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前几日,汤姆汉克斯在黄金海岸新冠确诊,并在推特上公布了自己和妻子的情况,很多影迷都纷纷留言,希望他们的阿甘不要倒下,快点好起来。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甘正传》是很多人心中的神作,阿甘稍显木讷却简单积极的形象治愈了无数人。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对于这部影片,站在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一面

有些人看到了清晰的美国历史主线,黑人大学生上学,越南战争,百万学生D.C.反战,乒乓球外交,水门事件等。

有些人看到阿甘成长过程中满溢的爱,来自母亲,来自珍妮,来自黑人战友Bubba,来自丹上校。

还有人从中捕获成功的奥义,专注与行动力。

但这部伟大电影承载的绝不只有这些。

大家都热衷于讨论阿甘,却往往忽视剧中的女主角珍妮。

即便谈到珍妮,负面的评价也总是多于正面,这位过度放纵自己的女孩似乎配不上正直专情的阿甘。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这样的想法好理解,如《晓松奇谈》中说的那样, 在阿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却看不到人与自身的冲突,他永远都那么纯粹,如白玉。他和自己不需要和解。

而在珍妮身上,三种冲突并存,并且人与自己的冲突主宰了她的一生。 她迷茫,自卑,痛苦,想逃离,像极了很多人自身的现状。

人都是趋向于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而逃离自己已有的痛苦,这也就论证了人们追捧阿甘的原因。

而细品这部作品,我们会看到珍妮与自己的和解史, 从产生阴影,逃避阴影,抵抗阴影到最终的转变和回归。战胜了自己的珍妮,难道不会更真实更励志吗?

产生阴影:

珍妮的童年是悲惨的,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之后还要一直承受禽兽父亲的身心虐待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而这在单纯的阿甘眼中却只是慈祥的父爱。

虽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母亲的爱护及积极引导下,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纯净健康的。

珍妮则相反,她的童年遭遇无疑为其带来了深深的心理创伤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创伤是一些不健康人格及心理疾病的重要来源,强烈的自我否定,糟糕情绪笼罩,过于脆弱敏感都源于此。创伤是令人痛苦的,在创伤后会出现四大表现-闪回,回避,警觉性高,对未来失去信心。

幼小的珍妮在经历这些时祈祷自己能变成四处飞翔的小鸟,可以远走高飞,远离这一切痛苦,然而没有变成鸟却被送到了祖母家里,而在祖母家里的珍妮真的过得好吗?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她会在半夜时跑到阿甘家里因为她害怕,可以看到珍妮的生活状况可能并不如意。

夜深人静,风雨交加时心中并没有因为爱而感到安全温暖。

在阿甘被欺负时,珍妮告诉阿甘的并不是反抗,而是快跑。百感交集的大喊:跑!快跑阿甘! 像极了她在内心中千百次的劝自己。这个跑成就了阿甘,却毁掉了珍妮。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对于幼小珍妮,她要闪躲,回避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太丑恶,直面会窒息。所以她要不停的跑,要不停的逃离。

逃避阴影

上了大学的珍妮告诉阿甘,她的梦想是做一名歌手,有自己的舞台,空旷的舞台只有吉他和她的声音。

此时的珍妮,逃离了家乡,离开了让她遍体鳞伤的地方,开始燃起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然而这样的憧憬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为花花公子拍了大尺度的照片,珍妮被开除。到戏院弹唱和客人起冲突被阿甘救下后信手拦车而去。开启了她的‘放荡’的逃离生活。

电影给了很多珍妮喝酒吸毒滥交的画面,让大家觉得这个女孩很不自重。

而这又何尝不是珍妮对现实的逃避,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由与梦想的另一种追求呢。她借以酒精毒品逃离现实,她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然而却发现不管到了哪,心中仿佛都一样痛苦,迷茫。

她的肉身在四处奔跑,而灵魂却从未离开过儿时父亲的小木屋。

绝望至极的珍妮 一次次的想自杀

想却又不敢

逃避却又不能永久的逃离

抵抗阴影

遍体鳞伤的珍妮回到家乡,回到阿甘的身边

一次散步途中,二人再次路过父亲的小木屋

这次的珍妮没有逃避,

她将自己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她也许明白了逃避永远无法治愈自己,要勇敢的站起来面对现实,无论多黑暗,多残酷

你心中也住着一个珍妮?成年的每一份执着,都在弥补童年的阴影

在珍妮最后一次离开阿甘时,她告诉出租车司机,这一次,不跑了。

这一次的离开是因为自己想重新开始,

是为了治愈自己内心深深的自卑

是为了归来时能够心平气和的与阿甘在一起

是为了与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

为了与自己和解

此时的珍妮,内心一定是无比坦荡的,

倘若接受了阿甘的求婚,与他这样永远在一起

反而会是一种逃避

在阳光的阴影下生活

在内心的质疑中生存

哪里能获得真的快乐呢

又何尝对的起这么爱自己的阿甘

转变和回归

离开后的珍妮自己生下了孩子,

远离了嬉皮士团体

努力工作,从餐厅的服务生到护士,

有了自己一个温馨的小家,

孩子,工作和这个小家

重新定义了珍妮,

给了她安全感和生存的意义,奋斗的价值

此时的珍妮不再迷茫

内心的阴霾,伤痕慢慢扫去

与自己和解后的她

虽然已生病

但容貌却更加动人

内心的阳光似乎滋养照亮了自己

此时的她已经有勇气和阿甘永远的在一起

结语

在我看来,珍妮是比阿甘更真实的人设, 她有痛苦有反抗。她本性善良,却因身边人,社会环境和自我矛盾和出现种种黑化行为。她苏醒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却也为之前的种种行为付出了代价。这样饱满的形象让人又痛又爱。

压抑久了的人心中都有想呐喊的冲动,

被伤害过的人心里的伤疤不能触碰,

不是中二少年的自我伤感情怀,

也不是电视剧女主角非要哭哭啼啼,妄想被迫害

有一些儿时的心伤,经历了才会懂,

细嫩的肉皮上割出的伤疤,

稚气的脸庞上初现愁容

清澈的眼神充满恐惧,天真的想法全是灰尘

心惊胆战的做着每一件事

他说你心灵脆弱,

她说你神经敏感,

他们说看不到真实的你

朋友因你想法消极远离你

爱人被你栓的喘不上气

深夜静静

还看四周,什么都有,却又什么都没有,

莫名的 开始焦虑

童年的伤不会停止羁绊你,但你要学会自我暗示,让自己逐渐坚强起来,积极起来,

像珍妮一样,面对千疮百孔的自己和丑陋的现实

站起来像个成年人一样去付出,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

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停止仇恨和逃避,

才能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新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