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近年來,IP的概念越來越火,它是指工業產權和版權以及相關權,翻譯成漢語,其實就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電子商務往往涉及到銷售、IP及其使用許可為基礎的產品和服務,這一點要比其他商業系統更為突出。音樂、影片、照片、軟件、外觀設計、培訓單元、系統等等都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進行交易。在這種情況下,知識產權乃是交易過程中主要的價值成分。

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互聯網的海量信息,電商平臺上的海量商品,為一些假冒偽劣產品混跡其中提供了空間。但與此同時,藉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可以比線下實體更加精準地識別正品和假貨,快速準確打假侵權商家。比如,有的電商平臺應用“千里眼”技術,實現全網、全平臺、全時段掃描疑似盜版侵權鏈接,從電子存證、首發商品、首發備案等方面為原創設計商品保駕護航;還有電商平臺使用區塊鏈防偽追溯技術,接入超過400家品牌商,覆蓋1.2萬多款商品,上鍊超過10億條商品追溯數據。這些技術的運用,有效壓縮了假冒偽劣產品的生存空間。

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電商打假,需要形成“技術賦能+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不久前的2019電商知識產權峰會上,人民網發佈的《中國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創新實踐研究報告(2019)》顯示,中國電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條件,可以有效節約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本,降低侵權風險,有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全民普及。在實踐中,由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區13個省份聯合發起的“雲劍聯盟”,開創了政企合作、線上線下聯動打假的新模式,有力淨化了協作區域地區的市場環境。

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知識產權保護的務實作為,已成為電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中國電商從線上線下兩個方向同時開啟打假路徑,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效震懾了侵權犯罪分子,解決了很多已經存在多年的侵權頑疾,扭轉了一些國際品牌對中國電商的負面印象。同時,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國電商不斷密切與國際組織和權利人的合作,有效打擊從海外到國內輸入型的跨境製售假案,受到國際社會好評。

知識產權保護是電商的發展之基,你申請了嗎?

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對於以互聯網為平臺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需要完善監管政策的辦法,以更加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推動電商領域加快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實踐。對那些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需要不斷擠壓其違法空間,促進利益相關方共同敬畏法律、遵守規則,從而達成發展與保護的動態平衡,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