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股權分紅取代工資收入,讓“不勞而獲”成為未來人的生活標配!

5G的到來,讓機器與機器,端與端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安裝上芯片的智能機器會講話、會交流、會付費、會代替人類工作......

智能化的飛躍發展,帶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更好的建設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讓智能化的到來提升大眾幸福指數,讓智能機器為人類服務?

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決不能停留在當下,更不能拘泥於當下,

所以需要打開思路敢於思考,敢於創新:

政府提方向,人民想辦法

首先: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打開智能化的鑰匙

智能化生產力的發展,需要生產關係隨之變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不僅是先進生產力的創造主體,而且是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供製度保證的直接承擔者;

基於此:要發揮人民群體的主體作用,讓生產關係更好的適應智能化的生產力。

其次,人民群眾如何承擔推動發展生產關係主體的作用呢?

當大家發現:在智能化時代,全民的智能手機是覆蓋全國的、免費的、高效的超級基礎設施,那麼,只需要盤活大家的智能手機,建設全民持股的公共網絡,自下而上的聚集,隨後是自上而下的啟動和監督公共網絡的落地與執行。

既然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大家提供,手機分佈在每個人手裡,賬戶在每個人的手機中,每個人的手機擁有記賬權,每個人應該享受網絡創造的價值,擁有股權。股權就是基礎信譽,有價值,以股權為抵押就可以發行提貨權。這就是賬戶即區塊,區塊有股權,股產提貨權。

利用全民手機這一基礎設施,搭建全民控股的公共網絡,公共網絡由不同的創新項目組成,由創新者落地和執行,提供基礎設施的股東享受股權分紅,最終形成讓全民來持股,讓股東群體參與創新,保護創新,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讓智能機器真正服務於人類,提升所有人的幸福指數。

建設公共網絡:讓機器服務人類,讓分紅取代工資成為家庭收入主體,建設公共網絡,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按照人民的願望拓展前進道路。根據人民的意志把握改革創新的契機,建設公共網絡,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換一種思維方式思考當下,換一種商業模式的組織方式,未嘗不是一種嘗試,未嘗不是一種全新的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