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股債油金”齊跌 避險資產緣何不避險?

因疫情而引發的資本市場震盪,儘管對經濟活動有影響,但還談不上金融危機,所以在圍繞注入流動性以避免震盪所引發的各種風險時,就不會出現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大規模轉移的現象;相反,一部分避險資產也會出現下跌。既然某些避險資產也不避險,當投資股票的風險與投資黃金的風險開始接近時,股票更有價格彈性,也更具有吸引力。

■桂浩明

海內外資本市場出現大幅震盪,讓很多投資者感到驚恐不安。一些人特別不明白的是,以往碰到這種情況,通常的做法就是賣出高風險的權益類資產,轉而購買黃金、美元等避險資產。但這次的情況則不盡相同,譬如股市下跌的同時,黃金也同樣下跌,有人形容是“股債油金”四殺。這雖然有點誇張,而且不同資產的下跌還有各自內在的原因,但是有相當部分的“避險資產”這次卻不那麼避險,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問題出在哪裡?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這次全球資本市場的急劇調整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有關。雖然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很高,可以傲遊宇宙,讓萬物互聯。但是面對肉眼看不見的新冠肺炎病毒,至今還沒有拿出可供實際使用的特效藥。對於疫情的防控,還是採取幾百年前就開始用的隔離方式。只是因為現在交通太發達,人員流動的規模巨大,這一方式實施起來有相當大的困難。因此,儘管從宏觀上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控,但如何能夠完全控制它,在什麼時候能夠基本結束疫期,還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也因為這樣,當疫情在某個地區大規模蔓延時,必然引起恐慌。而面對恐慌,普通人的選擇是什麼?自然是囤積必要的日用品以及食品。而要完成這樣的囤積,就需要現金。好了,到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面對難以把握的疫情,持有股票當然不是好的選擇,持有黃金也意義不大,畢竟它不太可能用於零售方面的支付,還是擁有現金最實用。當然,這些是針對普通居民來說的,對於投資機構,在大道理上也是適用的。因為遭遇的是公共衛生危機,人的健康與生命受到威脅,這樣就不僅僅是生產活動受到影響,而且社會生活也被嚴重干擾。與之對應的,一個是生活資料價格可能上漲,另一個是生產活動將會萎縮,還有一個則是對現金的需求會增加;畢竟,在經營環境不佳時,企業需要現金支撐以渡過難關,居民也需要現金來維持生活。正因如此,美聯儲採取了一 次 性 將 聯 邦 儲 備 利 率 降 到0-0.25%的超低水平,把存款準備金率降到了0,同時還實施了向財政部進行100億元的票據融資,並且以購買國債等途徑向市場投放了 7000 億元的現金。所有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讓市場不缺錢,讓生產和生活能夠得到正常維繫。所以,現在現金最緊張,美元指數突破100點,也就順理成章。

很多人對2007年底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是記憶猶新的,那次危機是由於美國社會上出現房地產貸款逾期而引起的,因此一開始也被稱為“次貸危機”,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就是因為不良資產導致債務風險,使得公司股票泡沫破滅,股價暴跌。但此時經濟活動仍然可以開展,社會生活總體上還不受太大的衝擊。這樣,那些從高風險的權益類市場中退出的資金,就會選擇具有相對避險功能的黃金等資產。在2008年,國際金價最高曾經上漲到1900美元/盎司左右。當然,當次貸危機發展到全方位的金融危機時,情況會發生一些變化,這個時候黃金也可能會被用來套現。這也就是在隨後危機蔓延的一段時期,黃金價格開始走弱的原因所在。

顯然,因疫情而引發的資本市場震盪,目前還稱不上是一場真正的金融危機,它對經濟活動有影響,但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所以,在圍繞注入流動性以避免震盪所引發的各種風險時,就不會出現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大規模轉移的現象;相反,一部分避險資產也會出現下跌。對這種情況,投資者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因為接下去的一個問題就是,既然某些避險資產也不避險,那麼是否應該更加關注權益類資產呢?譬如在股票大幅度下跌,或者持續徘徊在底部區間時,有沒有逢低吸納的可能?因為當投資股票的風險與投資黃金的風險開始接近時,股票更有價格彈性,也一定更具有吸引力。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