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饱受欺凌,为何还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

犀木秋千


清朝末期政府衰落无能,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但还是被西方视为当时的强国之一,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人认为有几个理由。



1.历史沉淀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统一的王朝,不仅领土广阔,而且还是东方的宗主国,后面还有一群小弟。清朝康熙曾与沙俄的彼得大帝干过一架,结果把他干败了,这可不是仅仅打败了彼得大帝,这令整个西方都刮目相看。

2.清朝末年实力还是可以的

当时虽然英国打败了清政府,但法国并没有将清政府打败。法国与清朝在云南那边打架,清朝政府并没有输了,只是当时政府懦弱无能以至于不败而败。


另外,清廷当年派左宗棠收复新疆,从沙俄手里收回伊犁,这让当时的国际社会大吃一惊,列强都不敢小看清政府的,

3.家底雄厚

鸦片战争前,清朝可不是现在的面积,当时领土有1300万多平方公里,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这底子,西方列强也就英国敢比,其他的都不屑一顾,更何况当时清朝还有很多小弟。

4.清末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国力和军事力量在当时还是有所提升的。当时的北洋水师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靠前的。


5.西方能打败清朝,无法打倒中国。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被惊醒,全世界将为之震动。清朝末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各国列强都没有能够征服中国,更别说吞并了,中国真的是太大了。就八国联军侵华一事,要换做其他国家早完蛋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补充!我们都要牢记历史,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历史小昆虫


这个问题让清朝非常尴尬。

明明是被列强轮番吊打,连意大利都敢骑在头上拉屎,简直是颜面扫地,屈辱至极。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面就是,清朝仍然是传统的列强国家之一,虽说实力不如英法德俄美日等国,但清朝的“列强”地位毋庸置疑。

一边是屈辱挨打,另一边却又和骑在头上的列强并肩,清朝为何如此矛盾?晚清的中国又为何会有“列强”的殊荣?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列强不代表“强”

“列强”一定很“强”吗?非也。

因为我国在近代史上饱受列强欺凌,所以今天的“列强”是典型的贬义词,指的是仗着强大欺负弱国的国家,有侵略的意义。

但是如果放在国际环境中,“列强”的含义就“正面”很多了,因为清朝在前期也曾“欺负”周边国家,比如俄罗斯。不过在后世的解读中,这叫反击侵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有过“侵略”历史的政权都有资格称之为列强,清朝自然与有荣焉。

而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野蛮的殖民掠夺,在这样的情况下,“列强”就不只是欺负周边国家这么简单了,它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独立”。

说难听点,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即便被列强轮番吊打,本质上也是有主权的“国家”,此时的世界范围内,除了参与殖民的欧美列强,几乎没有几个独立的国家,亚洲地区包括印度在内大部分地区都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能够独立且参与对外战争的国家凤毛麟角。这些国家纵然国力不济,也完全有资格和英法等列强相提并论,比如巴西,比如清朝。

因为“列强”仅仅指有能力参与对外战争的独立国家,所以清朝自然有资格称之为“列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后世将清朝归为“列强”,更像是对清朝的戏谑,如同今日我们说印度是“三哥”一样,那实在不是个让印度开心的称谓。

2、清朝是真的强

清朝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屡战屡败,但打不过英法并不代表一无是处,就像二战时期打不赢美国的日本一样,你能说日本的实力不够列强的资格吗?

再者,清朝在康熙时期就曾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俄罗斯,在乾隆时期就曾吊打英国殖民者都搞不定的廓尔喀,实力不是一般的强悍。

而即便到了积贫积弱的近代,清朝也在中法战争中即便法国,迫使其内阁倒台。要知道,此时的法国在欧洲仍然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最让清朝昂首挺胸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在阿古柏侵占新疆后,沙俄和英国就开始在新疆大举渗透,谁也没想到,孱弱不堪的清朝竟然能够击败阿古柏夺回新疆大部,又通过据理力争的谈判要回伊犁大部。

虽说清朝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不断丧权失地,传统藩贡体系也逐渐瓦解,但清朝仍然在鸦片战争前出兵朝鲜驱逐日本,保护附属国权益。

而在三门湾事件中严词拒绝意大利,在古巴排华事件后派“海圻”号前往威慑等,都体现了清朝在国力不济的情况下,做出的力所能及的努力。

近代以来,清朝始终保持了超过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规模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四亿人,一度占到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巨大的体量,即使它的实力不够强,难以维护国家主权,其他列强也不可能将其彻底吞下。

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地主阶级开始奋发图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组建了北洋等三个舰队。虽说没有和西方列强一样完成工业革命,但就和万国牌的印度同样有一定战斗力一样,当买回的战舰也让清朝有了铁甲巨舰时,清朝在列强眼中的实力也就变得不能小觑。

甲午战争前列强站队日本,除了日本上蹿下跳的公关,在列强心中,清朝实力强于日本,不利于其在东亚的殖民侵略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尽管名不正言不顺,且带着不安好心的“戏谑”,但清朝的“列强”地位却显得名副其实。

尽管我国的“列强”帽子一直戴到了抗战时期,比如委员长以“四强”之一的身份参加开罗会议,不过想要成为真正的列强,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清朝在古代国际地位很高,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国内呼吁改革的声音空前高涨,清朝统治阶级也认为不改革不行了,洋务运动就在这个背景下开展了起来,这是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对古老又落后的帝国有很大帮助。

在1864年清朝下辖的新疆各地的回族、维吾尔族相继发动暴动,次年喀什噶尔的回部请求浩罕汗国增援,浩罕可汗就派了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阿古柏随即占据整个回疆,并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1867年阿古柏又废除了傀儡国王并自立为王,将国号改为洪福汗国。沙俄也在此时派兵攻打新疆伊犁,此举也是向清朝表明自己支持阿古柏的态度。不过经过几年的洋务运动,清朝已经今非昔比了,肯定不会放任阿古柏在新疆胡作非为而不管。

清朝在洋务运动中接触了很多新式装备,使得清军的整体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反观阿古柏占据了新疆后则默默无闻,背后支持他的沙俄也不可能出兵与清朝正面作战,所以清军很快就收复了以古牧地,乌鲁木齐为首的大片疆土。1877年4月兵分三路的清军又攻克了达坂,托克逊,吐鲁番,至此清军在南疆就没有什么威胁了。不久之后阿古柏暴毙,其子伯克·胡里也是个胆小之人,怕清军围剿自己就逃到沙俄境内了,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和田,宣告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致此时新疆除了被沙俄占据的伊犁外,其余诸地都重新归清政府管辖。1878年清政府又派崇厚去俄国商讨伊犁的事,无奈清朝之前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太软弱了,沙俄根本不把崇厚放在眼里,不仅不赞同崇厚交付伊犁的合理要求,还逼迫他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名义上将伊犁还给清朝,但却要求清朝将伊犁南境的帖克斯河流域和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这样一来伊犁的北、南、西三面都是沙俄的势力范围,伊犁成为孤城。除此之外沙俄还要求清朝赔偿五百万卢布以作沙俄军队代收代守伊犁的军费。签订如此具有侮辱性的条约签订让清廷震怒,崇厚也因此被大罪处理。清政府改派曾纪泽(曾国藩长子)前往俄国谈判,要求废除《里瓦几亚条约》,为了增加谈判筹码,清政府派左宗棠离开肃州出嘉峪关向伊犁挺进,左宗棠到达新疆哈密后就部署了三路兵力准备收复伊犁。而此时的俄国刚在土耳其身上吃过亏,再与清朝开战得不偿失,于是选择了退让。

1881年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内容大致包括中国收回伊犁,取消《里瓦几亚条约》的各地规定,只允许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设领事馆。不过兵费赔偿从500万卢布涨到了900万卢布。虽然此条约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不平等条约,但能从沙俄手中要回土地已经实属不易了,至此新疆全境都被清朝收复。收复新疆使得清朝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有所改善,同时洋务运动也确实增强了清朝的实力,因此清朝短暂的跨入了列强的行列,让老牌列强刮目相看。可惜十几年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断送了清朝自强的进程,送日本登上了列强的末班车。






医学言论


近代以来,清朝饱受欺凌,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为何还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是近代中国自身的巨变,二是近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三是西方列强对华,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勾结,为了各自利益而相互争斗。

其一,近代中国自身的巨变!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西方工业列强的侵略,国门洞开,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地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曾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的满清王朝,虽然被西方工业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蒙圈了,却也进行了三次“种豆得瓜”的自救运动……

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影响深远;尝试由专制政治迈向民主政治的起步,却以失败而告终的——百日维新;“挂羊头卖狗肉”的预备立宪和新政。都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也加速了专制体制走向覆灭。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并向欧美国家派遣外交公使,客观上使中国外交逐步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促使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当然了满清朝廷的近代外交是屈辱外交,弱国无外交嘛!)……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决定着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面对西方工业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萌发,到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自强新政的“中体西用”思想。

再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到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李大钊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促进了思想解放,唤起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特别是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尤其是抗日战争(1931——1945),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是当时抗击法西斯侵略最早的国家和地区,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

正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抗争探索、崛起,才逐步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才日新月异。

其二,近代国际形势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对外是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和欺诈性贸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也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等初步实现工业化,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以商品输出为主,并伴随着炮舰政策,开展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要求开展自由贸易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西方工业列强对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英法美德等基本(最终)实现工业化。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西方工业列强又通过甲午战争大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满清王朝被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世界体系当中,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处于边缘化,半殖民地的地位!!

伴随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民主政治日益发展完善,民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近代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自由贸易,对等贸易,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发展……

当然,伴随西方大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往往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奉行双重标准,强盗逻辑,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其三,西方列强相互之间……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列强对华侵略是出奇的一致并不遗余力,往往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勾结,……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以英法为元凶,美俄为帮凶,共同策划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急先锋,英法美德俄等,或是支持或是默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更是英法美,德意奥,日俄等联手共同发动侵华战争……

西方工业列强在侵华问题上,为了各自的利益又矛盾重重,相互争斗。

如19世纪末,针对西方各国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凭借其经济实力,排挤他国,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

甲午中日战争后,为了遏制日本,吞并我国东北地区,俄国纠集法德,三国联合干涉还辽,甚至不惜以出兵相威胁,迫使日本让步,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

因此,近代以来,清朝饱受欺凌,却还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主要在于近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西方工业列强对华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勾结,又为了各自利益而相互争斗,更重要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近代满清朝廷是被迫纳入西方工业列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圈子”当中,被国际社会纳入“列强”行列,在世界体系这个“圈子”之中,满清朝廷是被边缘化的,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







逛一逛3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1864年清朝下辖的新疆各地的回族、维吾尔族相继发动暴动,次年喀什噶尔的回部请求浩罕汗国增援,浩罕可汗就派了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阿古柏随即占据整个回疆,并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1867年阿古柏又废除了傀儡国王并自立为王,将国号改为洪福汗国。沙俄也在此时派兵攻打新疆伊犁,此举也是向清朝表明自己支持阿古柏的态度。不过经过几年的洋务运动,清朝已经今非昔比了,肯定不会放任阿古柏在新疆胡作非为而不管。

洋务运动后,清军战斗力有所提升,然而国内积贫积弱多年,当时的朝廷只能在李鸿章提出的加强海防、训练海军与左宗棠上谏的收复新疆,消灭阿古柏两个燃眉之急的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最终慈禧选择收复新疆。

从入疆到回京,左宗棠师花费了几乎一年的时间,除了伊犁,新疆全部的失地都已重新纳入大清版图。光绪四年,清政府派遣崇厚前往俄国商讨伊犁一事,然而因为清朝之前在国际社会上上软弱的态度与可怜的军事实力,俄国人不但没有赞同崇厚交付伊犁的要求,反而强迫他代替大清签订了带有侮辱意味的《里瓦几亚条约》,清廷闻之暴怒,先是将崇厚以大罪处理,改派曾纪泽火速赶往俄国,要求废除《里瓦几亚条约》,同时调远在伊犁附近部署兵力的左宗棠回京,一时间两国火药味十足,迫于压力下,沙俄选择了退让。光绪七年,清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大清以九百万卢布的代价换回伊犁所有权,支持新疆全境收复。

收复新疆使得清朝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有所改善,同时洋务运动也确实增强了清朝的实力,因此清朝短暂的跨入了列强的行列,让老牌列强刮目相看。可惜十几年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断送了清朝自强的进程,送日本登上了列强的末班车。

知晓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欢迎关注道人,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答


科普道人


您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我也想在这里跟您分享下我的看法。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清朝被国际上或者西方各国来说纳入列强,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限,甲午战争之前被认为列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1.清朝的经济基础

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前,也是占据着东方文明中的霸主地位,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毫不为过。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口居世界第一位,土地面积略逊与沙皇俄国,排名世界第二位。而清朝的经济总量(也就是GDP啦),一直到清朝灭亡时都是位于世界前列,经济总量从未逊色与西方列强,差的是工业产值,可以说基本是没有工业,还是农业文明,在甲午战争前,靠着洋务运动,也实现了一部分工业化,所以在国际上被纳入列强行列。


2.清朝的军事力量

清政府晚期的统治虽然已经非常衰败,宛若癌症晚期,但是也曾靠着洋务运动回光返照过。清政府依靠洋务运动,打造工业基础,拥有着亚洲排名第一的强大近代化舰队,还有上百万的陆军,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所以在军事力量上清政府还是比较能让西方列强认同,而纳入列强行列。

3.清朝的两场硬仗

清政府一直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腐败无能,长期处于被西方列强欺负的状态。不过清朝并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清政府对外的几场仗,都是与当时世界上的顶尖强国作战。鸦片战争的对象是“日不落帝国”,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虽然战败,但是无话可说,当时的英国,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保证取得战争胜利。还有中法战争,清政府前期处于劣势。但在后期台湾,杭州湾守卫成功,并镇南关大胜法军,造成法军陆军重大伤亡,法国军队统帅尼格里受重伤,这次战争失败也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下台。虽然最后在西方列强施压下主动求和,但是也让列强不敢小觑清政府。清朝彻底被轻视,是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舰队覆灭,百万陆军成为纸老虎,这次战争让西方列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虚弱,不再忌惮清政府,自此起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中国,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我是猫主子说历史,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击关注与我交流互动,感谢你的阅读。


猫主子说历史


这个问题对于清朝来说的确如此,虽然清朝和西方列强比起来是弱国,但是和周边的亚洲国家比起来确实是很强大,周边小国都视清朝为宗主国,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就会将清朝列为列强之列。

清朝对周边十来个国家有保护责任,其他小国家即使和清朝的属国有什么矛盾,清朝绝对会出兵帮助干涉,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霸道,就是列强。

还有清朝的经济GDP当时在世界上是排在前面的,钱多压死人那,清朝根本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清朝一直以上国天朝自居,其他国家都得来朝拜纳贡,所以这种行为就是一种纯粹的列强行为。


清朝的军事实力强大是众所周知的,其他周边国家的军事实力却差的太远,凡事都要看综合实力来论世界地位的。

清朝对世界的霸道,自己是感觉不到的,而清朝觉得自己处处充满正义,不曾想,西方列强的价值观与清朝不同,将清朝列为列强对待,不过似乎是不冤枉清朝的。


六千年


由于清朝闭关锁国的国策,国家和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此时西方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化)。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逐渐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中国虽然还只是个农业国家,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仍然居世界第一。

洋务运动开始后,洋务派官员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等。李鸿章创立北洋舰队,向德国购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排水量最大的军舰。北洋舰队建立后,清朝的海军实力居亚洲第一,在世界上排名也可进前五。但由于清朝末期统治腐败等一系列原因,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败于日本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再次重建新海军,1896年11月,清政府花费32.8万英镑从英国订购“海圻”号巡洋舰,1899年建成服役。“海圻”号巡洋舰长度424英尺,排水量4300吨,舰速24节,装有8英寸口径以下火炮28门,鱼雷发射管5个,属于当时世界先进的重型巡洋舰。

  这艘军舰是中国第一艘以访问英国、美国、墨西哥、古巴等国而完成环球航行的大型军舰;还是满清政府海军中,唯一一艘全舰官兵都剪掉辫子的军舰。

  当时,排华浪潮在美洲大陆很多国家爆发,墨西哥尤其严重。1911年5月,墨西哥叛军攻占托雷翁城,涌入华人商铺集中的商业区追杀华人,三百名华人丧生。古巴等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华骚乱。

  清政府下令在美国访问的“海圻”号在访美结束后,前往墨西哥、古巴,“宣慰侨胞”。

  “海圻”号首先访问古巴哈瓦那,访问期间,清政府向墨西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严查托雷翁屠杀事件,美国表态支持清政府。“海圻”号在古巴呆了三天后,准备“访问”墨西哥。

  墨西哥政府慌了,迅速就排华事件与清政府驻美、古、西特命全权大使张萨棠签订了协议,正式向中国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清政府向墨西哥当局提出赔偿方案,并坚决要求对屠杀事件凶手进行惩罚。

  虽然当时中国抵不过几个列强帝国,但相较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世界绝对可以吊打他们。









心观社会


我从来没听过这个说法,毕竟一个还没有完成国家近代化改造的老大帝国如何能够和列强划上等号。所以,清朝根本就算不上是列强,说清朝是列强,其实和捧杀无异。
清朝如果想成为列强,首先要完成国家的近代化改革,其次才能通过一步一步的发展才成为列强,而且至少还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就好比日本崛起的路数,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完成了日本的近代化转型,并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两场翻身仗成为列强。


但是清朝虽然憋屈,但是也不是任人宰割,该争还是要争的。比如说清政府集结陆海军逼退意大利,粉碎了意大利强租三门湾的企图。而且,在保护改在华侨方面,清政府也舍得下大力气,甚至不惜和列强翻脸。

比如说发生在美国,屠杀华工的石泉惨案,清政府就通过外交手段和美国据理力争。石泉惨案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华工不参与煤矿白人矿工的罢工,遭到白人的记恨。在当时美国排华的风气下,白人暴徒悍然暴力攻击华工,屠杀华人, 28名华人遇难,15人受伤。

清政府得知惨案发生后朝野震惊,强烈要求美国方面惩办凶徒,保护华工。




在一系列外交尖峰之后,美国方面答应清政府惩办凶徒、保护华工的要求,并向遇害华工赔款,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外籍劳工赔款,也是清政府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

而且,清政府还定期派军舰下南洋巡航,宣示护侨
,并在南洋各埠口设立领事保护华侨,并设立中华学堂教育华侨子弟。

而且,清政府在倒台之前还不忘保护华侨的工作。
话说,像清政府这么不遗余力的保护海外公民的政府,我很难找到第二个。所以,新加坡华人在北洋海军舰艇到新加坡宣示护侨之后,激动的评论到:凡我华人,瞻汉家之仪帜,睹宗国之旌旗,殊足令人气宇为之一扬,而瞻望者亦为之色舞眉飞。此为中国振丕之征!华人虽异地栖迟,然其心志尚不忘故国也。

更何况,清政府也搞过炮舰外交,古巴、墨西哥这两个拉美小国发生排华暴乱,华人被暴徒抢劫甚至遇害。清政府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立即派巡洋舰海圻号巡洋舰去哈瓦那示威,逼迫两国答应清政府开出的惩办凶徒、保护华人的合法权益等条件。海圻号在驻驳哈瓦那的时候,当地华人纷纷邀请海军官兵去家中做客,这也是海外华侨对清政府护侨工作的认可。



所以,清政府再弱,该争取的时候还是要尽力去争取,毕竟佛爷也有三分火气,清政府这个柿子也不是谁都能捏的。

不过现在中国到隐隐有成为列强的趋势,毕竟中国已经参与打造自己的国际贸易秩序,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所以,一个新的世界列强正在冉冉升起。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清朝末期虽然签订了各种条约,但是国家体量和人口基数还在那摆着呢。每年的财政收入更是庞大(可以类比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离欧洲更近被欺负的更惨,可人家还是属于不可忽视的地域强国,)。

近代的洋务运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十年,兵工厂、造船厂也建造了一批有相当实力的工厂。(汉阳铁厂、福建船政学堂……)可以造各种步兵轻武器和轻型巡洋舰、浅海重炮舰……虽然主要钢材要从欧洲进口,但不可否认的是晚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实力。

而且晚清一直没有间断的武器购买,其精锐清军的装备水平已不亚于欧洲一流国家军队(如湘军、北洋海军)。要不是甲午战争一把撕开清的脸皮,谁都不知道原来大清原来这么虚弱。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战争之后清编练的新军其武器装备水平竟然要忧于30年代的国民党军。

如此国家当然被世界认为是列强,就连晚清国人自己也是如此认为。民族的自信崩溃源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一直到抗日战争这几十年的持续自卑,导致我们的不自信。新中国建立之后到如今正在一点点的恢复民族的自信心且桌有成效。(还有一些臭鱼烂虾崇洋媚外一味鼓吹外国的月亮圆,先不讨论)中国人的自信又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