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福袋”遍地撒 全“网”追踪污染数据

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一直有通报全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和环境监测情况。

2020年3月16日,生态环境部更新的通报信息显示:

在越来越严密的环境监测网络下,环境数据成为一个个衡量生态环境状况的符号,伴随向公众公开而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

对于环保行业而言,无论是国家对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要求,还是公众对环境监测数据公开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诉求,都是推动环境监测行业向上再迈一个台阶的源动力。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工作任务责任清单,对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任务逐项进行分解落实;

四川启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调整,力争上半年基本完成驻市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上收工作;

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全面启动《2019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编制工作;

宁夏在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中提到,要发挥“顶梁柱”“生命线”“先锋队”作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

......

暴风雨式的席卷,正在为环境监测开疆拓土。

“红利”“福袋”,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建和完善期都不会缺少。我国致力于构建权责分明、监管严格、模式创新的环境监测“一张网”,海陆空一体,加速迈向市场驱动和技术导向。

为此,生态环境部就《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明确,经过3到5年的努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

“2021年前,地方省、市、县环境质量监测站点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网,并接入生态环境部信息资源中心”

“2025 年前,全国区县监测机构应具备独立开展行政区域内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的能力”

智慧监测的能力不能缺少,推动物联网、传感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测监控业务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同样的,推动、鼓励和支持高端、智能化的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和应用落地也是必选项。

例如出现频率渐高的遥感技术。

通过水体在相应光谱的影像中存在的差异性,对实际污染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追踪和判定,无论是悬浮物、COD,或者浑浊度,均有强监管助力。

通过有害气体的实际反射率变化,以及标志-实际的反演法来反映大气污染物实际含量与变化;又或者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URI定量分析等,实用性很强。

专家评:要重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监管,多维度提升环境监测综合水平,全面探讨关于机制、标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补短板问题,为监测数据的“精、准、全”保驾护航。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375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