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企:携手长大更要携手过关


政银企:携手长大更要携手过关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2018年以来,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步履维艰,个别地区也出现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政策收紧、担保圈、担保链风险爆发等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仅用了70年的时间,GDP增长170多倍,这和过去"黑猫白猫"发展理论是分不开的。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个人认为原因有四点: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驱动下,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自身外强中干,经营管理粗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政策导向影响较大,改革缺少过渡期,政策一刀切,企业猝不及防;三是银行、金融机构在"零风险"理念的影响下,过度转嫁自身风险,造成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四是转型期民营企业发展与转型、效益与投资的矛盾比较突出,存在转型压力。

《管子》中有言"合则强,孤则弱",政银企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相互依存。政府宏观调控,银企携手发展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政银企:携手长大更要携手过关


从政企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企业创造价值,贡献国民经济,其发展的好坏是政府工作能力的最大体现。同时,政府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环境,决定企业发展未来。在新时代,民营企业处于由粗放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政府不仅要高点谋划,还要注重分类施策,特别在产业导向问题上,应慎之又慎,切忌因导向性问题引发经济蝴蝶效应。

从银企角度来看,银行企业更有"兄弟情"。金融与实业是依附关系。如果说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那么金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输血器"。金融是资金的融通,金融的存在让资金可以在实体经济的各个企业之中流通,在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流,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顺畅地进行下去。企业是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造血器",资金在企业机器中创造价值,为自身和银行、金融机构带来效益。

发展中的问题当然要在发展中解决,携手长大更要携手过关,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银企更要携手共进、共度时艰,在发展中展现"退是格局,分是智慧"的利他精神。


政银企:携手长大更要携手过关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在公平公正强监管上展现利他。发挥政府监管调控作用,一方面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保信贷存量,奖信贷增量,考核信贷审批效率问题,严厉打击金融机构随意抽贷、断贷、拖贷问题,运用政策、激励、考核等多方机制联动,打好金融组合拳,更好地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严格管理企业。严厉打击非法企业,维护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对于银行而言,需要在真心实意优服务上展现利他。不随意断贷、抽贷、压贷。特别是对于基本面向好、产品有市场、资金链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不降低信用等级,不减少授信额度,不压缩信贷规模,推广无还本续贷,采取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保证此类企业的融资需求。量体裁衣创新金融产品。打造质量优、品种多、担保活、融资快金融产品,运用组合增信方式提升贷款额度,推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因企而异,对有订单、有品牌、有效益、暂时出现流动性紧张的企业,有针对性地运用收回再贷、续贷展期、资产置换等手段,帮助企业化解危机。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在心无旁骛搞经营上展现利他。诚实守信搞经营,树立诚信理念,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银企互动,自觉接受政府、银行监督,构建良好的信用基础。脚踏实地搞经营,实实在在谋发展,不盲目铺摊子、搭架子,不搞形象工程,让企业始终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持续创造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