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插圖:《甄嬛傳》孫儷

文|紅塵情不語

原創作品,創作不易,你的關注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有一句話說得好“交一個破萬卷的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的粗人。”

交朋友最要緊的就是一個“信”字,孔子他老人家就說過“吾日三省…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往最要緊的就是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欺騙朋友,利用朋友來謀取利益。

在這一點上,能夠做到的人很難。有時候,與一個聰明的人交朋友,平日裡固然能夠在交流溝通上,有所收穫。

可是如果到了緊要關頭的時候,聰明的人最會的就是“權衡利弊”,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舍則舍,朋友的情分在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面前,他們自然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就比如在一些宮鬥劇裡面,比如《甄嬛傳》當中的安陵容,最開始與甄嬛,沈眉莊三個人情同姐妹。平日裡甄嬛二人對她也是頗為照應。

可是,當因為與甄嬛的關係過為密切而受到皇后的針對時,她相當的聰明,權衡利弊之下轉投皇后陣營,成為皇后用來對方甄嬛的馬前卒,多次對甄嬛暗下毒手,手段頗為齷齪。

“仗義每多屠狗輩,無情最是讀書人”,所謂“聰明”的人,她的“聰明”最會的就是“權衡利弊”,在大事來臨之際,她的心中自有一杆秤,友誼的價值與自己的利益相比較,自是不值一提。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同時“我口上說希望你好,可是在心裡你卻不能比我好”,像安陵容她之所以最後選擇陷害甄嬛,除了皇后的威脅,同時最重要的是,她嫉妒著甄嬛,受到皇帝的寵愛,而自己只是皇帝眼中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小“答應”。

而那些不怎麼“聰明”的屠狗輩,他們在聰明人眼中就是那些“不識時務”,看不清形式而一意孤行的人,他們心直口快,而不遮掩自己心中的心思,有什麼說什麼。

在危機來臨之際,不會拋棄朋友反而力挺到底,就比如沈眉莊,她就是這樣一個不怎麼“聰明”的人,為人心直口快,在滿是“陰謀詭計”的後宮當中,她不想害人,只想自保。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為了自己的好姐妹,甄嬛,她一直默默的付出和守護,多次在皇后的陰謀當中挺身而出,救下甄嬛,為此她也多次被皇后針對陷害,可她無悔自己的選擇。

在甄嬛受寵的時候,她也能內心坦蕩的說“誰也無法盛寵不衰,與其得寵的是別人還不如是自己的姐妹”。

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怎麼“聰明”的人,一直到死都站在自己朋友的一邊,支持著自己的姐妹。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希望能夠與她們那一個人交朋友呢?

我相信大家都會做出自己真正的選擇,很顯然,我們需要的不是所謂“聰明”的人。

兩個好姐妹,一個是聰明人一個是大笨蛋,最後能靠得住的是誰

但是,一顆真心換一顆真心,想要別人對你真心對付出,首先你就要讓他人知道你自己能有多大的誠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要和“笨蛋”做朋友首先你就不難能夠太聰明,如果“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反而會誤了卿卿性命”,最後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眾叛親離的下場,這也是人各有命,怪不得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