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食有哪些表現?

悅雨育兒


寶寶積食是十分常見的,很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孩子積食的情況。寶寶積食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餵養不當、吃的過多、消化不良等都會使食物停滯於腸胃,損傷脾胃,導致積食。積食雖然不是疾病,但對身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利於寶寶成長髮育。

寶寶積食的症狀

1.口臭

如果寶寶近期突然口腔有異味,有口臭的情況,就有可能是積食。積食嚴重的寶寶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並且吐出的多是未消化的食物。

2.舌苔厚膩

舌苔偏黃,或是厚白也會積食的症狀之一。這是由於消化不良,食物堆積引起的。同時也會身體溼熱的表現。

3.沒有食慾

積食往往會導致胃口不佳,吃不下食物,影響食慾。

4.肚子脹

寶寶肚子鼓脹脹的,摸起來硬硬的,也多是積食的表現。情況嚴重的寶寶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5.大便乾燥或酸臭

家長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如果寶寶的便便很臭,而且比較乾燥,顏色深,通常也是積食的表現。

緩解方法

1.按揉

當寶寶出現積食的情況的時,家長可以順時針按摩寶寶肚子,加以緩解。

2.減少餵養次數

一旦發現寶寶有積食的情況,家長就要減少餵養次數,不然很容易加重病情。

3.多讓寶寶喝粥

積食的主要原因是吃的東西不消化,多是脾胃虛弱造成的。家長不防多給孩子喝些粥,像是小米粥、南瓜粥等,幫助孩子調理腸胃,促進消化。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我家娃四歲多,小時候很少積食,後來吃的東西多了,積食引起的高燒也是越來越高。支氣管炎甚至肺炎也都跟來了。



我家娃只要嘴唇跟上了妝一樣,舌苔發白,最明顯的就是娃的眼睛下面發紅,那就說明離積食發燒不遠了。我家娃吃的多,又愛吃肉。大夫總說讓孩子少吃點,可關鍵少吃娃不幹呀。所以平時給娃就吃點至寶丸,咀嚼片,幫助孩子消化。如果娃眼睛下面發紅甚至發黑了,那麼飲食上就必須做些調整,做些容易消化的掛麵湯,麵條,餃子或者素包子。孩子積食就能緩解。 尤其晚上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就不要再給孩子吃東西了,晚上給點水果,酸奶就可以了。

最後容易積食的寶寶最好不要穿多衣服,凍著點比較不容易支氣管,肺炎。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我看孩子積食首先是看舌頭,我孩子現在5歲半,4歲以前,一直食慾都不好,舌苔也不怎麼好,後來除了加強孩子鍛鍊,按摩捏脊外,平時就是要觀察孩子舌苔,如果很白,那就積食嚴重了,一定要控制飲食,少吃一頓兩頓不要緊,消食片都要吃上。如果孩子說話口氣較重也是有食,少吃飯,吃消食片,多喝水。可以給孩子喝點山楂水。

積食只是孩子的一個體現,平時孩子在沒有積食的時候也要多注意,少食多餐,如果哪一頓吃的比較多,那提前給孩子把消食片吃上,每晚順時針按摩肚子,也可以幫助孩子消化。

有些孩子積食是沒有症狀的,吃喝都正常,但是很容易生病。有些孩子積食了就沒有胃口。建議樓主多觀察孩子舌苔白的時候的症狀。


育兒之經驗


寶寶積食會有舌苔厚,有口氣,脾氣煩躁不安,大便異常,晚上睡覺不安穩,翻來覆去,睡著了後呼吸會有痰的聲音。嚴重的會咳嗽,發燒!

我家寶寶最愛積食,我一般都會給他餓一兩頓,多喂水,消極止咳口服液挺不錯的!晚上那頓儘量提前點,吃清淡一點,要補充魚肉蛋等營養的話,儘量選擇早上、中午!


從此以後194449172


可能很多媽媽都碰到過小孩積食這種情況,我也不例外。我的小孩剛出生時,因為母乳不夠,他又不太愛吃奶粉,所以還沒有積食的現象,後來逐漸開始添加輔食,孩子吃得也多了,就出現了一些異常現象。

那還是兒子將近一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他睡覺總是不安穩,左翻右翻的,要麼就是趴著。開始以為他是缺乏安全感,我在睡覺時就儘量摟著他,但還是睡不穩,一晚上折騰很多次,搞得大人也睡不好。有一次早晨起床時,我發現孩子口腔有股酸臭味,我才開始警覺了,他有可能是積食。

兒子的爸爸就說,消化不良,還是去醫院看看吧。我說,我們先試著自己調理一下,實在不行再去找醫生。

從那天起,我開始注意孩子的飲食。

首先是食物定時定量,不再是他想吃就給吃。尤其是晚上睡前半小時內,除了水以外,堅決不給他吃任何東西。

其次是輔食中多加水果類和青菜,肉食類白天多給些,晚飯儘量少吃,肉類儘量以魚類為主,而且經常做些白蘿蔔湯給他喝,幫助消化。

最後是白天多給他喝水。我給他專門買了個可以吸的水瓶,沒事就喝兩口。雖然尿多了,但明顯尿的顏色沒那麼黃了。

另外,我也有意增加了孩子的活動量。那時正是他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我給他花幾十塊錢買了個學步車,小傢伙喜歡得很,經常扶著扶手滿地走。

經過大約三五天,孩子睡覺就開始安穩多了,他爸爸也不再提去醫院的事了,而是由衷地說:“你就是家庭好醫生啊!”

如果想看更多育兒知識文章,可以下載媽媽網輕聊app,給生活加點料。


媽媽網


我記得三個月之內的寶寶都稱為新生兒,我娃月子裡有時候奶量能喝到180,很嚇人對不對,不給吃就哭。。。。所以導致吃多了不消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肚子鼓鼓的,脹氣,還有就是便秘,半夜睡覺經常的使勁兒掙,嘴裡還發出嗯嗯的吼聲。。。說吼是因為聲音真的很大,我都能被吵醒,所以以上幾點就足以說明寶寶吃多了。帶去醫院,醫生說,這麼大的寶寶,不是一哭就給吃的,哭了可以逗逗他,抱起來轉轉,不到時間不早喂,要不然他難受大人也跟著不好受。月子裡兩小時喂一次,出了月子也是三小時一次,基本差不多都這樣,所以給寶寶減少奶量或者是逗逗他,讓他少吃多餐都可以減少積食的發生哦


淡妝很特別


寶寶積食最明顯的就是便便很臭,而且便便的形狀不成型。

而且寶寶積食還有一個特別容易辨別的就是,寶寶的口氣變得很臭,真的。

這個我帶娃經歷過,實話告訴大家,寶寶一般積食了都會有這種現象,我家裡兩個小孩積食都出現這些表現了。

寶寶積食了寶媽可以煮一些蘿蔔水,還可以弄些山楂汁給寶寶喝一下。也是可以的。

如果寶寶積食很嚴重的話,喝這些是不太管用的。

那麼寶媽你就可以給寶寶吃那個鋅硒寶片兒童補鋅來促進孩子腸胃的消化吸收問題。這個寶寶積食問題拖不得。

我一般解決寶寶的積食問題就是通過這些辦法,寶寶積食問題都能改善很多的。

再說了積食也是很影響寶寶身體發育的一種毛病。早治早放心一點。


陽光要抬頭才能看到


孩子積食是指飲食過分肥甘厚膩,損傷脾胃而引起的。表現為形體消瘦,肌肉鬆馳,面色,皮膚色澤不華,毛髮稀疏,大便不正常,厭食和異嗜食,肚腹膨脹,精神異常,萎摩不振,煩躁不寧,脾氣急躁,揉眉捋眼,咬牙嚼異物。嚴重的象老人骨瘦如柴。根據症狀分為,積型,疳型,脾虛積滯型,目翳型,腫脹型,牙疳型。其中積型表現為吐乳腹瀉,大便臭腐,便中有不消化食物,煩躁啼哭,兩腮紅赤,苔白膩。成藥可用小兒健脾散,小兒積散,小兒麻積糖,康樂肥兒散等。疳型,表現形體消瘦,肌肉鬆馳,腹如舟狀,按之無物,食慾低下,大便稀溏不消化,吐瀉,啼哭,精神不佳,舌淡苔白,指紋談紅。可用開胃健脾丸,寶兒康散,消積健兒散等。脾虛積滯型表現,形體消瘦,毛髮枯稿,睏倦喜臥,不食,腹脹搶按,夜臥不安口臭磨牙,食則吐,便酸臭,小便黃或如米泔,面色無華,苔厚膩,脈細無力。治法消積理脾。目翳型表現,目珠紅赤,迎風流舊,痛澀難睜,白膜遮睛或夜盲。宜滋陰補肝,成藥石斛夜光丸。可食羊肝粥或雞肝粥。腫脹型表現,形體消瘦,下肢足踝浮腫,重者面目四肢都腫,小便不利,宜健脾利水,成藥五苓散。飲食可用鱔魚粥,鯉魚冬瓜湯。牙疳型表現,牙齦破貴流膿,口熱臭,口舌潰瘍,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宜情心瀉火。可用清心牛黃丸。還可用淡竹葉十克,苦丁茶六克,甘草三克,水煎,加適量冰糖喂之。也可用金銀花十克,柿霜十克,先將金銀花煎水取汁,兌入柿霜當茶飲(大人去心火亦可用)。


張平安54


寶媽你好,

小寶寶腸胃嬌嫩,飲食不注意就容易積食,消化不良。 常見的表現有

(1)口臭

消化不良通常會有口臭,早上起床比較明顯。如果寶寶口臭明顯,可以進行適量減食,避免吃油膩或過甜的食物。

(2)嘔吐

小一點的寶寶通常會表現為頻繁吐奶,而大一點的寶寶則會發生嘔吐輔食,嘔吐物帶酸味。

(3)食慾減退或拒食

當出現食慾減退甚至拒食時,不需要勉強寶寶進食,讓寶寶停食一頓反而有助於消化功能的恢復。

(4)打嗝、放屁頻繁,肚子裡有聲響

由於消化不良,一些食物殘渣會滯留在胃腸內部,經發酵後產生氣體,表現出來就是打嗝、放屁。另外,寶寶消化不良時腸鳴音很明顯,不用聽診器就可以聽見寶寶肚子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5)腹瀉

一般大便呈黃色或帶綠色,一天腹瀉次數在10次以下,並伴有腹脹腹痛,有的寶寶還會伴有不明顯的發熱,這種情況下,寶寶雖然食慾不振但是精神狀況尚好,不用過於擔心。

(6)睡眠不安

食物積攢在腸胃而引起的內熱,出現睡覺時面頰發紅,手心熱,愛踢被子,出汗多等表現。

而引起消化不良,積食,一般有這些原因:

1. 飲食不規律。如不按時吃飯,經常吃夜宵等等等。

2.偏向吃甜食、辛辣、啤酒、油炸、生硬等刺激性食物。

3.過量進食。吃得太多,超過消化系統負擔的範圍,造成大量食物滯留。

4.進食過快,還沒有咀嚼到位就下嚥。進食過快會導致咀嚼不充分,給消化系統造成障礙。

5.吃飯的同時喝了過量的湯水,這些湯水對胃裡的液體進行了稀釋,不利於食物消化。

6.吃了被汙染過的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疾病,從而不利於人體對食物的吸收。

7.吃得太雜。有些食物是不能同時吃的,萬一誤食會引起一系列的不適,嚴重還可能中毒。

8.體溫變化,影響了體內某些酶的正常工作。

9.睡覺沒蓋好被子等原因導致寶寶肚子受涼。

10.濫用抗生素。

11.寶寶心理、情緒變化。

寶寶積食,消化不良應該怎麼改善?

定時定量進食

俗話說:“若要小兒安,須帶三分飢與寒。”寶寶出現上述症狀更應避免再進食過多食物,可以少食多餐。

食物搭配均衡

日常食物應該脂肪,能量,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各方面都有安排,適當做些蔬菜泥水果泥輔食。其中白蘿蔔有助於健胃消食,可以煮點白蘿蔔湯給寶寶喝一喝。

捏脊法

讓寶寶趴在沙發或者床上,大人用兩手沿著寶寶脊柱的兩側,輕輕捏起脊背上的皮肉,一邊捏捻,一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的長強穴捏到頸項部的大椎穴,重複3-9遍。注意動作輕柔,一邊捏可以一邊表揚寶寶很堅強、不怕疼,否則寶寶害怕不能配合,捏脊就難以進行。 如果是小嬰兒,則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兩旁按摩即可。

食療

1、胡蘿蔔湯。

可以健脾消食,下氣和中。胡蘿蔔,富含維生素(維生素食品),尤其胡蘿蔔素A的含量特別多,還有較多的維生素B2、葉酸(葉酸食品)等,被稱為“平民人參(人參食品)”。其味甘、性平,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等功效,可治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2、粟米山藥粥。

可以補脾益氣,安神滋陰。粟米,有補益脾胃、清熱安神之功;山藥,健脾胃,補氣陰,利尿益腎。經常食用能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3、小米香菇粥。

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小米,健脾胃;雞內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這個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4、大麥及大麥芽。大麥中含有維生素A、B、E和澱粉酶、麥芽糖、葡萄糖、轉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質分解酶、脂肪和礦物質等。可以給寶寶喝大麥茶,大麥中的尿囊素有促進胃腸道潰瘍的癒合的功效。

5、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能抑制體內黴菌的生長,可預防使用抗菌素類藥物所導致的菌群失調。乳酸還可以防止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產生的毒物堆積,因而有防癌作用,酸奶有輕度腹瀉作用,可防止寶寶便秘。

6、蘋果。蘋果還含有豐富營養物質,非常適合寶寶食用。

7、西紅柿。西紅柿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甲酸,可保護維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飪過程不被破壞,增加維生素的利用率。西紅柿中還含有獨特的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協助胃液消化脂肪。

適當運動

帶寶寶到戶外,適量走走,跑跑,也有利於減輕消化不良。

希望幫到你。




愛芽育兒


積食的孩子,身體會有這4個“信號”,做好2件事,健脾胃清積食

老人常說:人活一口氣。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口“氣”來自於——脾胃!

脾是五臟之一,也是我們身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身體的好壞全靠脾的運化能力,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們需要靠脾來運化傳輸營養作用於身體各個器官組織及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

但是,隨著大家飲食越來越豐富,脾胃不好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要屬孩子最多了。小孩天生脾虛,發育不完善,又因為管不住嘴和家長的溺愛,更容易脾虛。如果孩子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孩子90%是脾虛了。

1. 腹瀉腹痛。10個脾虛的孩子至少有7個會腹瀉腹痛,因為脾胃不好,會影響孩子腸胃的蠕動,造成孩子腹痛。甚至於孩子體內脾胃虛寒,無力運化飲食水谷,所以孩子才會很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的情況。

2. 食慾差,厭食症狀明顯。孩子一旦出現積食脾虛的症狀,會導致體內堆積大量的溼氣無法排除,嚴重影響著人的消化功能了。孩子飽脹的感覺消除不了,自然就不喜吃飯,厭食症狀也就出現了。

3. 口臭。孩子脾胃出現異常,你會從他們口中聞到一股酸腐的臭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口臭”。這是因為孩子脾胃運化無力,導致消化功能減弱,食物代謝出現異常,食物的廢料長期儲存在胃中,導致孩子出現口臭。

4. 體質差,脾氣大。孩子脾胃不好,運化差,不止會造成積食,還會無法滿足孩子身體發育對營養的需求,降低孩子的免疫力,造成孩子易生病,發燒、咳嗽的情況。又因為脾胃差,會有脹脹的感覺,孩子始終情緒不好,容易發脾氣,愛哭鬧。

做好2件事,幫孩子調理脾胃,讓孩子遠離積食,脾胃漸好,少生病!

1. 合理飲食。想要孩子的脾胃強大起來,在平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儘量給孩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多給孩子補充雙低聚乳清,通過雙低聚乳清來幫助孩子維持腸道酸鹼溶液的平衡,增強脾胃運化水谷的能力,來減輕孩子脾胃的壓力,清除孩子體內的積食,讓孩子有個好脾胃,完善免疫系統的建立,減少孩子生病的頻率。

2. 揉板門。板門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補充體內的脾胃氣血,達到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能夠有利於減輕脾胃負擔,讓孩子的脾胃運化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