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八月生,腊月死”,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新大风歌


专注三农,洞察商机!三农洞察致力于为您分享农业道路上的致富商机、实用技术、市场趋势,关注我们,三农路上不迷路!

八月生:每年农历八月份的时候,这时已经立秋了,水果和其他食物都很丰富,正是丰收的季节,大人和小孩都能吃饱,非常有利于小孩子成长。且八月份的时候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也不热,非常适宜。所以农村的老人们一般都认为有福气的小孩子都会出生在八月份。

腊月死:这句话和农村的丧葬习惯有关系。办白事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逝去老人的逝者会被停放在家里几天,然后再下葬。逝者停放在家里的这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腐臭的问题,如果老人去世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在世的亲人就能够将这场白事大操大办,为老人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所以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希望自己会在腊月的时候逝去,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福分。

八月生,腊月死,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在以前看来可能有些道理,但是这句话放到现在显然就是不实用了。


三农洞察


在当年,我爷爷、奶奶他们那辈,没有计划生育限制,又没有避孕手段,往往怀孕了就得把孩子生下来,于是那时候一对夫妻养育七八个孩子的比比皆是。



当年生养孩子很多,但人们的生活条件却很差,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让一家老少过的很是艰辛,于是农村老人们对于生孩子的看法是:会生生八月。

会生生八月不仅仅是指小孩出生在八月比较好,对于产妇来说,八月也是比较不错的做月子时期,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个八月是阴历八月,八月是庄稼收获的季节,那时候农民们最期盼的是八月收获粮食,无论是红薯还是玉米,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就成。

所以会生的人生在八月,八月刚收完粮食,家里有了吃食,坐月子的女人能够吃饱肚子,养好身体,同时会有充足的奶水喂孩子,这是母亲和孩子都有利的事情,而八月的气温也是适合大人和孩子坐月子的温度,不冷又不热,让刚出生的孩子不必遭受炎热或者酷寒的折磨。就连给孩子洗尿折子都不会冻手冻脚。


生在八月,大人孩子都有福气,最起码有得吃,还不遭罪,而腊月死是指老人在腊月去世后,能够在家里多停留几天,农村老人去世有排三殡的说法,就是把尸体停放在家中三天,儿女和村里人祭拜三天的意思,是很体面的葬礼,是老人们向往的身后事。

如果是暖和天的话,家属们不可能给老人停尸三天,而且除了冬天,农民们一年三季忙的不可开交,整天种地,丧事自然不如腊月闲暇时办的隆重,所以农村老人们盼望着如果死的话,最好死在腊月里。

这句俗语:八月生,腊月死。万全是老辈时农村老人们的观点,现在人对于这些根本没啥概念,有福气的人生在几月都有福气,比如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好的人家:啥时候生的小孩都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而腊月和其它月份死几乎都一样了,我们村里有人去世后,都是第一天拜祭,第二天殡葬,没有以前那么复杂。


悠然见东山


会生生八月

在以前人们生活贫困,农业也不发达,粮食的产量非常低,经常饥肠辘辘没有饭吃。而产妇刚生下孩子,如果没有饭吃,营养跟不上,那奶水也会跟不上,孩子也就吃不饱。那时候孩子饿死是常有的事情。

而农历八月是丰收的季节,那时候粮食刚刚收获,地里还有很多野菜可以吃。产妇可以吃饱,奶水自然也就充足了。所以说这时候出生的孩子有福气,所以老人们就说会生就在八月出生这句话。

放到当今社会就不太适用了,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不会忍饥挨饿了,吃的也比过去好了很多。产妇即使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奶水,还可以买奶粉来喂养婴儿,婴儿也绝不会因为挨饿而夭折了。

会死死腊月

农村对于丧葬是非常重视的,在之前人去世之后要在家里停放几天,等到了适合下葬的日子风风光光的办好葬礼后才可以下葬。那时候都是土葬,如果天气比较炎热遗体很容易腐臭,所以不能在家里停放,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办完葬礼就安排下葬,也不会管那天什么适不适合下葬了。要是腊月去世不用担心遗体会腐烂,可以在家里停放几天再给亲人好好的送行。所以说过去老人说会死死在腊月。

现如今虽然还有很多地区会选择合适的日子在下葬,但是会死死腊月这句话也不太适用了。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冰棺等可以冷冻遗体的设备。即使是在夏天,有了这些设备也不用担心遗体会腐烂发臭了。腊月过了就是新年了,现在腊月去世的人往往会被觉得没有福气,连新年都没有挺过去。



农村二弟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农村老话,农村有句老话“生在八月里,死在在腊月里”,是什么意思了?

生老病死,正所谓人之常情。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句话有没有意思了?

农村有这个说法。这话的意思是说:生于阴历六月份的人有福:麦子熟了,夏收结束了,细粮多,加之蔬菜瓜果多,天气温暖,母亲奶水也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小婴儿;而死于腊月的人算是有眼力,办完丧事,不耽误家人过年。

会生生在八月

在以前缺衣少粮的年代里,农民饱肚子都成问题,如果出生在冬天那样青黄不接的季节,大人没什么吃的,肯定母乳就不足,这样小孩子也就吃不饱。但如果出生在八月,应该是各种粮食瓜果成熟的季节,能吃的东西比较多,母亲吃的多,自然母乳也会多,孩子也就有的吃。所以说出生在那个时候的孩子是比较幸运的。

会死死在腊月

会死死在腊月,就是说人死在腊月最好,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以前,我们农村大多都是实行土葬。亲人过世之后还要在家里停放几天办白事之后才去安葬。但是技术水平不那么发达,如果温度高一点,尸体放太久就会腐烂发臭了。但是在腊月,因为气温足够低,既是不需要太多的防腐技术,尸体也能放很久。所以久而久之人们觉得在腊月是最好的。当然,现在我们的防腐技术很发达,而且土葬也是渐渐被取代了,亲人过世之后大多都是去殡仪馆了,也就渐渐不在说这句话了。


山农磊哥


生死自有天注定,谁也无法操控生死。阎王爷点名了,哪怕你有再多的钱,想在这世上多留一秒都不可能。至于这生嘛,过去的年代也是无法认为控制,不过现在社会科学发达了,还真能人为地操控什么时候生人。有的人家如果提前知道怀的是男孩的话,就赶在逢八的日子让孩子出生。

我们当地有句话说,男逢八,骑骡子跨马。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古时候当官的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男孩子生在逢八的日子,意思就是说将来以后能当大官,能够荣华富贵。如果怀的是女孩子,就最好不要再逢八的日子出生,因为老话说女逢八,不是孤老就是寡。同样是逢八的日子,男女的命运却大不相同。现在很多人生孩子可以提前看个日子,想哪天剖腹,就哪天到医院里去剖腹产。男孩子如果能在生在八月,然后又赶上逢八的日子出生,那就更好了。



那么八月生腊月死到底是什么意思?人为什么要生在八月死在腊月呢?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之所以想生在八月,大体原因是从吃的方面考虑,过去的时候人们都比较贫穷,农村人就是穷上加穷,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生孩子坐月子。女人生了孩子在月子里,要给孩子喂奶,必须要吃饱饭,否则大人没奶水,孩子也要饿肚子。


而八月份正是秋收的时候,所有的农作物都在收获的季节。赶在8月份生孩子,大人孩子起码都可以吃顿饱饭。还有第二点就是,8月份的时候气温适宜,不冷不热,大人孩子都不遭罪。如果是冬天的生日,那就遭罪了。过去的农村那么贫穷,屋子里根本没有什么取暖工具,唯一的只能靠烧土炕取暖。而生在八月就不同了,不愁吃喝,温度还正合适,

腊月死,一般指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因为冬天以后,随着气温降低,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很多老人都受不了冬天的寒冷,会加重病情。到了腊月,一般也就是数九以后了,数九寒冬,气温一般都在零下八九度,因而老人很容易在冬天离世。也有人说是因为腊月是农闲的时候,大家都有时间,可以来送逝者一程。虽然话难听点儿,不过话糙理不糙,也的确是那么回事。


灵子


前半句“会生生八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个人如果懂得生孩子,就在八月生。因为以前大家都很穷,要养活一个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没有饭吃,就会挨饿。但是八月是一个丰收月,如果在八月生了孩子,那么就不愁没有饭吃了。

后半句“会死死腊月”,就是说老人家离世的话,在腊月比较好。这是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安葬习俗。

但是老人家下葬之前,还要在家里停放几天,通知亲戚朋友。但是如果是在天热的时候,这几天等待的时间里,老人家的遗体可能就发臭了。而如果在冬天腊月的话,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再者,因为丧事还要办酒宴,请亲朋好友老吃。酒宴就要准备很多的食材,这些食材也要提前采购。如果是夏天天气热,食材的存放就成为了一个难题,需要很多的冰箱和冰柜,但是以前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而腊月天里温度低,很多食材自然就能够保鲜,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说老人家在腊月离世,能够给子孙节省很多的麻烦事儿。

当然这句话是应对以前的情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都非常宝贝,根本不必担心没有饭吃。所以不论是在几月出生,都一样很好。

现在都是采用火葬,在火化之前可以向殡仪馆借冰棺。将遗体放在冰棺当中,即便是几天遗体也能够保存得完好,所以也不必担心天气太热的问题。


榆林小柒


请看视频 解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e4000802222f95f19c\

农村话痨


你好!我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在农村有很多俗语,就是你提的问题。八月生、腊月死,在我们这里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你们具体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来说八月生吧!就看字面上的意思大家应该也猜得出来是什么意思,就是降生新的生命,也就是小孩子出生了。为什么说在8月出生的孩子比较多呢?大人都是说8月代表丰收的季节,寓意比较好。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季节刚出去的孩子好养,因为天气也不是很热。 在以前,我会理解为八月是主要农作物收货的季节,在这个时候家家都会收货很多的粮食,这样农民有了吃的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好过的时候。人们吃得饱了也就好过日子了。

我们再说一下腊月死吧!这应该就是说年老的人,本就体弱多病,腊月本来就是很寒冷,所以有很多老年人,特别是身体比较差的,就挨不过这个寒冬腊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多数老人都是会在冬天离世的原因!还有一个意思也就是在以前,每家人到了腊月的时候,一年的粮食几乎都吃得差不多了,但了腊月就很难熬了,也有人饿死在腊月。因为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吃也吃不饱,更不要说有衣服穿了,我听我妈妈说那时候他们结果都是借的衣服穿一下。到了冬天又冷又饿,那种滋味在现在的中国应该是没有了。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但确实是我自己理解的。讲得不对请大家点评





秋风余香


大过元旦的,讨论什么生啊死啊的有点伤感,不过农村的老话“八月生,腊月死”,说的却是褒义的一方面,这是“会生生在八月,会死死在腊月”的简称,一年365天,天天都有人出生也有人死亡,这怎么还有个会生会死的说法呢?跟八月还是腊月又有啥关系,其实这句老话也是建立在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差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会生生在八月,意思是说,真正好命的孩子知道挑好日子出生,而是好日子就是农历的8月份,农历八月有个很大的节日,就是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团圆节出生给家里增添喜气,喜上加喜当然是好事。更好的在于金秋时节出生,家里丰收了许多粮食,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有粮食吃饿不死。过去家家户户都生一堆孩子,偶尔有个被饿死的或者是丢了的,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要想不被饿死,就出生在8月份,所以说“会生生在八月”。



会死死在腊月。其实我觉得在腊月死不好,今天就是腊月初一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大家都在紧张的准备过年了,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家人去世,那会给亲人们带来无尽的伤痛,死去的人不在了,而活着的人却要承受悲伤。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说会死的死在腊月呢?就是因为过去农村在人去世后的旧习是要在家里停放三天,供在外地的亲人们赶回家凭吊,如果在夏天去世,还在大热天的放在家里停上好几天,那会出现腐烂发臭的情况,对家人和逝者来说都太煎熬了。而在冬季里去世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冬天气温低,停放在家里几天也不会有大问题。



不过如今这句“八月生,腊月死”没有太大意义了,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好了,不存在八月出生有粮食吃,其他月份出生就有可能被饿死的事,而且过去农村的很多白事习俗也都改变了,不管几月出生还是几月去世,都是没什么影响的。


一品小十六


农村无论做什么有各种精美的主张和说法,这些主张和说法是农民们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来,现在讲究俗语的农民也少了许多,但村里的一些老人很注重对这些事情。例如,村里的老人认为八月出生的孩子是最幸运的。这么认为也是因为一句俗语,会生生八月,会死死腊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最好在8月出生孩子,老人最好是十二月去世,起初听完全没有任何理由,生与死是一个人无法控制它,在任何一个月出生或死亡也没有好坏之分啊,农俗听起来太迷信,但实际上农民的俗语带回到产生那个年代,你会发现农俗仍然是有意义的。

会生生八月

古时候都是封建思想,那时候农民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上交,农民自己生存都有所困难,如果有孩子的话,负担更没得说了。孩子是出生在8月,情况会好一些,因为8月是秋天丰收的季节,农民的粮食足够,能使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如果出生在其它季节,孩子生存可能都会有问题,所以才有了这句俗语“会生生八月”。但现在农民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很多,无论出生月份,衣食无忧,所以这句话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了。

会死死腊月

古时候办葬礼人们是比较讲究的,人们觉得为老人好好办一场葬礼,老人才会走的体面,这样的话一般办理葬礼都需要3-5天时间,这期间如果老人的遗体在家中一直放着,不下葬,就会出现遗体存留问题。如果老人碰巧在12月去世,那么在寒冷的天气里,就不必担心尸体的保存问题了。如果老人在大热天去世了,老人的遗体就不会被保存下来,孩子们也无法好好为老人送行,所以才会有“会死死腊月”这句俗语。

其实,无论葬礼如何,对老人来说都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在老人在世的时候多孝顺一些,而不是关心葬礼。今天说的这句俗语已不再具有现实意义,这些提示和表达已经逐渐消失,也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俗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