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是花钱的必要之技啊!

买东西,一定要知道篮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打开手机APP,想买理财产品,各种各样的产品信息扑面而来,名字下面各种标签,看着就头大。

固收类是什么鬼?

结构化,是怎么个结构法?

净值型,又是什么啊!!!

要哭了。

干脆去问银行网点好了。到了柜台,听了理财经理一通介绍,又晕了,下面的剧情往往是这样的:

“大姐,您就买这个吧,收益高”。

大部分人经过这个流程后,很容易就买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理财产品。

就像是你跟风买的潮流商品,大几千的人民币,结果估值只有价格的十几分之一。


去伪存真,是花钱的必要之技啊!

实际上,理财经理推荐你买的产品,很有可能是她领到的任务,或者是提成到的产品,至于对不对你的胃口,那就不好说了。

普通人对理财产品“懵圈”是很正常的,因为会涉及到各种投资品和各种投资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分类。


那么理财产品的这些名称,到底是什么呢,知道了这些“篮子”里装的是什么,也就不会被销售忽悠了。

银行理财产品可以从四个维度分类,分别是按风险分、按投资性质分、按受益类型分、按运作方式分。

上一周的文章,我们系统讨论了按照风险分类的方式,按照高低,分了5个等级。


你测量出自己的风险等级去匹配这些产品购买,算是入门了,没有瞎买。

那么“固收”“结构化”“净值”型又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按投资性质分了。

按照投资对象及其之间的比例,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五类:

现金管理类。

固定收益类。

权益类。

商品及衍生品类。

混合类。


去伪存真,是花钱的必要之技啊!


现金管理类:投资货币市场,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以及安全性好、流动性好的企业债。


特点是什么呢?风险非常低、申购赎回方便流动性高,可以用来代替活期。


收益大概是2%-4%。

有没有感觉很熟悉,对了,就是和余额宝、理财通差不多的收益,投资的产品也是一样的。


固定收益类:简称“固收类”,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存款、债券等债券类资产,风险相对比较低。


哈哈,投资对象乍一看,和现金管理类很像,也有很多银行直接把现金管理类产品划为固定收益类之中。


那么真正的区别在哪里?


去伪存真,是花钱的必要之技啊!

这就如同,你买了一块牛肉,结果回家一看全是肥肉,于是回头找商家,商家告诉你,可以买精牛肉,精牛肉就没有那么肥。


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的区别也就是,其中“瘦肉”的比例不同,固定收益类要求债券类资产的投资占比80%以上,剩下的20%可以投资其他类型资产。


而现金管理类产品,随意,只要有一点债券就可以。


明天接着讲按投资性质分的剩下三种产品,“商品及衍生品类”“权益类”“混合类”。


女生买保养品,导购告诉你,这个好,有胶原蛋白,结果回家仔细看说明书,只有1%的含量。


哭也没地方去,这就是不分析“成分”的后果。


去伪存真,是花钱的必要之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