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修复端粒能永生是真的吗?

彩虹海的彼岸


富兰克林曾说过:“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人就是在不断演绎着生老病死,寻求长生不老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梦。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三人,因为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在保护染色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端粒的长短影响着细胞的寿命、老化。

修复端粒,保持端粒长度,人类真的可以获得永生吗?

答案是否定,不可否认端粒的长短是影响长寿的关键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修复端粒从理论上是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然而实际上是长寿由诸多因素共同组成,单单依靠端粒实现长生不老不太现实。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在TED演讲中,阐述了端粒和细胞、端粒和端粒酶之间的关系。端粒缩短的明显标志是人会明显衰老——细胞老化,脸上的皱纹、皮肤的褶皱和一些细胞的死亡,因此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这时候就会有一个疑问,那么增加端粒的长度不就是可以避免细胞凋亡和老化吗?

实际上端粒酶可以补充端粒的长短,甚至可以使其变得更长,端粒酶也存在弊端,提高端粒酶水平是修复了端粒长短,但在减少某些疾病的风险同时增加了恶行肿瘤的风险。

端粒的染色体的位置及功能: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的“帽子”,保护染色体独立稳定,防止染色体因为不稳定而干预到DNA的正确复制和细胞的生存。

因为端粒所处的特殊性,所以当端粒缩逐渐短到一定程度便无法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状态,进而影响到细胞的生存,继而开启了老化和凋亡的机制。

两大“奇特”动物,刷新定义

稍微提及两个比较特殊的动物都与端粒有关系。

第一个是蝙蝠,它们体内端粒是不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变短,从理论上讲它体内的细胞合成端粒酶,时刻保持着端粒的长度,修复破损的细胞,简直是我们眼中最接近“长生不老的生物”。

然而并非如此,它们的寿命是40年,相比于同大小的生物(老鼠)多出10倍有余,但远远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长生。

哺乳动物的长寿与大小存在正比关系(剔除人和蝙蝠),小至老鼠,命不过3年,大至蓝鲸寿命百年。

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这与它们的心跳有关,越是小的动物,心跳越快,老鼠心跳就像是打桩机,每分钟500次。蓝鲸每分钟两次,相差十分悬殊。

蝙蝠即享受高速运转的心跳,又享受着远超老鼠的超长寿命,这一切与端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再举个反例,克隆羊多利,大家应该不陌生。

多利出生带着全世界的祝福,但是它出生后没过多久便是显示出早衰的迹象,而且身患多种疾病,最终离开了世界,据科学家分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以克隆动物的寿命是以母亲的年龄算起,造成端粒较小,另一种可能在细胞的操作的过程中,损伤到了端粒。

两种可能性都与端粒有着联系,究竟是怎么样,目前还是没有准确的结论。

实现长生不老可能吗?

笔者认为,长生不老是复杂的人体基因和多方面决定的,端粒的长短只能较好的诠释健康程度,而无法代表长生不老。但也不可否认,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端粒在的重要性。也许在未来我们会发现端粒更多的作用,或许突破长生不老只是时间问题。

我是来畅游知识海洋的外星人,欢迎关注!


会讲故事的外星人


是的


岁月如梭167727596


细胞每次复制都会把端粒,端粒磨光了细胞寿命终结。理论上,修复端粒细胞可以永生。


林泽听涛


理论上吃唐僧肉是可以永生的,不过鉴于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无法捕捉到纯野生唐僧[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