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黑鲁迅?

亦千丶


本人对鲁迅先生是既要捧,又要黑。

鲁迅先生作为在近代敢于直面事实的一位勇士,指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指出了社会的黑暗。与其他新文化运动者为中国思想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打破了思想的囚笼。这一点是绝对要歌颂的,因为这为中国走向复兴开辟了一条道路。

对鲁迅先生的厌恶,是从我最近这两年接触周易、中医开始的。

我们也都知道,中国近代当时流传着“汉字是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并且东西方有识之士为了挽救中国于水火的状态开始了各种改革。某些改革当时直接流产,但对现在的社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所以这种改革以鲁迅先生最为激进,自然会对他产生一些恨。

新文化运动中,为了让中国人民思想解放,许多人提出了全盘西化、全盘贬低甚至要废除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做法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但其在近现代却出现了尤为严重的对中华文化的破坏作用。比如“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立四新”,现代人们的过度崇拜科学、奴隶般地崇拜西方、将自己的文化无下限地贬低。

我现在的学习、爱好需要大面积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说真的,当接触到这一历史时,心里别提有多痛了。糟粕的话随便批评,但整个中华文化都被贬低,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说。现在我的周围还有很多人对中华文化持否定态度,甚至还有着全盘西化的要求。

他们中某些极端的人认为,中医就是巫蛊之术,专门用来骗人,疗效好的,那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整个中华文化就是世界级的糟粕。汉字什么的不如英语用的人多、广,英语是全世界的语言,所以汉字应该被废除,全民英语是绝对正确的事情;但因苦于只能说汉语,没办法中的办法,继续说。但同时西方文化是精华中的精华,所有的原理都说得清,为什么这样自有道理。即便是被批评是错误的,也会说这个是一个路要走,不像中华文化,什么都没用,中医什么原理都没有,西方哪有说不清楚原理的啊,就是错的,那个也是有限制条件的。

即便不是极端的,也认为中华文化代表迂腐,代表着迷信。捧科学我确实支持,但是贬的中华文化一文不值甚至还是退步的思想,真的不能再表示什么了。

(该段仅限于我的附近、我的经历)不过周围还是有很多同龄的人,对于中华文化还是很赞同的,尤其是那些愤青。虽然太过,我也不喜欢他们,但这部分人在给其他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路上甚至是最重要的,如支柱一般。这种情况,我能表达出什么来呢。厌恶?还是喜爱?说不出来啊。

所以,对于鲁迅先生,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先驱者之一,但同时也是诋毁中华文化的一个激进分子。他打开了带在人们思想上的枷锁,但是又给人们带来的新的思想上的枷锁。对于鲁迅先生,他只是个人,所以在对他评价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他在某些方面是绝对值得尊敬的,但在某些方面我是绝对厌恶他的。


24KWhiteAu


首先我没有看到什么人在黑鲁迅.。我敬重鲁迅,因为他敢于讲真话,揭露民族劣根性。但我不赞成m先生所说主将,旗手之类。因为鲁迅先生不死活到解放,结果会如何呢?大家可以看到。.因为鲁在宽松的环境中,冷嘲热讽是可以的,但在.新环境中,.恐怕只能在固定的地方吃盒饭。诸位,你在报纸,杂志上何曾看见过鲁迅风格的文章。有的只是郭沬若,杨朔等铮铮铁骨之人的文章。


用户9684639363175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鲁迅先生,主要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苍蝇都成了精,变成了喷子。而苍蝇又是无处不在、数不胜数的,况且它们个个生得十全十美,没有丝毫的缺点和不足。它们就是道德的维护者,任何人在它们眼里都是丑陋不堪、一无是处的,不管他是伟人、名人,还是战士!




桃源居士81


因为鲁迅的文章揭露了黑暗。



沙漠的狼140460


这么多人,喜欢黑鲁迅先生。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犀利,指桑骂槐,得罪了不少的人。其次,有许多人借黑鲁迅先生的机会,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谋取利益。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自己的路,由别人去评说吧。



水金304


为什么那么多人黑鲁迅?他们居心何在?

大概看了一下,回答什么的都有。有名人说,文化说,反感说,刺痛说,说什么的都有。

其实我们在看待这种问题的时候,不妨把眼光拔高一点。用上帝视角去看,就清楚了。

注意,只是拔高眼光,不代表拔高姿态。因为在自我的心中,把自己拔得再高都不过分,但是在和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不能用这种心理去说事。人家会反感的。

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就树敌无数,或者说,基本上没有朋友吧。他是一位清醒的、孤独的、愤怒的、冷峻的、深刻的批判者。

也正因为如此,在世便和大部分人有过节。我们今天说的“黑”,在当时的文化界同样存在,只是不是这个词罢了。所以,黑鲁迅并非新时代思想百花齐放的产物,而是一项传承。

中国文人讲究的是温文尔雅,大度包容。大家都认为这是来自于孔夫子的礼,可其实这种态度正是孔夫子最讨厌的“乡愿”。而这种拉帮结派,你好我好的乡愿情节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实在太过强大,导致了整个社会都对不遵从“乡愿”的人怀有恶意。

孔夫子痛骂乡愿,但是后人不提这茬,只学董仲舒,二程一朱,王阳明的“新儒学”。所以孔子这个万世之师虽然被抬得很高,其实他的学问和当世儒学相差甚远,但是一到批判儒学的时候,这老头第一个就被拖出来背锅。

圣人可不那么好当。

看清楚社会乡愿德行的聪明人很多。如道家的老子,他反正觉得这社会是没救了,骑着牛就走了,冷眼冷心,只留下一部《老子》给你们自己去琢磨。而庄子则不同,庄子同样看清这社会的糊涂乱象,不愿意插手管理,但是他是热心的,他不断指出问题,并教导糊涂人们如何修行,如何修心,如何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庄子是冷眼旁观,却有一颗热忱的心。

像不像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对社会问题、人性问题的态度上,鲁迅和庄子何其相似?但是时代的不同,让鲁迅有机会、有能力用文字来表达更多,借助新时代(当时)的报刊之类的大众传播工具,完成他真正拯救世人于蒙昧的梦想。

骂是他仅有的一条出路。鲁迅骂的都是现象、本质,并非针对个人。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真正要是看不过眼,大不了不闻不问,何必得罪大多数人?

这是他的骂战对象所不具备的一种高情怀,也因此才为世间大多数人所尊重。

鲁迅的地位,并不是一些不了解的人认为的那样,靠的是党和国家给的。

鲁迅凭的是本事。你以为他是个文学家,其实鲁迅是个学问家、艺术家、收藏家。很多人在读到野史之时,想着丰满他个人,把他拉下神坛,但是一是于史无据,全凭臆测,二是他们不知道,一位学问家的精神和思想,并不受日常生活、桀骜孤清的性格所左右。

如果仅仅看到鲁迅的文学,那是不了解鲁迅,更不了解文学。

他的文字只是他用来揭穿、批判社会的手术刀。工具而已。鲁迅的身上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批判、敢于斗争、不留后路。他的学问和思想的价值,正在于他的直面现实。

其实如今和上世纪末比起来,大众的思维开始清晰、回归,并没有太多的人在黑鲁迅了,剩下的大多是在他的野史、艳遇、萧红关系这些世俗的传闻中翻捡沉渣,哗众取宠。

如今黑的不多了,同时,要黑也高级了,不再是简单的为黑而黑。而是确确实实被鲁迅的观点刺痛了,穿越这几十年,还被刺痛了。

他批评的那些现象,至今未曾改观,甚至还变本加厉。

至今鲁迅仍是一面镜子,照见所有当代人的丑陋和愚昧;鲁迅也是一个灯塔,指引着有良知的学问家的方向;鲁迅还是一条道路,让更多的后辈有路可走。

鲁迅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个愤青。当时是,现在也是。

只不过当时愤青可以救国,而如今的愤青除了部分粪青,剩下的就是可能对既得利益的伤害。

而这一部分愤青,是不受社会待见的。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鲁迅退出教科书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因为这种对社会的批判和斗争,被认为不合时宜了。

至于是谁决定的,我不知道。

我也不去猜测。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鲁迅,看他的《呐喊》,非常浅陋,借疯子之口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说为两个字“吃人”。人们不仅怀疑,鲁迅读过中国历史没有。当描写孔乙己时,你会想鲁迅先生读过回书没有?中国自古知识分子“修齐治平”,以学兼善天下。象孔乙己,没有考上什么,坐什官,但孔乙己没有改仁善之心,起码一不偷,二不抢,何以被挖苦潮讽。还不说鲁迅模仿《范进中举》。

不是说鲁迅一无是处,而是他是毁灭中国文化的投枪和利剑。………同情青年革命者,也有许多文化建树。鲁迅应该是两面鲁迅。


用户4040637202253


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鲁迅先生这样的批判现实主义者!虽然鲁迅先生的一些观点不对,比方说他反对中医,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可是有的人还算得上是人吗?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


乾坤正法


这些人无外乎以下几种心理:一,惧怕鲁迅,他那标枪般犀利的语言,手术刀般精准的剖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些人思想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让这些人害怕,颤栗;二,傍名人,自己无甚建树,为引人耳目,故作惊世骇俗之语,无关乎对错,无关乎原则,只为反对而反对,语不惊人死不休;三,别有用心,他们见不到人们因为鲁迅作品而生的觉醒与清醒,见不到人们因鲁迅作品而生的理智与反思。


一尘哥的世界


鲁迅的文章就是当今社会的透灵碑。透灵碑非常的奇特,人只要站在碑前,就能现出前生。有一天,来了一位有本事的人,想看自己的前生,往碑前一站,碑中现出一个兔子精,他一看自己竟是畜牲转世,恼羞成怒,把碑砸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