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回顧我玩“打槍”遊戲的歷程,大部分僅與 2000 年後的作品有關,且基本是什麼火就跟風玩什麼:

最早被《反恐精英》治好了 3D 眩暈,又在《使命召喚》與《戰地》裡體驗了各個時代的戰爭……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前兩年去《守望先鋒》和《絕地求生》等爆款裡嘻嘻哈哈,最近又在《彩虹六號:圍攻》與《逃離塔科夫》裡學習裝修或理財……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總之這些千禧年後才面世的主流射擊遊戲塑造了我的品好,讓我堅信所謂有趣的“打槍”體驗,要麼得有波折不斷的劇情故事、要麼得有團隊對抗的多人 PVP 、要麼得有攻伐殺戮之外的附加樂趣。

萬萬想不到,2016 年《毀滅戰士》突然重啟,代表 90 年代的古典射擊遊戲扇我一耳光,撂下句狠話:

弟弟,打槍還有另一種更爽的古老思路,別給忘了!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回到 4 年前,《毀滅戰士》(2016)可是歐美射擊遊戲裡最特立獨行的存在。

其它遊戲都在鼓勵貓掩體、算技能、靠隊友,《毀滅戰士》(2016)卻拿出了一套以戰養戰的玩法:

主角 Doom Slayer 不會喘氣回血,備彈量也十足有限,但惡魔一個個都“營養豐富”,肚子裡塞滿了血包彈藥,殘血時刻莽上去幹爆惡魔,可以一瞬間轉危為安。

所以,“消除惡魔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惡魔,幹就完了,奧利給!”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圖片來源:短視頻《毀 滅 戰 士 的 屠 魔 演 講》


因此在大眾眼裡,《毀滅戰士》(2016)就有了“無腦爽快射爆”的標籤。

以戰養戰的玩法再加上重金屬搖滾配樂、直腸子的遊戲劇情(惡魔入侵人類的火星基地,Doom Slayer 撒起床氣殺穿地獄),上述印象更被加深。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但並不是說玩這遊戲真的“莽就夠了”,橫衝直撞只是莽夫,進退有度才算真·猛男。

若想順利手撕高難度惡魔,離不開巧妙蛇皮走位、謹慎挑選目標、合理分配彈藥,甚至活用某些近似 Bug 的小技巧。

比如“切槍攻城炮”。遊戲中的電磁加農炮可以按住右鍵蓄力,打出一發高傷害的攻城炮,但若在切槍過程中卡準時機同時按下左右鍵,就能跳過蓄力瞬發攻城炮。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電磁加農炮普通射擊、蓄力射擊的效果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使用“切槍攻城炮”技巧的效果


因此《毀滅戰士》(2016)其實是表面彪悍,內在細膩,是“粗中有細“,文藝一點說,是“猛虎嗅薔薇”。

所以在我看來,最近《毀滅戰士》與《動物之森》的聯動狂潮其實很好理解,真把《毀滅戰士》玩通透的猛男,早已通過斬妖除魔抵達了拈花微笑之境,怎能不懂得享用《動森》裡的悠然趣味呢?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後來深入瞭解過《毀滅戰士》的系列史,我才發現,“粗中有細”的樂趣並不是《毀滅戰士》(2016)首創,而是來自千禧年之前、那批以老《毀滅戰士》為代表的古典射擊遊戲。


老一輩《毀滅戰士》有多牛?

1992 年,id software 推出了《德軍總部 3D》。一般認為,這就是 FPS 的老祖宗。

“定義 FPS”的 id Software 接下來又出品了初代《毀滅戰士》(1993),並在其後幾年裡持續打造續作,直到 1997 年《毀滅戰士 64》告一段落。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90 年的 DoomGuy 就算下地獄殺惡魔,也不忘盔甲上漏個洞展示腹肌


就像前面提到那樣,這批 90 年代的老《毀滅戰士》已經做到了“粗中有細”。

“粗”的地方,自然就是奔跑如飛的壯漢主角 DoomGuy,他手裡的大噴子與BFG,慘遭凌虐的倒黴惡魔,以《At Doom’s Gate》為代表的搖滾風配樂,和惡魔入侵火星與地球、DoomGuy 為復仇殺穿地獄的直白故事。

而“細”的地方,則主要體現在地圖與關卡設計上。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初代《毀滅戰士》E3M2 地圖,是一個手掌形狀的迷宮。為啥會是手掌?沒什麼道理,但就是有趣

畢竟當年技術力有限,無法模擬“真實”,只好轉而追求“趣味”。

錯綜複雜的地圖裡被塞滿了機關暗道、陷阱埋伏、隱藏獎勵,極力營造出人意料和柳暗花明的效果。

如果不太好想象這種地圖設計的感覺,請回想下“惡意”滿載的“黑魂”系列關卡,大概就是那味兒。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真的走進 E3M2 的地圖,很快就會被繞暈,然後在困惑中遭遇種種“驚喜”


這種超現實的關卡設計配上猛男轟惡魔的遊戲內容,好聽點描述,是“特別有想象力”,難聽點說,是“完全不講道理”。

但在崇尚肌肉、槍炮、暴力的 90 年代歐美通俗文化界,這樣的“不講道理”可謂恰到好處,於是《毀滅戰士》宛如一枚重磅炸彈,威力瞬間席捲了歐美 PC 遊戲圈,開啟了老派射擊遊戲的黃金年代。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猛男 + 大槍 + 殺惡魔 + 出色遊戲性,在當年屬於史無前例,不火才怪


在那些歲月裡,想殺惡魔打 PVE?找《毀滅戰士》;想玩競技場射擊 PVP?找《雷神之錘》;想見識點黑色幽默和葷段子?找《毀滅公爵》……

盛況一直持續到 2000 年前後,人們猛然發現,好像除了“猛男在迷宮裡殺怪物/對手”這一種套路,射擊遊戲還可以擁有更多的花樣哎?!

這就是古典打槍遊戲滑向落寞的開端,和我們熟悉的現代射擊遊戲的起點。


古典《毀滅戰士》的黯然歲月

要聊當年射擊遊戲裡的新花樣,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講故事。

在這方面率先取得巨大進展的應該是 Valve 的《半衰期》(《半條命》),這遊戲採用了大量的配音對白、腳本演出,營造出驚豔世人的敘事效果,一舉奠定了 V 社的江湖地位。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半條命》不僅打槍好玩,還有演出,有鋪墊、有轉折,有黑幕,無愧為當年射擊遊戲中的劇情大作


曾經 id Software 創始人、《毀滅戰士》之父約翰·卡馬克有云:“射擊遊戲劇情就跟 A 片劇情一樣,可以有,但不重要。”

這話現在看來多少帶些歷史侷限性,因為在《半條命》取得成功後的二十多年裡,《使命召喚》搞電影化敘事掀起過潮流,《光暈》的英雄史詩讓人記猶新,《生化奇兵》探討深邃命題也震撼過業界……已經有無數例子向我們證明,耐得住回味的劇情故事,在射擊遊戲裡同樣是剛需。

與這些挖空心思說故事的後輩相比,提槍就乾的古典射擊遊戲難免遜色幾分。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使命召喚》系列中著名的“No Russian”,就是完全服務於敘事與情感傳達的射擊遊戲關卡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射擊遊戲新花樣值得注意:團隊 PVP。

在古典 FPS 的黃金年代,人們最主要的互相傷害方式就是到《雷神之錘》等競技場射擊遊戲裡單挑。

你可以把這樣的對決想象成打格鬥遊戲,門檻高、難精通、存在技術差距就絕無可能反殺翻盤,玩起來極其殘酷。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又要高速跑動、又要背地圖搶資源、又要預判對手動向打提前槍……一些國內玩家用“超級系”形容這類上天入地


不消說,如此體驗對於新人自然勸退力十足。所以後來《反恐精英》等團隊射擊遊戲甫一面世,就立刻受到了歡迎。

在《反恐精英》等遊戲裡,槍械與地圖設計不再過分超現實,角色移動能力與常人接近,更符合玩家一般直覺,上手相對容易。

同時這類 PVP 遊戲允許組隊對抗,個人操作技術不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團隊配合、心理博弈同樣是關鍵。這樣一來,新老玩家都會有相對更好的體驗。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若當年沒有《反恐精英》、《軍團要塞》等遊戲推廣了“團隊PVP”的理念,今天的多人射擊遊戲很可能是另一番


與人鬥其樂無窮,但約上夥伴一起開黑無疑樂趣更大。團隊射擊遊戲因此一直流行到今天,成為大多數玩家眼裡唯一指定線上打槍形式;如今佔據射擊遊戲市場的半壁江山的,也基本全是此類作品:《使命召喚》、《戰地》、《守望先鋒》、《彩虹六號:圍攻》、《絕地求生》、《堡壘之夜》……

在這樣的時代裡,堅持刻畫“孤膽英雄”的古典射擊遊戲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吃雞”類遊戲允許組隊同樂無疑是走紅的關鍵之一


前面只說了“注重劇情”、“團隊對抗”這兩個最主要的射擊遊戲發展方向,此外還有更多旁支正不斷湧現。

比如“打槍”疊加上環境敘事和技能配點,就是以《殺出重圍》、《掠食》為代表的沉浸模擬遊戲;“打槍”疊加上隨機掉落與詞綴系統,就是《無主之地》、《全境封鎖》等刷寶射擊遊戲;“打槍”疊加現代軍事仿真要素,就是《閃點行動》、《逃離塔科夫》等硬核擬真遊戲……

面對百花齊放的嶄新生態,僅僅專注於“打槍”的古典射擊遊戲就算是老前輩,這會似乎只有黯然退場。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毀滅戰士》曾被冷落到什麼程度?有段時期,提起“Doom”,人們想起的只有《Dota》裡的“末日使者”


也不怪《毀滅戰士》等老傢伙提不動槍了,這真的只能歸咎於時代變了。隨著技術發展,射擊遊戲框架裡能容納的東西驟然變多,玩家的口味也跟著不再單一。

若想重回舞臺,必須得想辦法做出調整適應時代,這就引出了《毀滅戰士》系列後來的三次嘗試。


第一次嘗試:《毀滅戰士3》

2004 年《毀滅戰士3》推出,這是系列遊戲在新千年的第一次轉型嘗試。

曾經對劇情演出壓根不上心的《毀滅戰士》,在這一代也學著隨大流說故事啦!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這位過場動畫裡賣力凹表情的路人NPC,很快變成了第一個挨槍子的小殭屍


是的,《毀滅戰士3》雖然復刻了初代《毀滅戰士》的劇本(UAC 火星基地被惡魔入侵),但敘事方面卻格外努力,有人物對白、有過場動畫、有運鏡剪輯,每播完一段動畫還把鏡頭懟進主角後腦勺,試圖以此營造近乎無縫的代入感。

到遊戲中後期,《毀滅戰士3》甚至還安排了一個劇情分支,要不要冒險向地球艦隊求援,玩家可自由選擇。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毀滅戰士3》連同後來的資料片《邪惡復甦》,向世人證明這個系列無論是技術還是玩法,都在與時俱進,猛男殺惡魔的故事可以一直延續下去。但玩家殺著殺著也發現,這代《毀滅戰士》味道有點不對呀。

這麼說吧,之前的老《毀滅戰士》裡,玩家要逛遍迷宮的所有犄角旮旯,找著惡魔殺;之後的《毀滅戰士》(2016)裡,玩家則手撕包菜一樣手撕惡魔;而在《毀滅戰士3》,玩家則常常置身於光照匱乏的密閉空間,被迫與刷出來的惡魔狹路相逢,常常受到意外驚嚇。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所以《毀滅戰士3》往往跟《極度恐慌》、《死亡空間》等作品一起,被歸類為恐怖射擊遊戲。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據說有種心態叫做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唯恐置身於潮流之外,於是扭曲自我做出改變。我猜《毀滅戰士3》也許就是 FOMO 心態的產物,它拋棄了一部分“純爽”打槍的傳統,踏到了另外的道路上。


第二次嘗試:《毀滅戰士》(2016)

所幸,id Software 並沒有止步於此,到了 10 年代,他們做了第二次嘗試:《毀滅戰士》(2016)。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毀滅戰士》(2016)在當年有多特別,這篇文章一開始就談過了:以戰養戰的表面玩法,“猛虎嗅薔薇”的核心思路。

上述特色幫人們回憶起“純爽”打槍的魅力,遊戲隨之取得了巨大成功,登上 TGA 舞臺,角逐當年的年度遊戲。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TGA 2016 現場的《毀滅戰士》音樂演出。過後《毀滅戰士》就遺憾敗給了《守望先鋒》,讓粉絲懵逼了很久


當然,討論《毀滅戰士》(2016)還不能忘記它做出的妥協。

比如在地圖方面,這代遊戲雖然試圖重現 90 年代老《毀滅戰士》的爽快體驗,但在關卡設計上卻相對保守。

什麼機關陷阱、刷怪圍毆的“惡意”幾乎沒有,把地圖做成手掌的腦洞更是完全絕跡,想體驗 90 年代的“不講道理”,抱歉這裡沒有。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當然,就算少了些“惡意”和“想象力”,這遊戲的地圖還是有夠複雜,繞暈過大批玩家(包括我)


還比如在劇情方面,這代遊戲又雙叒一次復刻了 UAC 火星基地被惡魔打砸搶的劇本,但既沒有隨便糊弄個故事,也有沒有費力做大篇幅演出,而是找了個折衷方案,整了個聽也行不聽也行的敘事。

你要是不 Care 劇情,也能無壓力玩下去,射爆之餘只會享受到全方位吹捧,概括下就是人類一方覺得你牛逼所以等著你拯救,暗夜哨兵覺得你牛逼所以敬你為戰友,地獄惡魔覺得你牛逼所以害怕你又想弄死你。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吹得好,請多來幾句


你要是關心劇情,也能在碎片化敘事中挖掘出不少值得琢磨的細節,比如這代主角 Doom Slayer 來自哪?他是不是當年投靠惡魔的叛徒?他跟前幾代主角有啥聯繫?他身上的執政官鎧甲有什麼來歷?暗夜哨兵與惡魔的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我一個 2145 年撒起床氣的 Doom Slayer,怎麼就被遠古地獄文獻收錄了?通過琢磨這些線索,就能拼出一個隱藏


相對保守的地圖讓新玩家更容易上手,分寸剛好的敘事又讓大家射穿地獄後能有所回味,總之就是讓《毀滅戰士》更現代、更易於流行了。


第三次嘗試:《毀滅戰士:永恆》

現代化改良大成功的《毀滅戰士》(2016)成為了一面旗幟,引領著《Dusk》、《Amid Evil》、《怒火:永恆遺蹟》等作品,在遊戲圈掀起了一波古典打槍遊戲復興的浪潮。

而如今走在這股潮流最前沿的,就是《毀滅戰士》系列在新千年的第三次嘗試——《毀滅戰士:永恆》。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在玩法層面,《永恆》在前作基礎上做了大量拓展。

就己方來說,我們有了下掛鉤爪的噴子、噴火噴冰的肩炮、多段跳與衝刺能力、以及更多腦洞大開的長槍短炮。

就敵方來說,則有了更多種類的惡魔,更多變兇狠的招數,細膩的肢體受創效果,可以擊破的弱點部位。

上述新特性意味著更豐富的敵我交互,這將把“粗中有細”的打槍體驗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在巨腦魔張嘴蓄力時一發榴彈射嘴裡,可以直接噎到它,造成巨大硬直


而在劇情層面,《永恆》也不忘迎合玩家對敘事的剛需。

《永恆》中的惡魔已經入侵了地球,Doom Slayer 將有機會接觸更多 NPC、收集更多人類與惡魔文獻,前作遺留的劇情空白很有可能被逐個填補。

此外《永恆》還進一步拓展了世界觀,安排了此前從未出現過的疑似“天使”或“神明”生物。在更多勢力的摻合下,Doom Slayer 的任務還僅僅是為復仇(撒起床氣)而暴打惡魔嗎?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宣傳圖中有我們熟悉的各路炮灰惡魔,還有一個巨大的“撲稜蛾子”


甚至在團隊 PVP 方面,《永恆》也積極摸索著新思路。

上一代《毀滅戰士》中以團隊死亡競賽(TDM)為主的多人對抗模式……老實說並沒有贏得太大反響。到了這一代《永恆》,開發組乾脆砍掉了 TDM,主推 Battle Mode。

Battle Mode 對決裡,一個玩家扮演 Doom Slayer,擁有單兵火力優勢和強大機動力;另外兩個玩家扮演高階惡魔,數量佔優且有更多戰術選擇。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截至目前,各大媒體相當《毀滅戰士:永恆》在各方各面做出的進化。IGN 給這個遊戲打了 9/10,PC Gamer 打了 94/100,MC 的媒體平均分高達 89。

看來,《永恆》確實延續了前作的成功(當然多人模式還得再觀察),穩穩當當地接過了那面古典復興的大旗。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回想當年《毀滅戰士》等古典打槍遊戲由盛轉衰,換來的是射擊遊戲的百花齊放,這既是歷史的辛酸又是時代的必然。

如今《毀滅戰士》復活了經典更超越了經典,在百家爭鳴的現代射擊遊戲圈裡奪下一席之地,把源自 1993 年的爽快打槍玩法成功延續,這無疑是當今時代的一樁幸事。

《毀滅戰士》腳下這走了 27 年的道路,究竟能被開拓到多遠的未來?也許正如系列最新作名稱所昭示的那樣,“永恆”。


在新生代玩家眼裡,《毀滅戰士》到底是啥?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杉果遊戲的立場。

該文章屬於杉果新媒體團隊原創欄目,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原創視頻節目,@杉果遊戲官方微博、@杉果娘 Sonkw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