月17日,諾亞財富集團復工後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封全員戰“疫”倡議書,宣佈在疫情期間所有員工每月有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同時三位董事汪靜波、殷哲、章嘉玉主動降薪為零,在金融圈引發軒然大波。

無獨有偶,近日某知名教育創業公司創始人也宣佈: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本來夠活2年的賬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於是創始人下決心做“壞人”——全員降薪。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一次大的“減薪”還沒有結束,現在已經迎來了“2020年第一波物價上漲”。今年企業復工復產較晚,所以市場上很多商品都處於供不應求階段。首先,增加最明顯的是口罩。據悉,很多一次性口罩售價為5元/個,N95口罩售價為20元/個。

不僅如此,在農村,口罩還出現有價無市的情形,即便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口罩價格的上漲,除了人為抬高,現在生產口罩所需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上漲。外科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噴織物。據瞭解,熔噴布原價為1.8萬元/噸,現在價格已漲至8萬元/噸。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所以,情況是,即使有口罩機,也沒有熔噴布來生產。所以中石化投資2億多元,開始建設熔噴非織造布(熔噴布)和紡粘布生產線。

其次,農村的蔬菜近期上漲的幅度也較大,年前農民囤積了一些蔬菜,吃了一個禮拜差不多就吃完了,等到要去買蔬菜的時候,才發現蔬菜太貴了,以往一斤兩塊多錢的西紅柿,價格翻了3倍,達到7塊錢左右。以往幾毛錢一斤的大白菜也賣到了將近兩塊錢。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漲價潮”尚未結束,據瞭解,經過近一個月的沉寂,原紙市場迎來了一系列漲價潮。截至2月18日,廣東、河北、河南等省部分造紙廠已發佈漲價通知,其中紙箱、瓦楞紙價格上調50-150元/噸。

那麼,這是什麼意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快遞和書價可能會上漲。既然這樣還會有什麼東西上漲呢?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復工後,水產養殖業也掀起了一波“漲價潮”,不少飼料廠排隊漲價,其次是豬、雞、鴨和魚的價格。然而,由於部分地區的出行控制和運輸能力不足,物流成本相應上升,商家不得不多掏腰包,直接影響的就是老百姓的“菜籃子”。

除了市場因素外,前段時間各地的交通管控措施較為嚴格,很多農資物品難以運送到農村,受到封存堵路的影響,農資物品就算運送到了農村,可能也難以進村。農民想要購買農資物品,只得花高價。因此這些情形又共同導致了農資物品價格的上漲。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此外,病情期間,所有煉油廠停產,導致石油焦價格上漲。據悉,國內龍頭企業江蘇辛亥石化石油焦1月22日出廠價為850元/噸,2月21日出廠價已達1650元/噸。簡而言之,石油焦是電池電極的主要成分,無論你的電動車還是汽車需要維修或更換電池,價格都會上漲。

上面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中國是一個消費大國,停產的影響正在損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也是國家鼓勵復工的原因之一。

今年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這幾樣東西漲價了,錢包還撐得住嗎?

這次我們一起即將扛過了奪命的疫情,希望也能一起抱團取暖,熬過2020第一波漲價潮!面對“減薪潮”和“漲價潮”的雙重打擊,你有沒有“實質性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