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機器熬好裝袋和自己每天用藥鍋熬藥效一樣嗎?

歲月靜好syjhw


在勞動人民和中醫,中藥工作者長期實踐和研究下,創建了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寶庫。為保障我國乃至世界人民身體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醫除了四診,八綱,辯證治病外,根據不同病症,方劑和中藥材的特有屬性,對煎熬中藥,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1,要用砂鍋煎,不能用鉄,銅等金屬器皿,因為後者遇熱會和中藥材起化學反應,降低藥效。2,塊根類中藥材如石斛,絞股藍等藥的成分浸出慢,要先下。有的藥如車前子粘膩,要用紗布包裹。一些名貴藥物,如野山參,海狗腎等,應另煎。煎好後和其他藥同服。3,補養性藥物,如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等,要水燒開後用文火慢煎。一些揮發性強用於發洩的藥物,如九味羌活湯等,可武火快煎,不可久熬,否則,藥效會有所揮發。至於用於扶危救急的藥物,如獨參湯,四逆湯等,應武火急煎。救命要緊,管不了許多。總之,中藥湯劑,如需要量大(象災後防疫等),或住院療病,用機器煎藥,還是可以的。如果在家中煎藥,而條件又允許,最好用人工煎熬。這樣可以做到細化,個性化。藥效好,亊半功倍。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天下第一愚768


一般情況下,一般的藥物,在煎煮用水、時間掌握好的前提下,機器煎藥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藥方中有某些特殊藥物時,用機器一併煎煮,就沒有辦法遵守一定法度和方法了,這樣也就不能保證藥物發揮最大療效。

我們傳統的煎藥方法,有很多實用的講究:

1、 煎煮水火

(1)用水

水:大部中藥都以水為溶媒,現在用的就是自來水,一般也不再講究其它的了。但是,傳統上是有很多選擇的,這些選擇是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流水、泉水、甘瀾水、漿水、井花水等等。它們的區別在於——水質。水質的輕和重、動和靜、味厚和薄不同,對藥效的助益作用也是有差別的。

(2)用火

一般情況下,煎藥前應將中藥浸泡1小時;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但是,因功效不同,文火、武火也是有差異的。

文火:火力小而緩。味厚滋補藥宜文火久煎,以使藥物氣味能比較充分煎出,又不致因火力太猛而過度揮發喪失。

武火:火力大而猛。發散取汗藥宜用武火,不宜久煎。所謂“欲其上升外達,用武火。”“表藥以氣勝,武火驟煎”。

2、入煎方法

(1)合煎分煎

合煎:將藥物混合在一起同時煎煮,為合煎。這是最常用的煎藥方法。一般藥物質地氣味,相差不遠,合煎就可以了。

先煎:提前煎煮。如礦物類、介殼類藥物,石膏、代赭石、牡蠣、鱉甲等,質重而有效成分難以煎出,應打碎先煎,約煮沸十分鐘後再下其它藥物。再如,麻黃鬚先煎三兩沸,掠去水上浮沫,然後下其他藥合煎,可避免服後煩心。

後下:有些藥物久煎會影響功效,故在其它藥物快要煎好時才下,再煎兩三沸即可。如氣味芳香的藥物薄荷、木通、藿香、砂仁、豆蔻等,內含揮發油,煎煮過久,則因有效成分揮發而失效。其它,如大黃後下,可使其瀉下作用更強。

另煎:又稱單煎,另燉,然後合其他藥物煎成之湯一併合服。如某些貴重藥物,如人參,為避免溶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同煎的藥渣吸附,造成浪費,宜另煎取汁,再與其他煎出的藥液兌服。

(2)輕煎、重煎

也叫急煎、久煎。藥物的性味、質地不同,有宜輕煎(急煎),有宜重煎(久煎)。一般解表藥、芳香類藥宜武火急煎,滋補藥、金石介殼類藥宜文火久煎。這個和用文火、武火相關。

要言:①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補湯欲熟,多水而少取。

②補須要熟,利不嫌生。

(3)去滓再煎

將煮出的藥液棄去藥渣,再行煎煮的方法。用此煎法者,大都是和劑,是為了在更好地發揮藥物和解、調和的作用。一般以藥液量折半為宜。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和解少陽,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旋覆代赭湯等調和脾胃、寒熱,都去滓再煎。



平心醫話


熬中藥用機器熬和手工熬就如同機器人炒菜和人工炒菜一個道理,機器它永遠按照指定程序辦事,所有的菜就是固定口味不會有多少偏差散失靈魂,人炒菜會把喜怒哀融入進去形成菜的靈魂。中藥熬藥講究文武火搭配取火之性,配合下藥的先後順序達到最大取出藥效發揮藥的性質來調補身體陰陽這就是注入藥的神韻。


yimengru


作為一名中醫大夫,友善提醒,煎藥不要嫌麻煩,買個煎藥鍋(普通)自己煎。其中道理不囉嗦。



渭濱開元中醫


效果不一樣,砂鍋熬製的中藥很有效,機械未必做出那種味道。


想喝您來定製咖啡


簡單一句,塑料杯泡茶好喝?還是陶瓷杯泡茶好喝?


用戶55127447378


你好!從個人情感來說,當然是自己用砂罐熬出來的中藥會比在醫院用機器熬的中藥效果好很多。

指導意見:

但是現在一般就愛偷懶了,所以才有機器熬藥,不過自己熬確實是比較麻煩,但是要想疾病好的快,最好自己熬,一般機器熬得比較淡,三幅機器熬得只能當自己熬的一副效果。熬之前一般先泡半個小時足矣。祝健康。


可樂土豆


不一樣,人工大火燒開,小火慢熬,更易出藥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