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無先例的四次股市熔斷中我學到了什麼?(一)

話說巴菲特活了89年只見到過5次美股熔斷,而我們大家在過去兩週跟他已經共同經歷了4次。在上次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我還沒有投資美股,沒有親身感受到那種不計成本的恐慌性拋盤,而這次股災,親眼見到短短几天大盤下跌了30%多,個股腰斬的不計其數,有些股比如郵輪,跌幅更是高達80%多,成為不折不扣的恐怖遊輪!我個人也是深套其中,把去年美股的一年收益抹平了。

關於這次股災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首先,是因為此次新冠疫情對各國的影響面之廣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之深是史無先例的。

其次,石油的暴跌又和疫情產生了共振,對市場的心理打擊非常嚴重。

再者,近些年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極低利率盛行,使得很多美國企業借債回購股票、發放股利,導致很高的財務槓桿。

最後,美股一路牛市多年,估值已經整體偏貴了。因此最終在這四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發生了恐慌性拋盤,引發了流通性問題,不僅空殺多,甚至多殺多,各個資金慌不擇路,不計成本的拋售,導致一瀉千里,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對股市的影響。這次股災給投資人的心理震撼是巨大的,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我也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記錄下我的思考,給未來的自己留一份心路歷程檔案。

1. 不要融資上槓杆

美股沒有漲跌停限制,也沒有做空限制,波動可以相當大,一個黑天鵝事件導致股價瞬間腰斬甚至跌去80%的情景,只要你投資的時間足夠長,就一定能遇到。如果你上了槓桿,就會面臨著巨大的平倉壓力,引發不得已的賣出。這次美股大盤幾次熔斷就是很多上槓杆的資金被爆倉平倉加劇導致的。我這次由於也有些槓桿,因此也是深套其中,好在A股從不融資上槓杆,因此整體資金回調還好,相信這次疫情過去,還會漲回去。不過,上槓杆這個教訓一定要汲取,融資就像毒藥,一旦用上就會上癮,停不下來,時間只要足夠長就一定會遭到打擊。

下面摘錄巴菲特一次著名的演講,其中談到著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爆倉破產的案例,放在這裡,提醒未來的自己。

提問:有傳言說您是救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買家之一,到底發生了什麼,能給我們講講嗎?

  巴菲特:最新一期的《財富》雜誌,封面上是魯伯特默多克,其中有一篇報道,講了我們是如何參與的。這件事非常耐人尋味。說來話長,我從我們開始參與時講起。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接到了一個電話,說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出大事了。那天晚上我要參加我孫女的生日聚會,然後要飛到西雅圖,和蓋茨一家乘船遊覽阿拉斯加,行程是 12 天。後來,我在船上,和外界聯繫很困難。之前我也接到過幾次電話,但在週五下午接到的那個電話裡,我知道真是出大事了。我認識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那些人,和其中一些人還很熟,我臨時接手所羅門的時候,他們中的很多人當時都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要崩盤了,週末美聯儲派人進駐。從那個週五到下一週的週三,美聯儲紐約分行組織了一次紓困行動,希望在聯邦政府不出錢的情況下能拯救長期資本,但是沒成功。我非常積極地參與這件事,但是船在峽谷之間航行,根本沒信號,我對看風景毫無興趣。船長說往那邊航行,也許能看到熊和鯨魚。我說哪有衛星信號往哪開。

  週三上午我們給了一個報價。在和美聯儲紐約分行的比爾麥克唐納談過之後,我們出價 2.5 億美元買入長期資本的淨資產,此外還將注資 37.5 億美元,其中伯克希爾出資 30 億,AIG 出資 7 億,高盛出資 3 億。我們提交了方案,但是隻給對方很短的時間考慮。我們要買的是 1000 億美元的證券,價格瞬息萬變,但我們的出價是固定的,所以不可能給對方很長時間。

  最後,投行的人把交易談成了。這件事很耐人尋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由來,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實在太令人感慨了,約翰梅里韋瑟、艾瑞克羅森菲爾德、拉里希利布蘭德、格雷格霍金斯、維克多哈格哈尼,還有兩位諾貝爾獎桂冠得主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舒爾茲,把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他們的智商該多高,隨便從哪家公司挑 16 個人出來,包括微軟,都沒法和他們比。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第二,他們這16 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他們不是倒賣服裝發的家,然後來搞證券的。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了,一直都在投資這行摸爬滾打。第三,他們大多數人都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財產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他們把自己的錢也投進去了。他們自己投了幾億的錢,而且智商高超,經驗老道,結果卻破產了。真是讓人感慨。

  要讓我寫一本書的話,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聰明人怎麼做蠢事》,我的合夥人說我的自傳可以叫這個名字。但是,我們從長期資本這件事能得到很多啟發。長期資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們。當我在所羅門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幫過我。他們根本不是壞人。

  但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哪能這麼幹?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還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這樣的事。假設你遞給我一把槍,裡面有1000 個彈倉、100 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彈倉裡有一顆子彈,你說:“把槍對準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我不幹。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要是我贏了,我不需要那些錢;要是我輸了,結果不用說了。這樣的事,我一點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領域,人們經常做這樣的事,都不經過大腦。

  有一本很好的書,不是書好,是書名好。這是一本爛書,但是書名起得很好,是沃爾特古特曼寫的,書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假設年初你有 1 億美元,如果不上槓杆,能賺 10%,上槓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賺 20%,年末時你有 1.1 億美元,還是 1.2 億美元,有區別嗎?沒一點區別。要是年末你死了,寫訃告的人可能有個筆誤,雖然你有 1.2 億,但他寫成了 1.1 億。多賺的錢有什麼用?一點用沒有。對你、對你的家人,對別人,都沒用。

  要是虧錢了的話,特別是給別人管錢,虧的不但是錢,而且顏面掃地、無地自容,把朋友的錢都虧了,沒臉見人。我真理解不了,怎麼有人會像這 16 個人一樣,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卻做這樣的事,一定是瘋了。他們吃到了苦果,因為他們太依賴外物了。我臨時掌管所羅門的時候,他們和我說,六西格瑪的事件、七西格瑪的事件傷不著他們。他們錯了。只看過去的情況,無法確定未來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他們太依賴數學了,以為知道了一隻股票的貝塔係數,就知道了這隻股票的風險。要我說,貝塔係數和股票的風險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會計算西格瑪,不代表你就知道破產的風險。我是這麼想的,不知道現在他們是不是也這麼想了。說真的,我都不願意以長期資本為例。我們都有一定的概率會攤上類似的事,我們都有盲點,或許是因為我們瞭解了太多的細枝末節,把最關鍵的地方忽略了。亨利考夫曼說過一句話:“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說起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同學們,引以為戒。我們基本上沒借過錢,當然我們的保險公司裡有浮存金。但是我壓根沒借過錢。我只有 1 萬塊錢的時候都不借錢,不借錢不一樣嗎?我錢少的時候做投資也很開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萬、10 萬,還是 100 萬。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錢。

  當年我錢很少,但我也沒盼著以後錢多了要過不一樣的生活。從衣食住行來看,你我之間有什麼差別嗎?我們穿一樣的衣服,我們都能喝天賜的可口可樂,我們都能吃上麥當勞,還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們都住在冬暖夏涼的房子裡,我們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欖球賽。你在大電視上看,我也在大電視上看。我們的生活完全一樣,沒多大差別。要是你生了大病,會得到良好的治療。如果我得了大病,也會得到良好的治療。我們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我有一架小飛機,可以飛來飛去,我特別喜歡這架飛機,這是要花錢的。除了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說有什麼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嗎?

  我有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歡的工作。當年我覺得賺 1,000 美元是一大筆錢的時候,我就喜歡我的工作。同學們,做你們喜歡的工作。要是你總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讓簡歷上的工作經歷更漂亮,那你真是糊塗了。有一次,我去做一個演講,來接我的是一個 28 歲的哈佛大學的學生。我聽他講完了他的工作經歷,覺得他很了不起。我問他:“以後你有什麼打算?”他說:“等我 MBA 畢業後,可能先進一家諮詢公司,這樣能給簡歷增加一些分量。”我說:你才 28 歲,已經有這麼漂亮的工作經歷了,你的簡歷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還接著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覺得有點像年輕的時候把性生活省下來,留到歲數大的時候再用嗎?

  或早或晚,你們都應該開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我覺得我說的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各位畢業之後,挑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別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歡的。時間久了,你的喜好可能會變,但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早晨你會從床上跳起來。我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為格雷厄姆工作。我說我不要工資,格雷厄姆說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騷擾他。回到奧馬哈後,我做了三年股票經紀人,一直給格雷厄姆寫信,告訴他我發現的投資機會。最後,我終於得到了機會,在他手下工作了一兩年。那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總之,我做的工作始終都是我喜歡的。你財富自由之後想做什麼工作,現在就該做什麼工作,這樣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這樣的工作,你會很開心,能學到東西,能充滿激情。每天會從床上跳起來,一天不工作都不行。或許以後你喜歡的東西會變,但是現在做你喜歡的工作,你會收穫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資是多少。不知怎麼,扯得有點遠了。

  總之,如果你現在有 1塊錢,以為將來有 2 塊錢的時候,自己能比現在過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錯了。你應該找到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別以為賺 10 倍或 20 倍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帶到溝裡去。在不該借錢的時候借錢,或者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做自己不該做的事,將來都沒地方買後悔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