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一場疫情,放大了許多東西。

而在樓市裡,“分化”與“落差”就被置於放大鏡之下,格外清晰。

有人降價百萬只求賣房,有人戴口罩排隊搶光豪宅。

二三線城市開始湧現“拋售潮”,北上深杭卻讓大家見識什麼叫有錢人。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樓市就是這麼魔幻。

而魔幻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小區、城市、地域以及城市治理機制的差別。

聚焦全國,看看哪些城市“有苦難言”,哪些城市“始終堅挺”。

01

二線“拋售”

“今年本來要換房,現在看來是不太可能了。”

這是最近看到最多的訊息。

一些二三線的購房者,年前打算在今年3月份的小陽春賣房置換,現在卻成了痴心妄想......

有粉絲表示,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所在城市小區就出現業主降價拋售的現象。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雖然已經可以線下帶看,但是因為大部分購房者對疫情仍然心有餘悸,現階段線下看房的還是比較少。

不同於一線城市,永遠有人盯著那為數不多的筍盤。二線城市的尷尬顯而易見:降價的人多、房子多、客戶不多......

這波降價,也遠遠不是小打小鬧地降個幾萬。

據南方樓事調查所知,如南京、蘇州、無錫等地近期都出現了二手房降價拋售的現象,降幅從幾十萬到上百萬的都有,甚至有的高達40%,簡直就是“打骨折”降價。

座標南京的知乎用戶韋生髮帖表示,“小區近期上新的幾套同面積的二手房,資產突然縮水了……”

韋生的房子位於城東的東郊小鎮,原本打算今年賣掉房子置換,但因為疫情推後。

在諸葛找房顯示,同面積45㎡左右的戶型,去年成交價在120-125萬左右。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但是近期掛牌價有房源甚至掛出100萬左右的總價,價格比之前成交價降了差不多20多萬。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降幅差不多有25%,這換誰能接受?”

隔著屏幕,也感受到韋生那顆不想妥協的心。

南方樓事發現,不管是在鏈家、貝殼還是安居客,南京降價房源並不少,降價幅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對此現象,南京鏈家中介表示,拋售的房源大部分是性價比不高的房子。

“真正的好房子,今天不定,明天就賣了。”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無獨有偶,蘇州中介朋友圈的“降價房源”也開始增多。

根據諸葛找房的數據顯示,蘇州這個月的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月下跌0.92%,有307套房源出現不同幅度的降價。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圖源:諸葛找房

甚至是園區核心板塊、獅山學區房都出現了一批“砸盤俠”,而且大部分以低於掛牌價甚至成交價的價格拋售。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圖源 蘇州樓市情報

以龍湖時代天街三期為例,最近蘇州中介發朋友圈表示,急售115㎡的精裝戶型,總價僅599萬的。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南方樓事在鏈家查詢發現,就像這位中介說的,龍湖時代天街三期,在售房源掛牌價沒有低於700萬的。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同樣的戶型,去年成交的房源總價也要665萬。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另一邊,座標無錫的金女士也表示,朋友住在金科世界城,前幾天有業主把房價降了177萬,跌幅將近40%。

“同小區的其他業主心態直接崩了。”

據發來的截圖顯示,該房源原本的掛牌價為450萬,現在僅273萬,還是全屋精裝。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據南方樓事跟當地中介得知,該房源是業主自身問題,需要變現所以拋售。

“拋售潮”的背後

二手房與新房之間的力量拉扯,則更加魔幻。

這些出現二手房“降價拋售潮”的城市,新房市場卻並不冷清。

很多城市從上週開始,售樓部就十分熱鬧,購房者戴口罩看房、新盤銷售量激增......

以南京為例,上週有8家樓盤接連拿到銷售許可證,隨後許多購房者緊急到售樓處看房,準備登記報名,搖號開盤。

當地中介透露“售樓處基本都是人擠人,一些熱門樓盤一天能成交幾十套,每天看房的不下一百人。”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上週末的南京某新盤售樓處(來源:輝哥說樓市)

究其原因,都逃不過以下兩點:新房打折促銷潮來臨、二手房存量大。

先說說第一點,疫情之下的房企現金流壓力多大可想而知。這也就不難理解,不管是大小房企都用盡心思變著花樣,推出各種“促銷打折”活動,無理由退房也成了當下的流行趨勢。

(可點擊鏈接回顧:半年無理由退房、售樓處直播喊麥,疫情下的房企太難了……)

對於購房者來說,在一二手房價格並無明顯差別優勢的情況下,購買新房無疑是更省事的選擇。

再說回二手房拋售,或許還可以從各城市的二手房存量中找到原因。

據鏈家二手房庫存統計顯示,新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存量很多已經超過一線城市,很多城市動輒6w套,更有城市超10w套。

其中蘇州在2月份存量高達57113套,南京更是突破6萬,高達75899萬套。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只是鏈家網上的二手房存量。

除了海量的庫存,南京、蘇州等城市每天還有源源不斷的二手房掛牌上市。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特點是高負債,也正因為這樣,只要宏觀環境一有風吹草動,投資客們都會風聲鶴唳。

現在疫情持續的一個多月,部分投資客更是因為資本、現金流等因素,需要拋售房產週轉。

最慘的還是那些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主,他們當中許多人也面臨著“賤賣房產”週轉的困境。

而出現拋售的情況,並不侷限於上面例舉的幾個城市,其實全國各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只不過上面幾個城市近期尤為突出。

這只是剛開始。在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後勁”下,接下來全國各城市或許還會陸續出現更多的降價房源。

我們總是能聽到一種聲音,“需求不會憑空消失”,這話不假。

但需求只是滯後,並沒有增加。

新房供應不減、二手房庫存量大、購房者數量沒有增長......這些對於二手市場來說,都是極大考驗。

在2020年春節經此一“疫”,全國人民都進行了一場生死教育,所以大家會重新審視生活。

對於投資客來說,會更加重視現金流;而對於剛需來說,會更加註重生活本身。

所以,二手房消化量很可能會很慢。

但不得不說,其實這些“降價拋售”對於剛需來說,是抄底二手房的機會。

選擇多,房源之間競爭大,相對的議價空間也比較大。

02一線“堅挺”

二線拋售,但到了一線城市,便是另一番景象。

一掃疫情的陰霾,3月的北京上海售樓部人擠人、杭州兩次“萬人搖”以及深圳千萬豪宅秒光......

01.深圳

深圳樓市是朵昂首挺胸的“奇葩”,總是不會低頭。

深圳人用清盤數據,向大眾再次證明了“深圳購買力”。

疫情後深圳首個開盤的招商太子灣,想必前段時間再度刷屏了全國樓市。

總價2000萬起步,最高5000萬+,妥妥的豪宅。

3月7日開盤當天,土豪們帶著口罩排隊,12分鐘賣掉了3.6億。期間因為售樓部人流量過大導致警察多次上門,隨後不得不轉線上銷售,即便這樣當天還是售罄。

隨後不久加推14套房源,總價4000萬+,這次更在15秒左右就被秒光,貨值6.23億。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不僅僅是豪宅市場如此矚目,普通的新房成績單也一樣不俗。

3月12日,光明正大城突擊開盤15分鐘銷售40套,當日線上秒鎖453套。

3月16日線上開盤的萬科星城,在7分多鐘就賣掉了288套公寓產品,開發商連夜緊急加推。

上週開盤的恆裕瓏城,單週賣掉45套住宅。

即將開盤的中海萬錦熙岸華庭,在誠意登記首日,售樓部購房者也源源不斷。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圖源 青友圈

除了新房市場,深圳二手房也依舊堅挺。

從深圳中原的2月深圳樓市報告來看,掛盤樣本房源中漲價的業主,是降價的兩倍。

從樣本房源的漲跌區間上來看,房源價格相對穩定,房源上漲和下跌的幅度均在5%之內。漲幅在0-5%的房源佔比為67%,而跌幅在0%-5%的房源佔比為33%。

各區的成交均價也普遍上升。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此前南方樓事採訪過數位資深經紀人,他們都表示,絕大部分業主都不著急,少數急賣的,也是因為疫情經營受影響的小企業主。

業主心態都是疫情過後我再漲價賣,撿漏成功的客戶太少了。”

02.上海

最近的上海是什麼情況呢?

引用真叫盧俊團隊的一句話來形容,“售樓處這種樣子的之前只在前灘看到過。”

3月的上海,異常火熱。

售樓部開始陸續接待購房者,最近一週浦西浦東的項目都基本開門了,但是每個案場限流100組。

此前曾有人預測,2020上海,預期在4月份以前或無新房可以開盤甚至無任何認籌開啟。

但最近的市場情況證明,新項目不僅開盤了而且成績出乎意料的好。

新江灣學區樓盤,排隊買房;

大虹橋的首創禧瑞薈,一個週末成交了15套;

總價1200萬的大虹橋別墅,這個週末賣了10套;

非地鐵房,佘山國貿天悅,兩天成交19套;

......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還有一個預計3月底開盤的親水灣風華項目,上週預約看房,售樓部人滿為患,還因為人數過多停止接待。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上海在過去兩年,外環內的土地出讓量偏大,今年上海市中心的供應量的比重比想象中的高。

雖然有持續的房源供應,但購房者在總價內能買到的房源並不多。

所以現階段對於普通購房者而言,當下的選擇大概率是比較好的。

03.北京

3月的北京,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許多項目都出現排隊進售樓處的現象。

這樣的場面,不亞於深圳。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疫情下未來房地產不可能普漲,疫情穩住了,下面就開始看經濟穩了,對於任何人任何企業來說,作為調控效果最明顯,當下房價最健康的北京,值得聰明人開始看房了。

04.杭州

除了深圳、上海和北京,躋身新一線城市的杭州也不甘落後。新房市場同樣火熱,中籤率依舊很低。

3月連續出現兩次“萬人搖”,絲毫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3月1日,西湖國際城的最後262套高層房源,共吸引到了17290組家庭登記,平均中籤率只有1.5%。

3月10日,杭州華夏四季加推最後一批高層房源,總共308套,最終吸引到了11378組家庭登記,平均中籤率僅為2.7%。

據統計,2019年杭州新增55.4萬常駐人口,碾壓深圳。

而這其中一部分人口,很可能會轉化為新需求購房者。

割裂的全國樓市: 一邊降價百萬拋售, 一邊排隊搶光新房


圖源 城市戰爭

所以在市場恢復後,因疫情而延後的需求會冒出,成交量逐步上揚。

但由於杭州“限價”政策嚴格,所以價格會比較穩定,但比較火熱的板塊還是會很難中籤。

不是說全國市場要腰斬了嗎?

一線城市市場卻一騎絕塵,線下一復工,購房者投資客爭相湧進市場搶房,令人瑟瑟發抖。

也因為一線市場過於火熱,有人會質疑,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內幕”?

不可否認,或許個別城市個別樓盤為了重振市場以及購房者的信心,員工需要“內定”來完成營業額,後續再慢慢轉手給感興趣的購房者。

當然這種情況佔少數,市場整體的慣性和需求都在,長遠價值仍然存在。

所以,隨著疫情的緩解,一線樓市率先回暖是必然的。

03市場“割裂”的背後

一線城市堅挺,二三線疲軟。

接下來的樓市會怎麼走?

很顯然,分化會繼續。

一二線城市仍舊值得期待,三四線城市壓力很大。

而分化的背後,我們從城市的基本面可以窺見一斑。

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差距,而且這個差距背後不僅僅是小區,也不僅是地域,還有治理的差別。

同樣是隔離,有的小區物業幫忙購買生活物資,有的小區甚至連消毒工作都沒有做到位;有的城市早早採取措施,有的反應遲鈍,後知後覺。

所以,選擇一個治理和管理能力高的城市,可能讓你規避突發事件時候的困厄,甚至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保障。

而目前所有城市狀態和格局,是基於各大城市先前要素,比如區域地理、多年發展差距等。

這次疫情,真實反映了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

這點上,我們能明顯感受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城市管控能力,組織和協調能力都比小城市好,有相對務實的多的價值觀,還有充沛的社會資源。

例如杭州,這次杭州政府在抗疫大戰中的硬核表現,用實際行動傳達了杭州政府公信力和城市綜合實力,實力圈粉,對人才吸附力也會因此進一步加強。

即便不談城市得價值及未來潛力,單從房子的流動性上看大城市的也好很多。

比如二手房,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子流動性好,就算價格下跌,還會漲回來。而一些弱二和三四線,一旦下跌,你要賣給誰呢?誰願意接盤?你要站崗多久?

買漲不買跌,這是大部分人買房最粗暴的評判標準。

房價上漲的時候惜售,下跌的時候都躲得遠遠的。

04建議

所以在接下來,該如何選擇城市選擇地段買房?

南方樓事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要選對城市,不是所有城市的房子都值得買。首選一定是一線和強二線城市。

一線買房就算買入時機和板塊都不太好,只要耐心一定能解套創新高。

二線城市買入的時機很重要,如果買不好很容易被套住多年,但大方向來看二線城市偏低的價格,未來爬升上來也不難。

三線城市,建議大部分購房者如果不是自住,想要投資的話就不要買。如果非要買,可以考慮一二線城市附近的衛星城。

其次,迴歸中長線價值投資的思維,做好一定持有周期的心理準備和財務準備,短期的政策調整、房價起伏都不會慌亂。

你所在的城市樓市情況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