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新能源行業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行業之一。根據職友集的就業行業統計,幾乎每個學科畢業的學生都有大量湧入新能源行業的學生。而核電也恰恰是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用核裂變過程中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是未來能源強有力的備選項。然而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教訓歷歷在目,核電行業是否依舊值得選擇?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核工程類專業及就業前景。

專業信息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一、核工程與核技術

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熱物理、核工程、核技術的基礎理論,受到核工程、核技術方面的實踐訓練,具有從事核工程、核技術的實驗研究、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核物理、核反應堆、核能與熱能動力裝置、熱工設備等。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開設院校:

清華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華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重慶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煙臺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南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湖北科技學院、三峽大學、瀋陽工程學院、火箭軍工程大學

二、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本專業根據教育部2012年“關於普通高等學校現設本科專業整理”要求,在原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方向基礎上設置,培養具有紮實的輻射防護、輻射安全評價、核廢料與退役核設施處置、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輻射監測和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可以說,是教育體系對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作出的直接反應。

主要課程:核能與核技術概論、輻射物理、核輻射探測方法、輻射防護、電離輻射劑量學、環境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環境地球化學基礎、核安全法規、放射生態學、核電子學與核儀器、輻射監測方法與儀器、核數據獲取與處理、核反應堆物理基礎等。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開設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蘭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陸軍防化學院、火箭軍工程大學

三、工程物理

研究能量以熱和功及其他相關的形式在轉化、傳遞和利用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應用基礎科學,在電力工程、暖通工程、製冷工程、核工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物理並不僅指核電方面,還研究醫學物理、近代物理等方向,在軍事、空間技術、農業、人口、環境、生物、醫藥等領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理學中的物理學專業最大的區別,就在“工程”二字,與工業領域密切相關,其研究成果更具應用性。

主要課程:熱力學專論,傳熱學專論,工程流體力學專論,現代實驗技術,現代數學方法概論,非線性動力系統,非定常及不穩定兩相流動,高效換熱器,計算傳熱學進展及其應用等。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開設院校: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

四、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主要是從事核材料開發和性能測試,對口就業崗位是核燃料相關的各個環節,主要服務於國防軍工和核電行業及其相關民用產業,還可到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單位等工作。

例如:鈾-235的提取與濃縮,核反應堆燃料元件的製造,核裂變獲取核能,放射性廢物的處理等。

主要課程:環境化學、核化學與化工、核燃料循環與材料、化學反應工程、放化基礎、核材料科學基礎、核燃料後處理與廢物處置、原子核物理、兩相流基礎、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反應堆物理分析、反應堆熱工分析、反應堆安全分析、反應堆控制、核輻射探測、核電子學、輻射防護、環境監測與評價、核電站輻射測量技術、核技術應用概論等。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開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院校推薦

一、第四輪學科評估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二、雙一流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三、重點學科

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

核技術及應用(二級學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

核能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西安交通大學

四、重點介紹

清華大學:擁有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俗稱“200號”,這是屏蔽試驗反應堆最初在校內基建項目的編號,作為科研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研究出很多核能方面的創新成果,先後開發了一批先進的高技術產品,為國民經濟做出了貢獻。本科設在工程物理下,是我國核能方面的最高學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其核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國內外唯一的可以同時依託熱核聚變實驗裝置、同步輻射光源等國家大科學裝置及實驗室進行核科學技術和核能工程人才培養的學科,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屬A+學科,在近兩次全國同類一級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二。

哈爾濱工程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共建的211工程院校,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是國家“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創辦於1956年,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高校,以地學和核科學為特色,是中國人民海軍士官選拔培訓基地,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南華大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其核科學與技術下設專業成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國管專業、湖南省和國防科工委重點專業、國防緊缺專業,其中核技術及應用被批准為“湖南省特色優勢重點學科。

五、在遼寧擬招生院校與新高考選科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就業前景

國內核電相關的企業非常少,全是國營,基本可以分為概括為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中國廣核集團(廣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國核)三家,單位選擇的餘地小,就業面較窄。待遇處於平均水平,按照工作地區和學歷水平有所不同。

具體有政府、設計院、研究院、核電站、高校幾個方向。

一、政府

考公務員,看當年的崗位招考情況。

普遍的去向有環保部核安全局,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國防科工局安全技術評審監督中心,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等。但如果不招考,能去的只有海關、公安局、稅務局等大類招考的單位。

二、設計院

設計院與工程實踐密切相關,各種大型工程項目實施前都需要設計院出圖紙。具有承擔重大工程項目諮詢、設計、研究、開發創新的能力。需研究生以上。

核工程相關設計院包括: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一院)、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核二院)、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核工業第五研究設計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728所)、中廣核設計院等。

三、研究院

研究院屬於科研機構,核工程方面研究院主要從事與核工業有關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部分研究院也會招收研究生,但並不以培養研究生為主,任務仍著重在於技術開發。有的研究院保密要求嚴格,禁止聯網和攜帶手機。需研究生以上。

包括: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中輻院、七院)、核工業第八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401所)、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719所)、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核工業290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

核工程類專業介紹及就業解析

四、核電站

就是發電廠,每個部門的工作不一樣。大體上的工作就是保證核電機組正常運行,為此設有運行崗、維修崗等等。由於核電機組不能停,所以基本上是3班倒,作息不規律,遠離都市(一般沿海、位置偏僻),但配有生活區,娛樂方面也能夠基本滿足,監控比較嚴格,工資水平一般,比較安逸穩定。本科為主。

五、高校

好一點的院校基本需要起步,研究生只能去下一級高校任職。

六、轉行

與核工程相關性比較大的,例如醫院的放療物理師、去儀器廠做核探測設備、環評;其他還可以選擇建築、房地產、計算機等。由於核工程類專業性比較強,打算轉行需要早做準備。

報考建議

核電只能說是“低碳能源”,不能說是“清潔能源”,關鍵就在於安全工作是否能夠做足,與放射物質相關,核能鏈產生的廢物對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有長久的潛在風險或危害。所以“安全至上”的原則非常重要,核電相關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教育體系更是直接開設了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

國家大力發展核電產業,但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後產業整體走勢放緩。但在探索新能源需求仍然不減的今天,核電能源相比於水電、太陽能、潮汐,限制相對較小,發展潛力巨大。

核電相關工作勝在穩定,且是能源大趨勢相關,但相對封閉,工資水平一般,對色盲色弱有要求。由於輻射相關,女生慎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