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擁有幸福童年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擁有不幸童年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父母往往把孩子犯的所有錯都歸咎於孩子身上,卻忽略了自己也犯下的錯誤,在一次次的打罵後,孩子也變得敏感,再有靈性的孩子在遭受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的世界,這是難以挽回的。


不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脾氣會遺傳

孩子是由父母創造的。如果父母愛發脾氣,那麼他們的孩子也容易叛逆、多疑好鬥。成年後,脾氣也會很不穩定,嚴重的還會有精神問題。


再等到他們成為父母也會繼承父輩的脾氣,出現複製父母行為的做法。這時,他們的的孩子又要受到同樣的痛苦。


“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不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壞脾氣破壞親子關係

壞脾氣會疏遠你和孩子的關係,讓孩子害怕你,時刻沒有安全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父母越兇,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將不快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越叛逆。


曾經有個小孩非常頑皮,他的父母居然用鐵棍打他,可這孩子非但沒有變乖,到了三年級,更是直接逃學了。


父母教育孩子經常會有誤區——會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時代變了,教育孩子也要與時俱進。


父母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即使孩子犯錯不能馬上糾正,但父母也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檢討的能力。


人就是不斷自我檢討、自我糾錯的個體,我們應給予孩子充分的空間。


如何改變壞脾氣


多做溝通


發脾氣就像亂扔垃圾。與其發洩在孩子身上,不如相互溝通。孩子不是父母情緒的垃圾桶。


看到孩子不做作業,不要一上來就責罵:天天就知道玩!孩子會難道會害怕嗎?答案是不會,孩子會產生牴觸心理。


如果你想勸服孩子,你可以換種表達:我很難過你不聽話。你可以不讓我難過嗎?


溫柔地表達自己的心情,轉換立場去教育孩子,讓感情傳達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更容易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動之以理曉之以情,比亂髮脾氣有作用。讓家中充滿平等的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批判。


父母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不僅為了更好教育孩子,更是幫助自己。當父母學會自己消化負面情緒,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不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平靜對待自己的情緒


情緒需要宣洩,一味壓抑只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做法,是學會平靜的面對負面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不是孩子的錯。


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對著電腦,把心裡的想法寫出來。等把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宣洩出來後,心中的憤恨也熄滅了。


不發脾氣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及時疏導自己的情緒


我有個同事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爸爸後也很少發火。他之所以不亂生氣,是因為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不順的事,都會回家跟妻子傾訴,從不讓孩子做情感垃圾桶


當愛人生氣時,只要給TA一個溫暖的擁抱,並真誠消化TA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支持。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關心孩子,正確教育孩子,孩子才會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