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去武廟祭拜,在看到白起時,趙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為何動怒?

史今說


白起是戰國時期優秀的將領之一,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績顯赫,幾乎是百戰百勝,了無敗績,但是也飽受爭議,長平之戰中說他殺人無數,又被譽為“殺神”。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兩位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期的人,究竟又有怎樣的瓜葛,讓趙匡胤去武廟祭拜看到白起時會勃然大怒,覺得白起不配被祭祀,將其撤下?

有人說這是因為發生在公元前262年的長平之戰,白起帶領秦軍坑殺了趙國40萬降軍,趙匡胤是為了報仇(畢竟也姓趙)。

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而且對於趙匡胤來說,這段歷史已經過了一千多年,老趙頭家族跟歷史上的趙國沒那麼清晰的傳承關係,一代皇帝日理萬機,哪裡這麼閒啊,趙匡胤如此激烈地情緒失控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在宋朝的開國之初,趙匡胤派人建造了一座武廟,一日,他去武廟祭拜時,看到白起居然位列其中,於是立馬說到:

“白起殺降,不武之甚,將他的塑像撤出去,他不配待在上面。”

於是手下的人立馬撤了白起的塑像,還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大清洗。可是這一做法並沒有得到眾臣們的肯定,於是秘書郎兼史館編修梁周翰上奏稱:

“古往今來,賢人倍出,有很多優秀的人,但是也沒有絕對純粹完美之人,像孔子,周公都曾受人議論,像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哪個身上沒有毛病呢?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如果就因為這一點缺點,就加以指責,那麼誰都會被說三道四的,如果因為這點小毛病就把他撤出,那恐怕沒有武將配得上被祭祀,誰手頭沒人命?咱剛一建成武廟,就把白起等人去掉,弄得武廟裡空空如也,實在有些不妥,希望皇上能採納我的意見。”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搭理他,他根本不瞭解趙匡胤的真實用意。

趙匡胤這一舉動看似很小很漫不經心,還感覺君王有點不務正業,其實並不然,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君王有著超乎尋常的人道主義。

出身武將、還是開國君王的趙匡胤,居然能有以人為本的思想,張揚仁愛的政治理念來治理國家,實屬非常難得。這一做法,不僅表明了當時的政權價值取向,還表現了以後政權的前景和未來。

人性中本來就有極其殘忍的一面,更何況是坐擁江山,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一代君王,居然不提倡殺戮,走出了晚唐以來以殺伐為本領、以武力征服為不可一世之軍功的時代陰霾。

人家老趙要玩的就是以仁愛來治國。從過往的歷史來看,趙匡胤還是一個比較注重情義的人,也比較溫和,後來他杯酒釋兵權,武將也都得到了善終。

自打奪了老柴家江山後,趙匡胤對他們還是心生愧疚的,這下大家都應該知道了,趙匡胤視察武成王廟,撤掉白起塑像的小小舉動,並不是在古人身上挑刺,在白起身上吹毛求疵,而是“別有用心”啊!

為什麼說他“別有用心”?因為這也是趙匡胤“重文輕武”、防止政變思想的預演,很快,“杯酒釋兵權”的步驟即將上演。這種思維,其實是一以貫之。


歷來現實


被趙匡胤請出武廟的人何止白起一人,還有我們熟知的孫臏、廉頗、韓信、關羽、張飛等共二十二人。可以說是對唐代以來的武廟人選進行一次大換血,以此來彰顯宋太祖趙匡胤以文治天下和以仁義治天下的決心。

武成王廟的簡單介紹

武廟形成於唐開元年間,當時稱為太公尚父廟,是為了祭祀姜太公而仿文廟所設,起初配祀姜太公的只有亞聖張良與十哲。到了唐肅宗時期,姜子牙被尊為武成王,太公尚父廟也因此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唐德宗時期,武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容,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武廟正式形成了以太公望為主祭,以張良為副祀,十哲與六十四將為配祀的固定模式。

唐代時的武廟十哲分置左右兩列,左列為: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衛國公李靖、唐英國公李勣。右列為: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宋太祖為何要將白起請出武廟?

大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率領群臣拜訪武廟,他在祭祀完太公望後,駐足在白起的畫像前,指著畫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將其畫像取下。趙匡胤接著對群臣作了詳細的解釋。

他對群臣說,白起曾經坑殺了四十萬俘虜,如此不仁不義的人,能掛在這兒供後人瞻仰嗎?我大宋推行的是仁政德治,像白起這種不仁不義之人絕不能放在大宋的武廟裡。接著他又來到孫臏處,說把此人也給朕撤了。

眾人不解,宋太祖解釋道,孫臏在兵法中確有奇謀,但其用兵之理卻是大錯特錯,孫臏兵法中強調“覆軍殺將,方為全勝”以全殲敵軍為目的,可謂心術極毒且手段殘忍,是為不仁。如此之人,豈可供後人效法?

隨後,宋太祖令人對武廟中的名將逐一進行審查,但凡大宋朝廷所舉,一定要深思熟慮且能上行下效,稍有不慎,便會繆種流傳。萬不可食古不化,貽誤後昆。

左拾遺高錫上疏說,南朝梁名將王僧辯“不克善終”,同樣不能出現在武廟中的配享之列。由於去留沒有統一標準,於是宋太祖定下“取功業始終無瑕者”的標準。命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高錫一起裁定。

當時確實是出現了食古不化這樣的大臣,秘書郎梁周翰上疏說,凡是武廟中的名將都是歷代英雄,若是以功業瑕疵來論,那沒有能滿足標準的人,一旦去除神位,稍有不慎會受到後世詬病。而宋太祖並未採納。

由此可見,宋太祖對當時入選武廟的人提出了兩條標準,一是要仁義當先,不仁不義的武將決不能入選;二是要功業沒有瑕疵的人,也就是毫無爭議的人才能入選。秦將白起顯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故被除去。

宋太祖最終裁定的武廟人選

根據上述標準,武廟十哲中的白起、吳起、韓信三人被除去。

六十四將中的廉頗、彭越、周亞夫、段紀明、鄧艾、陶侃、關羽、張飛、杜元凱、慕容紹宗、王僧辯、吳明徹、楊素、賀若弼、史萬歲、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人被清除。

而新增的二十三有灌嬰、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沈慶之、李崇、傅永、段韶、李弼、秦叔寶、張公謹、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葛從周、周德威、符存審。

後來宋太祖將齊相管仲增加進來,又將魏西河太守吳起復置於堂下。宋徽宗時,武廟人員又進行了調整,韓信回到十哲,白起、孫臏、廉頗、關羽、張飛等被請入殿下。七十二將由此形成。

殿上的十人分別是,左為: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右為: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而張良陪在太公望旁邊。

綜上所述,白起被宋太祖清除的原因就是殺降,被定性為不仁不義。其他人則是以“功業始終無瑕者”為標準,有新增的人員名單可以看出,五代十國後期的武將比較多,也都是宋太祖趙匡胤比較熟知的。


野史也是史


歷史記載,趙匡胤看到白起的畫像後,赫然怒道:“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言罷,遂令人將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的畫像清除出廟。



與白起同為職業軍人的趙匡胤之所以對其如此反感,根源就在於白起的殺降,更何況白起的坑殺乃是用欺騙的手段完成的!通過批判白起,趙匡胤正好藉此機會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治國理念,明確和平統一的非暴力戰略。


今天記史


其實呢,這些事情如果放在現代,有些人估計就開始腦子活泛,對於這件事情肯定嘴上的有一套了,說這些統治者之所以這麼大清洗,肯定是為了符合政治目的。

至於說趙匡穎為什麼把武安君白起移除武廟,按照他自己的解釋就是白起殺了俘虜,所以這種德行受到別人譴責的人怎麼可以進入武廟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事情真的很有必要嗎?打仗就是為了消耗敵方的有生力量,打仗就是拼個你死我活,都把對方打個半死,對方反過手來咬死你,那怎麼算你就是庸才,你就是一個廢物!

趙匡穎是一個武將,曾經在戰場上面出生入死,對於戰場上的這條規則他再清楚不過,可他還是要犯這條規則犯這個禁忌,為什麼?還記得他的杯酒釋兵權。

其實趙匡穎登上皇位以後心裡是很不踏實的,他的老上司郭威就是通過這個方法黃旗加身登上皇位,然後這個時候他又通過黃袍加身登上皇位,萬一下回有人再按照他的劇本來一個龍袍加身,那豈不是完完了?

出於良心上面的不安,出於對於未來的擔心,所以趙匡胤必須要做出一個很明智的決定,就是所有的武將先考察他們的品行,不要像我一樣啊,不對,不要像那些沒有道德的人一樣會背叛,這種人一旦背叛了,那就永遠都得不到我們的認可,永遠都被別人給唾棄。

這話如果說了,大家心裡都清楚跟明鏡一樣,趙匡胤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就是為了讓這些武將記住必須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必須要學習品行,這樣的話你才能夠當一個武將,這樣的話你才能夠做我的武將,否則你萬一哪天叛變我連防都沒法放。

同時在這之後,北宋都是以文人治軍,他們認為文化人講究禮儀道德講究道德廉恥,這些人是不會搞背叛的一套事情的,這些人做事情是有原則的,這些人管理軍隊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反判的,所以趙匡穎的這條規矩一直承襲了下來,直到面對北方如狼似虎的女真人。

真是不得不說缺啥補啥,趙匡胤本身也不道德,周世宗柴榮待他恩重如山,可他最後呢竟然玩了叛變,黃袍加身不說,(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而且還搶了別人的,還為這一點對不起周世宗柴榮,但是他又沒辦法正面去承認這件事情,可如果這件事情一旦經過有些人宣傳,那又變成了另外一番意思。

所以他決心從武將的兵權,武將的形象身上入手,打算打造一個不會背叛的武將集團,對於趙匡穎來講,這個國家的武將以後就必須按照我提的那個標準來做,否則那就是不道德的武將,那就是受別人譴責的武將,但這種武將其實他才是最大的代表。


漩渦鳴人yy


唐李光弼死了之後,郭子儀為了免犯臣子大忌,再加上中央財政崩潰,大唐錯過了“鐵腕收兵權”的好時機,這就拉開了武人割據時代的帷幕。

皇帝,是中國古代每一個人最嚮往的一個職業,大權在握,可以吃香喝辣,可以有三千後宮,可以決人生死。

(皇帝后宮三千)

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皇帝從“香餑餑”變成了讓人不想當乃至痛恨的一個職業,因為一旦當了皇帝,就註定了家破人亡甚至滿門皆滅的“杯具”。

後周太祖郭威就是其中的受害者,郭氏被斬盡殺絕,他後來都只能把帝位傳給了無直系血緣關係的義子——柴榮。

主要原因是五代時期“王政不綱、制度不張,權反在下、倫常巔倒,下凌上替、禍亂相尋”的原因。

比如說有一個人突然被人擁護為帝,那麼他就要立朝庭、設百官,就要給這些“從龍之臣”封賞官祿爵位,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再指任一名大將,開始征伐四方。

當這一名大將帶兵出征到半路時,幾名偏將小校甚至幾個軍士一合計,“哥幾個,憑啥咱幾個就只能當戰場的炮灰,不是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咱哥幾個為什麼不搞擁立,弄個丞相、大將軍來噹噹?”


(擁立皇帝)

這麼一合計之後,由軍士鼓譟、將校立即跟進,又要擁這個帶兵的大將為帝。就這樣,官爵實祿就有了,然後那些覺得自己得封賞少的人,他們又開始心懷不滿,“擁立”又走入下一個輪迴。

“陳橋兵變”也並不是宋太祖的獨角戲,這種事情就發生過四次之多: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廢帝李從珂、後周太祖郭威、最後一個才是宋太祖趙匡胤。

至於那些“擁立”沒有成功的也有好幾件。

第一件,石敬瑭當河東節度使時,一次出獵,軍中忽然有人大叫“萬歲”,把當時正“韜光養晦”的石敬瑭嚇尿了,他連忙下令斬殺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這才把這件事情平息了過去。

第二件,後晉大將楊光遠率軍至滑州,又有軍士稱要擁楊光遠為帝,老楊還算有點威望,他大呵:“天子豈汝等販賣之物”,呵之而止。

第三件,大將符彥饒在瓦橋關守戌,有裨將帶兵士欲“擁立”老符。老符假裝大喜同意,然後叫這裨將回去把更多的將校帶來軍中大帳,討論相關事宜。

待這名裨將轉身回去叫大傢伙的時候,老符在帳外暗藏甲士數百人,等到三十餘名將校都到軍帳之後,老符摔杯為號,“遂伏甲盡殺之”。

(摔杯,又見摔杯!)

但是也有大將幹不過的時候,比如後唐大將趙在禮。當時,軍士皇甫暉暗知軍士思歸欲為亂,就劫擁軍將楊仁晸為師,楊不從,被殺。

接著,皇甫暉又推一個人緣好的小校為師,小校不從,又被殺;於是,皇甫暉率一大幫軍士直趨趙在禮處,把兩顆血淋淋人頭往老趙頭面前一扔,大叫:“不從者視此!”老趙不得已“遂為其師”。

亂世,又見亂世,這就是“武夫當國”的惡果了,由此可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何那麼鍾情“文官治政”啦!

因為文人偏愛“秩序”,崇尚“穩定”,所以說“穩定壓倒一切”啊,國家如果動盪不安,民眾就不能休養生息啊!

而武人之所以愛搞“擁帝”的把戲,無外乎是“將校皆得超遷,軍士又得賞賜剽掠。”

官位得升、有利於瓜分資財,名聲又好聽。


(要的就是燒殺搶掠之實利)

至於那名被擁為帝的主將怎麼想,他質於朝庭的家人怎麼樣了,有沒有被殺,管那個幹嘛!

如果不聽話,再換個人來當皇帝就行了。

此情此景,無不讓人頭皮發麻!

所以,陳橋兵變之後,趙大同樣是煩得焦頭爛額,他被人擁有帝,就代表著他同樣也會被人趕下臺,也代表著別人同樣也可以一樣再來一次“陳橋兵變”,趙家被捧上皇族,實禍非福啊,搞不好要滿門被誅滅的啊!

為此,趙太祖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異於前人的傳統做法。

其一,趙家不再把“柴氏”趕盡殺絕,反而給“柴家”封賞,讓他們體面地活下去。

他這麼做,也是寄希望於有朝一日,如果趙氏家族被人趕下臺,希望別人同樣的也留給趙家一條“存亡續絕”的生路,不要趕盡殺絕趙家子孫。

其二,公元961年的一天晚上把一些老兄弟請了來喝酒,喝到一半的時候,趙太祖號啕大哭,“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忙問其故,“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杯酒釋兵權)

石守信等人聽出了味,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哥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這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趙太祖通過此次“宴會”與各位老兄弟達成共識,讓老兄弟回家養老,並永保他們富貴,趙太祖為改革兵制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其三,重用文臣,用文臣的理論重建君臣綱常倫理,以文制武。

鑑於當時的文人力量太過於弱小,不足於制衡武人力量,趙太祖甚至留下了“不殺士大夫”訓示。

其四,講究將德、武德,一定要徹底清除武人動不動就擁人為帝的動亂的思想根源,正是這樣的背景之下,“把白起搬出武廟”的想法應運而生。

白起是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大將,一代戰神,打得東方六國的君主兩股顫顫,但是他不聽昭襄王的調遣,就犯了欺君之罪,不管這個人功勞有多大,這種人就該殺,趙太祖就要通過這個事件,釋放出一種政治信號,希望各位將領向他靠攏,而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


(白起被踢出武廟)

所以,大宋建立後,趙太祖率領群臣拜訪武廟的時候,他裝假大怒,指著白起畫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享受於此?”

然後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命人將畫像取下,然後再對群臣作了詳細的解釋。

當然,這種想法也不能明著當著群臣的麵點破,所以太祖解釋說,“兩軍爭戰,互相攻伐,本是君王所命,道德並不虧,但是白起將已降的四十萬的趙兵坑殺,太不仁義,不配享受武廟的香火”。

這是拿著“仁義”來說“君臣綱常”的事了,連著講究“覆軍殺將,方為全勝”的用兵大家孫臏也給請了下來;“與諸候大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打平二十”的吳起也被請了下來,原因很簡單,都不仁義。

況且吳起曾叛魏歸楚,反過手來又帶領楚軍把以前他帶出來的魏武卒打敗在黃河邊上,這樣的人將德有虧,也不配享武廟香火。

由此看出,從“不殺前朝柴家”、“杯酒釋兵權”、“重用文臣”到“以文制武”、“將從中御”都是趙太祖拔亂反正、溯本清源,終結五代亂世的一貫方針,而“把白起請出武廟”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小手段。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因為非“功業始終無瑕者”,宋太祖不但罷去白起,還罷去關羽等人,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大清洗。

一、“取功業始終無瑕者”,宋太祖重新審定武廟七十二將

根據《續資治通鑑》記載,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年)“幸武成王廟”:

 初,帝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去之。

宋太祖不滿白起的原因是白起殺降。

自從唐玄宗正式將太公廟更名為武成王廟,俗稱“武廟”,並立歷代名將十人後,白起就是“武廟十哲”之一,從沒有人因為殺降問題將白起移出武廟。

所以等宋太祖命令去掉白起後,立刻有大臣反對。

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

但是宋太祖不聽。

武廟十哲發展到了宋代,配享的武將數量已經很多了,為七十二人。見宋太祖命令罷白起,有大臣也提出其他武將也有問題。

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

於是宋太祖命令對武廟七十二將進行重新審定。

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宋太祖審定的標準是“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二、重審後宋代武廟七十二將

很快根據宋太祖的指示,新的武廟七十二將出臺了。

在原有的基礎上,除了白起外,還有二十二人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新的二十三人是:

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梁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

而除了白起外,被清除的二十二人是:

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後來宋太祖將吳起另外安排,“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

在新的武廟七十二將中,大名鼎鼎的韓信、關羽、張飛都被清除了。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功業有瑕疵,德行有虧。

宋太祖如此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心知肚明。


微史春秋


趙匡胤去武廟祭拜,在看到白起時,趙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為何動怒?

按理說,趙匡胤是武將出身,白起也是將軍出身,為何趙匡胤卻要將白起從武廟中請出呢?我們後世人如今在談及白起時,應該知道白起是戰國秦國當中的一員名將,但是我想“殺神白起”這個名號也應該如雷貫耳吧!但確實白起在千年前所享有的這個名號最終使得“重文輕武”的趙匡胤將其請出了武廟宗祠。


白起之名,雖威震華夏,但是這“威名”也給白起帶來了後世對之一直爭議不住的焦點。有人說白起是個戰神,用兵如神、天下無敵,終其一生、傾盡全力為秦國一統天下灑盡了血與淚;但是亦有人說,白起是個名副其實的“劊子手”,一生殺人無數、太過殘暴。正好如今將白起請出武廟宗祠的趙匡胤屬於後者。唐朝時期,白起甚至被唐統治者當做戰神尊奉於武廟其左第三位,似乎其名聲和“武聖”關羽不相上下,唐朝尊奉白起的原因莫不是:①尚武精神;②“戰必勝、攻必克”的戰神形象。如果說唐朝將白起等尚武之人捧到高潮,那麼宋朝則是將那些尚武之人打壓至極。

其一: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

顧名思義,這句話直接點明瞭“白起不配受尊於廟”的原因。趙匡胤認為:白起所殺之人都是一些繳械投降、手無寸鐵之人,如此行為簡直不是一個練武之人能夠行動出來的,白起此舉絲毫不符武德風範,那他還有什麼資本再留在這武廟之中、繼續享用香火?趙匡胤的這席話,的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後世人對千年前白起功績的認知,看來趙匡胤只是看到了白起坑殺百萬敵軍的情景,根本沒有站到白起殺敵報國的卓著功績之上來看待“白起配不配享用武廟”這個問題。



其二:太祖此舉,實為鋪墊

我想這才是趙匡胤將白起等武神搬出武廟的根本原因。眾所周知,宋朝是一個極為祥和安寧的朝代,國內是“重文輕武,經濟繁榮”;國外則是被動挨打,毫無還手。我個人認為,兩宋之所以懦弱至極、沒有一統天下,說到底還是統治者的腐朽懦弱以及“重文輕武”的立國傳統。雖說趙匡胤和白起都是出身武功之家,自身也都是很不錯的練家子,但是“文化之間亦有摩擦”。更何況如今趙匡胤登上了帝位,儼然從一名武將化身為一位開國帝王。在趙匡胤看來,“以文治國,重文輕武”方為治國理政之上策,此舉就是想給天下萬民塑造一個“止息殺戮、注重和平”的親切帝王形象。



但是誰也沒想到昔日太祖皇帝將白起等22位武廟“英雄”請出宗祠,幾十年後,徽宗皇帝又將白起等人搬了回去,如果趙匡胤泉下有知的話,恐怕會氣的吐血!再者說,如果白起在千年之前不屠殺百萬敵軍的話,那麼對於秦國的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不會有干擾嗎?


小鎮月明


趙匡胤去武廟拜祭,將白起移出武廟,個人覺得是因為秦趙長平之戰,白起破趙軍,殺趙卒,弱趙國,犯了趙匡胤的忌諱,宋太祖是憑藉自己是皇帝的權勢,因個人喜好,為所欲為。



白起破趙,坑殺趙卒,犯了趙匡胤姓氏的忌諱。

白起是戰國名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代戰神,獨孤求敗般的存在,是絕對有資格入武廟的。

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白起大破趙軍,坑殺了大量趙軍,而趙匡胤剛好姓氏是趙,白起犯了趙匡胤的忌諱,所以趙匡胤厭惡白起,將之移出武廟。


封建帝王,喜聽順言,不容犯忌,萬人之上,為所欲為。

古人是相當的封建迷信的,特別是帝王,喜歡聽順言,不容犯忌諱。

民間傳說,周世宗柴榮北伐,節節勝利,形勢一片大好。

一日,周世宗柴榮登山遠望,意氣風發,問當地嚮導此地山名,嚮導答曰:此山名為病龍臺。

周世宗柴榮聽聞自己所等山名為病龍臺之後,回去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雖然只是民間故事,但是可以看出古代帝王是非常在意這些名稱上的忌諱的。

所以,白起因為破趙軍,殺趙卒,嚴重犯了趙匡胤的忌諱,為宋太祖趙匡胤所不容,所以被其移出了武廟。


花開花落緩行客


關於武廟的由來及歷史發展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皇帝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的廟宇,它以周朝開國太師、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並稱武廟十哲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廟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


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

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乾德元年(963年,北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共計6年)六月癸巳,昭等議升漢 灌嬰、後漢 耿純、 王霸、 祭遵、 班超、晉 王渾、 周訪、宋 沈慶之、後魏 李崇、 傅永、北齊 段韶、後周 李弼、唐 秦叔寶、 張公謹、 唐休璟、 渾瑊、 裴度、 李光顏、 李愬、 鄭畋、梁 葛從周、後唐 周德威、 符存審二十三人;

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 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 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 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詔塑齊相管仲像於堂,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餘如昭等議。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對武廟的祭祀名單又有調整,共有歷代名將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兩廡六十二人兩組,雖無十哲之名,仍有其實。

名單如下:主祀:武成王姜太公(無考)。配享:留侯張良(河南),陪伴在姜太公旁邊。配享於殿上:共十人。

東側西向: 管仲(安徽)、孫武(山東)、樂毅(河北)、諸葛亮(山東)、李績(山東)

西側東向: 田穰苴(山東)、范蠡(河南)、韓信(江蘇)、李靖(陝西)、郭子儀(陝西)

從祀於殿外廡間:共六十二人。

按省份劃分西向:

白起 (陝西) 、孫臏 (山東)、 廉頗 (無考) 、李牧 (河北)、 曹參(江蘇)、周勃(江蘇) 李廣(甘肅)、霍去病(山西)、鄧禹(河南) 馮異(河南)吳漢(河南)馬援(陝西)皇甫嵩(甘肅)鄧艾(河南)張飛(河北)呂蒙(安徽)陸抗(上海)杜預(陝西)陶侃(江西)慕容恪 (遼寧)宇文憲 (內蒙古) 韋孝寬 (陝西) 楊素 (陝西) 賀若弼 (河南)李孝恭 (甘肅) 蘇定方 (河北) 王孝傑 (陝西)王晙 (河北) 李光弼 (遼寧)東向:吳起(山東)田單(山東)趙奢(河北)王翦(陝西)彭越(山東)周亞夫(江蘇)衛青(山西)趙充國(甘肅)寇恂(北京)賈復(河南)耿弇(陝西)段熲(甘肅)張遼(山西)關羽(山西)周瑜(安徽)陸遜(上海)羊祜(山東)王浚(河南)謝玄(河南)王猛(山東)王鎮惡(山東)斛律光(山西)王僧辯(山西)於謹(河南)吳明徹(江蘇)韓擒虎(河南)史萬歲(陝西)尉遲敬德(山西)裴行儉(山西)張仁亶(陝西)郭元振(河北)李晟(甘肅)

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

關於這句話,通俗的理解就是:白起殺降,特別不是英雄,怎麼能在這享受祭祀呢,叫人把他拿走。

1.其中“受享於此"的此是否有其他含義呢,當時白起的位置,位於武廟主殿左起,古代以左為尊,白起此時相當於,除主祭太公,配享張良之外的第三人,或許對於趙匡胤看來,殺降的武安君不適合呆在這個位子,下詔將之換成管仲,可見當時趙匡胤對於管仲的喜愛,從十哲之外一下子,提到十哲之首,濃烈的個人情感因素,不得不讓人懷疑,此為有預謀的操作。

2.再看當時由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商定“功業始終無瑕者”二十二名單中,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 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 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 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並沒有白起,可見白起只是不適合呆在第三的位置,並不是不能待武廟,所以說趙匡胤只是在找藉口。

3.從宋徽宗宣和五年的名單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白起的名字,因此可以推測白起只是被從主殿換到了殿外廡間,畢竟一句“有違祖制”的帽子,不是徽宗所願承擔的。


中天月孤流


宋太祖趙匡胤去武廟拜祭先賢,見白起的畫像赫然在供奉之列,而大怒稱其殺降卒為不武,遂令將其畫像逐出武廟。趙匡胤久歷沙場,以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纂得了後周孤兒寡母的江山,欲以仁義詔示於天下,白起乃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在秦丶趙兩國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多萬,落了個名副其實的`人屠”之名,令人大加指責和不齒,宋太祖此舉就是對其濫殺無辜的強烈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