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來源/一星期一本書(yer808)

《安家》最近火了,尤其是這段老嚴夫婦給兒子買房的劇情,更是刷上了熱搜。

老嚴夫婦二十年前,從農村老家揹著蛇皮袋就來到了繁華的大上海,起早貪黑靠著一個個的包子,攢到了320萬鉅款。

兒子呢,剛畢業參加工作收入不高,就想拿著這錢和女朋友買房結婚。

夫妻倆一合計,自己這辛辛勤勤披星戴月的勞作,不就是為了能給孩子在上海安個家麼,沒怎麼猶豫就把攢了大半輩子的錢,拿出來給兒子全款買了房。

不料,就在要簽字的時候,兒子卻當著眾人的面,提出房產證上加上女朋友名字的要求,兒媳婦更是拿出“自己懷孕了”的殺手鐧。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兩位老人雖然一臉懵,但想到兒媳都懷孕了,還是興奮地同意了。

新房交付後,老嚴夫婦滿面春風地收拾行李準備搬進新家裡,連未來都規劃好了,沒想到親家母卻先住進去了。

看見老嚴夫婦上門,兒媳婦更是一臉不開心,兒子只是默默地看著,一句話也沒有說。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屋漏偏逢連夜雨,包子鋪又因為健康證過期等問題被查封,沒有了住處,又斷了收入來源,夫妻倆氣得止不住抹眼淚。

都說“養兒防老”,如今看來這竟是子女最大的騙局。

司馬遷曰:“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我們立於世的源頭和根本。

在對待父母的態度裡,往往藏著我們最真實的人品,也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很多人知道費玉清,無外乎那副獨一無二的迷人嗓音,卻不知道他更迷人的是那份孝心。

縱橫歌壇46個春秋的他,面臨父母相繼離世的噩耗,終於明白人生的意義,決心退出娛樂圈安然謝幕。

他在親筆信中寫道,

“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一直快步向前,卻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當父母親都去世後,頓失了人生的歸屬。

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寥寥數字,看得人落淚,縱然獲得功名成就又如何,終究是不能給父母遞杯茶了。

一封信裡面,沒有對繁華的留戀,有的只是對父母的那份感恩:“從17歲踏入歌壇,因為有您的支持與愛護,我才能一路走來順遂”,並表示“我是多麼的幸福與幸運”。

這正應了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年輕的時候,因為背後有堅固的後盾,所以不管道阻且長都能勇敢前行,父母一走才發現,自己不得不直面死神。

年少只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如今方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父母在,就像紅紅的沙果,香甜可口;父母不在,就像硬邦邦青梨,苦澀無味。

世界再大,有父母在的地方,多遠都是家。

百善孝為先,行善要及時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為百善之首,“孝”為人之本。

因此,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能忘恩!

很多事情,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可當我們開始懂的時候,年歲已不再回頭。

這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錯過了永無彌補。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女嘉賓說,有一次媽媽打電話給她,說她爸爸有一天早上站在陽臺上發呆,說是想女兒了。

當時她聽到這句話並不感動,而是覺得爸爸這麼大的一個人了,還這麼矯情。

後來有一次回家的時候,看見爸爸一邊擦著那些花的葉子一邊說:“爸爸沒有媽媽了!”

她聽到這句話時很震驚,在她心目中爸爸一直是虎背熊腰的,看著就很高大,自己卻從來都沒有想過,爸爸沒有了媽媽會是怎麼樣的情境。

直到多年後,自己的母親離開了,才明白:“後來,我所有的悲傷都是關於她……”

周國平說,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上失去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兒。

要說歲月無情,時間是罪魁禍首。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當年那個可以撐起一片天的偉岸身軀,如今也不得不佝僂著殘腰;

那雙曾在你屁股上拍出清晰掌印的手掌,如今連抬起都彷佛過了半個世紀;

小時覺得父母在耳邊嘮叨,耳朵都起繭子了,如今想再聽母親喚一聲乳名都是奢望。

我們在一天天的長大,父母卻日漸衰老。

有人說:“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

為人子女者,切莫把來日方長掛在嘴邊,因為大多數離別的一面就是最後一面。

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人生最大的遺憾。

要在來得及的時光裡,盡情陪伴。

愛父母,是人生最難的修行

看過一個頗有意味的小故事:

有一位學道的年輕人,修行一直不得法,終日心不在蔫。

聽聞山中有名僧,他不辭辛勞終於找到這位道法高深的老道長,向他求教。

老道長告訴他:“若你碰到有穿鞋穿反的人,加以供養,必能成就!”

年輕人聽了後高興地走了。

他苦苦尋找,可毫無線索,當他心灰意冷地回家時,他的母親見到遊子歸來時立馬迎接,連穿鞋都不顧正反了。

年輕人恍然大悟。

詩經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你苦苦追求的,也許一直在身邊,只是你遲遲沒有發現。

人這輩子,最該感謝的,不是借錢給你的人,也不是背後挺你的人,而是給了你生命,撫養你長大成人的父母。

人生就像一個雙向箭頭,孩子從起點奔向終點,父母卻在慢慢走向原點。

他們也會像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一樣,越來越依賴我們。

所以,忙裡抽閒,給父母一個電話、一個視頻的時間吧。

當孩子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長大成人遠離你了;當父母不麻煩你的時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有些麻煩欣然接受,總好過過後的痛哭流涕。

正如賈平凹在《懷念母親》中所說:

當母親與我們告別、與這個世界告別,那種疼痛是錐心刺骨的。

年輕的時候,會嫌父母的嘮叨麻煩,可是再過幾十年,甚至幾年,有可能再也聽不到了。

知感恩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受人尊;受人尊者,必有品。

善待父母看似簡簡單單,其實,是人世間最偉大最艱難的修行。

人一生,只欠父母!(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