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学城: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

重庆科学城: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

2020年3月16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同意建立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

这是一项旨在提高重庆科研能力的重磅文件。

它详细规定了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有8个方面的职能,其中包括:

研究科学城建设校地合作科技创新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政策措施制定;

推动校地合作共同引进培育和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

加强校地合作共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载体,共建创新街区、创业社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科学城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创业生态圈;

这个联系会议的成员包括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技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等政府职能部门,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分管负责人。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要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推进。

重庆科学城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低调迎来两个国家级实验室。

3月3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该部与重庆市政府共建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准建设运行。

重庆市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每年为每个实验室提供不低于6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分别是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建设运行期内,两校每年分别提供人民币1000万元、1500万元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实验室设备购置、条件保障、日常运转、自主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支持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给予相对独立的科研自主权和人事决定权。

按照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雪的说法,要保持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力争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

要立足科学城全域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突出高新区直管园引领示范,聚焦大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系列“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包括系列“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系列“科技研发创新中心”、系列“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系列“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载体”、系列“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等,用“高新速度”创造“科学城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