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郎回鄉”助力鄉村振興

三月的泗水,到處瀰漫著淡淡花香。走進聖水峪鎮大峪口村南的泗水鳳凰谷智慧休閒農業園,一片火熱的建設場面。該農業園由大峪口村“回鄉泗郎”王軍牽頭規劃建設,總投資1.8億元,突出“農業+文旅+居住”主題風格,建設成集科技農業、景觀農業、休閒旅遊農業、人文農業於一體的智慧休閒農業園區,蔬菜、瓜果、花草、養殖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研發及推廣基地,打造成山東省乃至全國的休閒農業示範點、農業旅遊示範點。

“泗郎回乡”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44歲的王軍,14年前到杭州打拼,成立了杭州正群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以勤勞、正直、誠信的泗水人品質,贏得人力資源市場的認可,並小有成就。2017年秋,素有家鄉情結的他決定返鄉創業。在大峪口村南利用荒灘建設了一處以鐵皮石斛、盆栽葡萄、矮化蘋果種植為主的高端農業園。去年夏,他的農業園區被納入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示範區。他為做大做強農業產業,更好地帶動周邊村民致富,決心與浙江的商業夥伴,採取合夥人的模式融資規劃建設泗水鳳凰谷智慧休閒農業園。“農業園的形象定位是七彩鳳凰谷,逍遙田園境。”王軍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將以淳樸的鄉野氣息,獨具特色的儒家養生項目,原汁原味的農家體驗,引領現代農業的科技創新,把鳳凰谷打造成集農業觀光、主題度假、休閒娛樂和科普教育的綜合性休閒智慧谷。”

“泗郎回乡”助力乡村振兴

王軍只是“回鄉泗郎”創業者之一。目前,該縣共建成返鄉創業項目1593個,返鄉創業人數達3686人,外出經商成功人士人才庫入庫人數6107人。創業項目主要分佈在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鎮街,行業集中在生產加工、商貿流通、種植養殖等領域,“歸雁”效應明顯,“回鄉泗郎”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振興。

泗水縣是農業人口大縣,常年外出務工14萬至16萬人,主要分佈在膠東半島、京津唐、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區,從事機械加工、服裝、建築、製鞋、玩具加工、餐飲服務等行業。前幾年,隨著沿海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該縣有不少先行外出務工經商辦企人員經過多年的打拼,已完成了資本、技術、信息等初步積累。2017年,該縣啟動實施“泗郎回鄉”返鄉創業工程,在政策、資金、項目、平臺等多個方面給予重點扶持,返鄉創業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服務體系日臻完善、氛圍愈加濃厚。

該縣在搭建優質創業平臺上下功夫,引入市場化機制,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雙創產業園、創客空間等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新型孵化平臺建設,促進產業資源、創業資本、高端人才等創新創業要素和各類服務向創業平臺集聚。建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2處,鎮街雙創園區7處。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入駐初創企業260個,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209個,累計吸納就業1319人次,累計發放房租水電補貼306萬元,創業培訓補貼29萬元,孵化成功企業136個,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企業項目和創業者。王金梅創辦的歐諾威數控刀具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超4000萬元,吸納員工100餘人,創業者秦西寧在“泛海楊帆山東大學生創業行動”資助項目創業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山東辰宇稀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獲得40餘項國家專利。

(大眾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包慶淼 姚樹華 張寧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