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网上全是985、211的学生,普通本科生怎么办?

老李的明天


在国内的学历就是一个大专生,还是那种只招了两届,校区都和本部不一样的那种。令人遗憾的是大专学的知识都还给学校了,恍如隔世。放在国内喝西北风的存在,只能落魄的生活,备不住哪天就失业。现在的学历是我重新参加留学生考试从本科都起来的,硕士文凭已拿到。工作也找到了,公司也很重视对我的培养。


诗和远方我在路上


人以群分,有的企业那真的就全是985,大部分还是C9以上,有的企业就是本科深圳大专为主,我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里面就是大专为主,这一份工作是央企里面的外包工,业主公司基本都是985以上,我们这些外包员工就是少量的985,多数的本科,还有一少部分大专


吹不跑的光年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想把你的问题分为两个部分来讨论。一、感觉网上全是985,211;二、普通本科生怎么办?

985、211学生真的那么多吗?

我们先讨论一个现象,即网上全是985,211。我们来看一个数据。据统计,在全国高考适龄人口中,985高校录取考生占0.79%,211高校录取考生为2.41%。换个说法,40个人里头,大概有1个985、211的学生。

按说这个比例并不高的。但怪就怪在,看一下网上比如知乎,你会发现基本都是名校毕业生。各种留洋经历者,各大世界名校者,各种“phd(博士)”数不胜数。让普通高校的学生都要羞愧地钻地缝里去了。许多回答中动辄飙出几个或高深或普通的英文单词,让英语并不是很精通的朋友更感觉自己似乎很“low”。而有个常见答题模式是:“真人真事。我周围有个朋友。他在哪年在哪个名校毕业的,他的月薪才50K。。。”。这么有说服力的答法,让吾辈情何以堪?恨不能再高考一下,起码进一个重本啊!

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反映真实情况

特别有意思的是,知乎里热搜榜排名前两名的问题却是:“有哪些好的二本大学”及“中专,大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我们再看下悟空问答。这是我随意截取了跟教育相关的一页问题。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大致可以反映大家在关心啥。我们发现,大家还是普遍关心普通高校的情况。


幸存者偏差造成名校生遍地走

有一个说法叫做“幸存者偏差”。大致意思就是,我们只关注到了筛选后的结果,而没有注意筛选的过程,进而忽略了那些被筛掉的重要信息。

用一句听得懂的话就是:网上留言的大多是985,211的学生(此处不排除许多冒充者)。而普通本科生,或者学历不高者在充斥着这些信息的网络自然不愿意留言(留言比差?留言衬托他们厉害?想的美!)。进而造成了大家觉得周围都是名校生,普通本科生或者其他学历不高的人太少了。然而最不幸的就是自己,很不巧就是其中一员,就会自惭形秽,失去信心等等。

说到这里,我想做一个小结:网上985,211多,不代表现实中多。现实中更大的群体是普通本科或者学历相对不高的朋友。你没有进入985,211的群体,不代表你是个loser。事实上,基于之前的数据,只要你参加了高考最终被录取,你已经超过全国一半的同龄人了。

普通高校学生该何去何从?

好,我们再讨论第二个问题:普通本科生怎么办?

其实,基于前面的数据和讨论,我们要明确一点:普通本科生,包括专科生并不差。

当然,我们这里还是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普通本科生,相比985、211的学生,整体上是素质是要欠缺一点。但毕竟985、211的学生是少数,所以你还是要充满信心。

再者,还有个事实是,进入普通本科意味着在资源上(包括各种资源,比如人脉,比如视野,比如教学科研等等),已经落后于名校生。所以普通高校学生,更要努力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

有人会说,普通高校资源那么少,都不够用,怎么用?虽然教学资源相比名校要少。如平均师资,如平均数据库,平均科研平台等。但此处请注意,所谓的“平均”事实上是不平均的。为啥?因为这些资源只要你去主动争取,如主动联系教授,主动联系实验室,平时常泡图书馆。那这些资源就都是你的。而相对的,其他同学这方面的资源就会少些。所以资源在事实上是不平均的。说不定此时你享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名校生!重点在你自己!

上面讲的是学习态度。最后我再提1点小建议:请务必学好英语。英语是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最佳捷径!(此处不详谈原因了,不然太累赘。后续有机会再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我相信,做到这些,普通本科生绝不会比985、211学生差,甚至可以超过他们!

欢迎关注我,带你了解表象下的真相。如你有什么看法,可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常吃奥利奥


感觉网上全是985/211,这是你的错觉!

今年高考有多少人能够进入985大学?

参加2019年高考的学生年龄在18岁左右,出生年份大概在2001年,以2001年的出生人数为参考,2001年一共出生1700万人,这批同龄人中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423万人,其中有机会进985/211大学的约有51万人,有机会进入985的仅有17万人,1700万仅有17万能够进入985大学,说百里挑一一点不为过。


(图片来自桃子娱乐集)

不管你信不信,统计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你在985大学当然身边学生都是985,这和你所处的环境有关,但是小样本不能代表大整体。

普通高校学生该怎么办?

承认别人很优秀没那么难,通过高考考入985的学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要么聪明要么努力或者二者兼有,承认有差距才能奋起直追。

1.985/211的学生在找工作时优势很大,同等条件下国企央企,大企业会首选985的学生,但不代表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一点机会,大学4年努力学习,比如你年年拿奖学金,虽然在普通学校依然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

2.如果对自己的本科学校不满意,没关系!考研就是一个换学校换专业进入名校的机会。普通学校保研名额少,但是努力争取一下,总还是有机会的,哪怕没有争取到保研的机会,考研依旧可以进入名校。


考研小秘书


你好,我是新通留学的新姐~

新姐只想说网上全是985、211的学生,这是你的错觉!原本大家都以为高校扩招后,大学生遍地走了,但是我国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这个比例可以说非常低!那么985和211的学生可以说就更加稀有了。

先来看看2017年985、211在全国各地的录取率,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985、211在广东的录取率最低,为2.74%;而北京最高,为13.99%。

表格最后一列为2017年在各省的报考人数,我们用一个省市的报考人数乘以该省市录取率,就可以得到2017年该省市的实际录取人数,再加以汇总,就得到了去年985、211在全国一共录取的全部人数了。通过计算得到2017年985、211在全国录取的总人数为45.5万人,在全国的录取率约为4.84%,这个数据比想象中的要低得多。

所以普通本科生怎么办?当然是好好工作,努力奋斗,不断在职场中提高自己啊!


新通教育edu


觉得青少年读完基础教育就可以了,没必要费时费力浪费钱财都去念大学,大学生也不是唯一的人生途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就可以进行分流了,根据个人兴趣、学力及家庭条件55%继续升学,25%进入中等专科和高级技工学校,剩下20%进入社会谋生,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大家都去高等教育,而是现在大学不一定培养出有用之才,研究生博士生满大街找工作也不是什么好事,结果出来的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颓废青年,实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社会需要各个行业的人,有科研人员,也需要做餐饮修鞋理发💇裁缝等服务人员,也需要许多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人员,也需要民间石匠铁匠木匠篾匠等民间艺人……这些行业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就可以干好,不上大学并不是不学习,如果有毅力完全可以自学成才,终生学习。还是相信古人说的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粟裕没正规军事学院,你能说粟裕不会打仗,比不过那些黄埔军校生?最近很火的李子柒14岁就辍学打工妹了,你能说人家创造的价值比不过一个清华北大生?

大学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出路!


晴空物语听雨轩


那有那么多,985学生呀?只是大家向往985大学,所以,谈论比较多罢了,我这里山区县,全县一年才有几个能进入985大学的,听说今年一个都没有呢?


落叶的声音


首先,可以明确的说,这种说法是不合理且不真实的。而造成“网上全是985 211”这种说法的最大原因在于认知偏差,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又被之称为“虚假同感偏差”,下面我就该问题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一、为什么会存在虚假同感偏差

相信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假如你喜欢打篮球,那么你就有可能高估喜欢打篮球的人数;如果你喜欢某位影视明星,就会错误的认为和你同龄的大多数人也应当会喜欢他;假如你喜欢玩儿某个电脑游戏,你就会认为该游戏异常火爆等等。

这种高估与你行为和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并强行把一类人归纳总结为一个大群体的倾向,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而同样的,那些考上211 985的学子,由于平时接触的人大多是和他学历相同层次的,因此会错误的认为211 985的学生满大街,考上该类高校是当代大学生的标配!这种说法经由本身就具有夸大色彩的网络传播,更是被无限度放大!从而造成一种假象:网上全是211 985。

相同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前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研究生学历是不是已经满大街?当代90后年收入30万+?这种现象都可以用虚假同感偏差来进行解释。二、每年211 985高校录取人数

首先看一下国内211 985高校数据:

我国共有211高校116所,985高校只有39所,并且这39所985大学也是211大学。

以2017年为例,211 985高校在全国录取人数约为45.5万人,从这一角度看来,录取人数确实不少。但你要知道在2017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共有940万!也就是说,全国平均录取比例仅为4.8%,这一数据比大家预想的要少的多吧!

这只是从全国整体来看,假如你单独看河南、山东这些人口大省,你会发现在这些省份的考生考入211 985大学更是难上加难!

三、普通本科生应该怎么办

从高校层次相比,考入普通本科的学子是比211 985高校的学生差了一截。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否定普通本科生的全部!

我见过双非本科生考研应届上岸211的,见过三跨(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一次考入985的,甚至大专同等学力考生一次上岸也并不是少数。

因此,普通本科生不应妄自菲薄,更不应自暴自弃,无论在哪个学校,只要自己认真学习,总会有所收获。假如想追求更高的学历层次,那么就考研吧,正值年轻的你,只要敢于拼搏就存在无限可能!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300高校真题资料分享、备考干货

你的转发,我的10w+


考研书虫


当前网上很多招聘信息都是985或211起步,但是对于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也还是有机会进入这些硬指标公司的。那么,是怎么进去的?我想说的就是学历不够技术来凑。



当下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核心技术人员的支持,就连淘宝京东亦是一样。阿里巴巴的专业技术团队高达几万人,京东的技术团队是不甘落后的。都知道阿里巴巴的互联网的技术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难道他们的团队全是985/211吗。非也,他们的团队中专科毕业生都还是有的。只是,别人的技术那叫一个好。



我记得我们以前一个朋友,他就去了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是阿里的一大子公司。只是他是以外包进去的。但是,只要进去了终会成为他们的一员吧。虽然很难,但是他敢去拼呀。”爱拼才会赢”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只要敢拼,一切都不是问题。

现在虽说985/211院校毕业的人很多,但是更多的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难道这些人都找不到工作了?这些人照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虽然可能待遇差办公环境坏点,但是只要你融入了社会,兢兢业业,一样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成功。



说实话,高校毕业证仅仅只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这块砖轻了,那么你就从别的地方补起来,照样可以和那些高等生坐在同一个办公室。所以,不要气馁,不要伤感,这面不行,想想别的方向。面试考量的是综合素质,只要自己的综合能力强,一样有好的工作,好的未来。谢谢。


科海探秘


怎么办?

横不攀

竖不比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勤学习

多充电

自己的地位靠自己变

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

靠自己的实力去充填

人生是一场华丽的盛宴

自信勇敢你会无比惊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