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灣村:增強“造血”,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董家灣村:增強“造血”,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今天早晨,我們賣出了發展集體經濟以來的第一批湖羊羔,收入近10萬元。”董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封娜開心地介紹。3月19日,子洲縣苗家坪鎮董家灣村成功出售湖羊100只,村集體經濟收入了“第一桶金”。

苗家坪鎮董家灣村,總人口216戶8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248人,全村有耕地面積1300畝、林地430畝、壩地300畝,經濟收入呈現多元化,主要來源養殖和種植、運輸、外出務工,但無長期支柱產業,收入極不穩定。

2019年8月,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村“四支隊伍”積極努力,董家灣村以村集體經濟為抓手,立足村情實際,突出地域特色,在充分調研和反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三方聯動、‘三變’推動、品牌帶動、黨建促動”的“331+”產業扶貧模式,按照統一購買種羊、統一防疫、統一購飼料、統一銷售的方式,積極推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助推產業脫貧,發展出一條湖羊規模養殖帶動脫貧的路子,首批共買回湖羊186只。品質優、見效快的湖羊,目前已經成效初顯,實現村集體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統一。

摘掉貧困村的帽子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封娜以脫貧為起點,通過“四支隊伍”共同努力,繼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下一步,我們要讓湖羊養殖的路子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平坦,帶領群眾踏上小康路,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日子好起來。”董家灣村支部書記封娜滿懷信心地說。

(苗家坪|任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