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新三板轉板帶給 A 股的壓力並不大

皮海洲:新三板轉板帶給 A 股的壓力並不大

新三板掛牌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不符合IPO條件的,雖然掛牌公司的數量很大,但最終能符合IPO要求的公司卻是極少數。到目前為止,新三板公司成功實現IPO上市的也就97家。雖然還有後來者,但至少在數量上並不是很可怕。

■皮海洲

近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備受市場關注的新三板轉板制度終於浮出水面。根據轉板“指導意見”的規定,精選層掛牌滿一年,且符合上市條件的新三板企業,將可直接申請赴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新三板公司直接轉板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對於新三板掛牌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但對於A股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則會感受到市場的擴容壓力。畢竟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8800餘家,其中創新層有664家(目前精選層還未正式開設),新三板龐大的掛牌公司數量確實很容易給A股市場投資者以巨大的震懾力。不過,投資者如果對新三板市場的分層體系與轉板機製做進一步瞭解的話,應該不難發現,新三板轉板帶給A股市場的壓力其實並不大,精選層如果發展得好的話,甚至還會減輕A股市場的壓力。

面對新三板掛牌企業8800餘家這個數據,投資者莫名地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就像看到了IPO排隊公司的數量一樣。比如,IPO公司的排隊數量一度超過900家,市場堪稱“壓力山大”。但新三板掛牌公司與IPO排隊公司性質完全不同,IPO排隊公司是奔著IPO來的,基本上是滿足IPO條件要求的,或距離IPO要求相差不遠。但新三板掛牌企業就不一樣,這些掛牌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不符合IPO條件的,雖然掛牌公司的數量很大,但最終能符合IPO要求的公司卻是極少數。如到目前為止,新三板公司成功實現IPO上市的也就97家。雖然還有後來者,但至少在數量上並不是很可怕,不會是洪水猛獸。

而要通過轉板機制到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那麼,這類公司就必須先在精選層掛牌一年的時間。而精選層是新三板的最高層,將從創新層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公司到精選層中掛牌。然而這個條件要求卻並不低。其入圍條件有四套,比如其中的一套標準為:市值不低於2億元,最近2年淨利潤均不低於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均值不低於10%,或者最近1年淨利潤不低於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個入圍標準不算低。而且這還只是入圍精選層的標準,要轉板科創板與創業板,還要分別符合科創板與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因此,最終能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數量有限。

而且既然符合IPO上市條件,那麼這些公司轉板到A股市場上市也不應該認為是轉板機制帶來的壓力。因為即便是沒有轉板機制,這些符合IPO條件的公司仍然可以通過IPO途徑實現IPO上市。而有了轉板機制,只不過是為這些公司到A股上市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IPO排隊。而且在科創板IPO實行註冊制,創業板也將實行註冊制的情況下,符合IPO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選擇IPO上市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因此,轉板機制只是順應了市場發展的要求而已,並不能認為是增加了A股市場的壓力。

不僅如此,轉板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為A股市場減輕了些許的壓力。比如,轉板上市是不需要經過IPO融資環節的,也即只上市不融資。相關公司在新三板就已經完成了IPO融資,也即是把IPO的壓力提前轉移到了新三板市場。雖然說資金是流動的,但新三板市場與A股市場終歸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IPO融資放在了新三板而不是A股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減輕了A股市場IPO壓力的。

並且從新三板的發展來說,當然是希望把自身的市場越做越好,希望能夠把好公司留在自己的市場,而不是轉板到A股市場。只不過由於新三板現在的發展不成熟,一些好公司要轉板到A股市場,新三板也只能是忍痛割愛。但精選層的推出為新三板留住好公司創造了條件,因為當精選層各方面的發展都與A股市場相配套了,包括精選層掛牌公司的股價也與A股市場接軌了的時候,其掛牌公司轉板的意願也就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