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道周刊NO.104 2020再不做短视频就晚了

客道周刊NO.104 2020再不做短视频就晚了


近年来,短视频领域始终呈现着高增态势,据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短视频用户已达5.08亿人,日均使用市场超过60分钟,逐渐接近在线视频,短视频App成为第三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在这个全民都在刷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行业的竞争也经历了野蛮式增长。如今,短视频已进入了成熟阶段,不仅可以链接多元场景,打破线上线下边界,也吸引了更多参与者,明星、头部KOL纷纷加入其中,创造了许多短视频引流神话……


疫情之下,短视频行业的危与机

卡思数据:权威视频全网大数据开放平台

一场席卷而来的疫情让国人的春节假期变得漫长而又焦虑,用户足不出户,短视频也因此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 短视频覆盖银发群体机会增多

有人谈到,由于疫情的影响,家里老人除了看电视,就是刷短视频,看最新的疫情动态,看了一个立马推送下一个。

很显然,目前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已经基本普及,新增用户群体中包括了大量中老年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银发群体。银发群体本身是互联网产品最晚覆盖、最难以获取的用户群。但目前短视频平台迎来了更好的机会。据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表示,在快速反映积极应对让受众避免恐慌方面,短视频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得知“全国甚至本地疫情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抖音”。一些年轻人宅家状态下,也开始手把手教父母玩起了短视频。

也就是说,疫情之下,短视频的新增用户面向中老年群体普及与扩展将比过去更加容易,甚至它将获得原本根本无法争取到的老年人群体,实现全年龄段覆盖的速度比过往更快。

➣ 短视频内容制作难度与成本增大

尽管争取银发用户市场更加容易,也成功出现了反常的用户增长,但面对疫情延迟复工的影响,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却面临内容制作的难题,并且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广告营收。图文内容与短视频创作都高度依赖广告营收,但疫情之下,当下许多企业广告主开源节流,都在计划砍掉或压缩广告预算。很多广告主已经延迟甚至取消了原定在2月份的广告排期。

图文内容在内容制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对短视频需要团队外拍,图文自媒体以室内创作为主,影响更小。当下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焦虑在于,刷视频的多了,但制作视频的少了。也就是说,因为疫情影响,用户对内容消费的需求暴涨,但是短视频团队外拍受限。从行业来看,室外拍摄受限,短视频的内容制作的空间被压缩,质量恐受影响。

➣ 短视频平台的企业生态或将打开新局面

众所周知,此次疫情对众多线下产业造成了冲击。过去传统产业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线下产业的风险在于过度依赖线下场景与场地,虽然此前众多零售、实体商家也意识到拥抱短视频、拥抱新零售是大趋势,但这次疫情,将全面强化了众多企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决心。

从2019年的大环境来看,很多行业、众多企业都在过冬。在疫情下,企业变得更加焦虑。在这种环境下,短视频争夺中小企业的新一轮战役已经打响,快手发起了“暖春计划”,让品牌主零门槛入驻快手小店,保证金和企业认证服务将全额免费,开放高额度技术服务费减免。抖音推出了“线上不打烊”活动,面向全国线下商家推出3亿流量扶持,通过线上团购预售和线上直播分享商品两大方式,帮助商家开辟线上推广渠道。

疫情催生了中小企业的求生欲,原本抖音快手要花大力气去争夺、去激活的企业客户,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下,企业群体也将主动考虑入驻平台寻求线上推广变现渠道,平台吸引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自身平台将变得更为容易,不出意外,短视频行业的B端企业商业化布局也将在今年打开新的局面。

➣ 疫情倒逼短视频媒体化

短视频的盈利高度依赖广告,广告主在选择营销投放时会优先考虑综合性媒体平台等原因,巨头们都在向大众主流媒体方向发展,强大的内容及公共信息生产能力与稳定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

在最初,短视频是一个让普通用户唱跳、讲段子、展示才艺的场所,然而当前疫情的环境下,抗疫的媒体报道与内容则成为用户刚需,短视频强化了视频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这不可避免的让短视频的内容从过去侧重娱乐化段子为主向媒体的专业化与严肃内容倾斜。

短视频的媒体化将会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强化短视频平台第一手报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具备新闻性、价值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也会让个人化、生活化内容的受关注空间被压缩,从这个方向来看,短视频可能有视频版微博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媒体化之后,被大众紧盯的广告盘子,竞争必然会比以往更加激烈。

2020 “短视频+电商”,将成为电商标配

消费品行业观察:聚焦电商行业,探索消费品未来发展。

目前短视频平台的变现方式仍然以广告为主,比如开屏广告、站内广告等。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和短视频KOL一起创作短视频广告,进行植入。整体而言依然是以宣发为主。

而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快手等纷纷引入了电商进行变现,纷纷开通各自的购物商城,以及打通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支持KOL带货,一时间短视频带货成为新的流量增长和变现方式之一。

以抖音和快手为例,他们的电商发展路径都分为自主与合作,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入局短视频带货。目前,短视频带货主要分为分享类、种草类、剧情类和测评类。在一定程度上短视频类似于电视广告或简短的视频广告,植入性较强,也需要KOL和品牌在创作过程中针对粉丝属性制定相应的短视频内容,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销量,还会损伤品牌口碑等。

但不可否认,短视频带货的形式增强了趣味性,拉近了KOL、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粘性和体验感。

截止2019年上半年,中国短视频电商的转化率达到40%。这也意味着短视频带货逐渐成为品牌标配。另外,短视频需要团队强运营,目前中国有超过12000家MCN机构,及数以百万计的短视频创作者,这是一个超级庞大的体系。

短视频带货逐渐进入成熟阶段,随着抖音和快手以及其他电商平台纷纷开通权限,将会有更多的用户群体进入带货模式,也会涌入更多品牌,挖掘短视频带货更大的商业价值。

尽管内容变现已成不可争议的事实,但市场规则也越来越严格,尤以小红书为例,今年的下架整顿以及重回市场后的再遭批评。因此,品牌在布局短视频带货时,要注重自身产品特点。另一方面,短视频也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除了电商带货,在招聘求职以及其他领域也呈现着新的增长。

2020年,5G的逐渐普及也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未来,视频化已成为品牌营销不可忽视的方式。但在这个短视频产品趋于饱和的当下,品牌如何更好的与短视频融合实现销售增长,是品牌持续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

新榜:内容产业服务平台

有用户发现,微信订阅号消息中“常读订阅号”新增“视频”模块,点击可查看关注订阅号发布的视频消息。

➣ 订阅号“视频消息”新入口

点击订阅号消息中“视频”按钮,会看到已关注订阅号的视频内容合辑。

据观察,被收入“视频”展示列表中的视频消息,专指在公众号后台发布时选择“视频消息”发出的视频内容,不包括插入在图文消息中的视频。

另外,视频消息的播放界面也发生了变化。此前是沉浸式的“拉灯”模式,视频置顶,视频下方是账号、标题、在看数、转发;目前的界面变为白色底部,标题、账号、发布时间在视频上方,在看数与播放数并列。

订阅号“视频”入口新功能一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否与近期热议的视频号有关?

实际上,这一新功能是在微信公众号“视频消息”基础上的衍生,目前与视频号并不能看出直接的联系,但从公众号“视频消息”开始的一系列改版动作开始,微信就不断释放出加码视频内容的信号。

相比于公众号在视频内容上的谨慎探索,与公众号并行存在的视频号,倒是微信少见的大刀阔斧。

自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宣布发力短视频内容后不到半个月,微信便开始内测以视频和图片为主要呈现形式的短内容平台——视频号。这也让不少创作者在微信生态找到了新的内容发力点。

虽然视频号还在早期,多数创作者还在摸索中,但已经出现阅读10w+或者点赞2w+的视频内容,这样的流量效果也让不少业内人士颇为看好,大量运营者申请入驻。

➣ 一系列变化对视频内容玩家影响大吗?

从以上各项举动来看,微信对于视频内容的扶持信号明显,不少视频内容创作者也切实从中体会到功能“有用”。

也有运营者表示,“视频消息”发布后的播放量远远不及腾讯视频的流量,他们目前的做法是先把视频发布在企鹅号上,并同步腾讯视频,再用链接的形式在微信后台发布,“这样流量会高很多”。

还有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对公众号视频功能的“异议”,认为其“公众号目前的视频形态,只适合单条推送,不利于互动”。

其实,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会伴随着很多赞同、不解或者吐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微信正在不断释放加码视频内容的信号。对于公号运营者尤其是视频内容创作者来说,趁着玩法未明,可以尝试早日布局。

短视频将会走向何方

卡思数据:权威视频全网大数据开放平台

如果说,2019年是互联网寒冬,那“短视频”一定是寒冬里最温暖的存在。

➣ 从平台侧看

过去一年里,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将短视频提升到了核心战略地位:重金的投入、入口级流量补给,和丰富的政策资源扶植,也未能撼动抖音、快手二强位置,从整体上看:抖音、快手为代表的G2格局已稳固。

从用户端看,抖音将继续下沉,而快手将持续上升,两个平台的用户重合度将越来越高,一个用户装两个及以上的短视频APP将成常态,内容生产下沉也成为常态。当人口红利触顶,围绕着流量的运营深耕,以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和营收变现,将成为平台的重心。

2020年,抖音将进一步优化内容分发逻辑,从强“内容”到强“社交”,以更好的盘活私域流量,加速直播打赏和电商变现于平台的营收贡献。这意味着,与两个平台重合用户增加表现一致的是,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将越来越靠近。

与此同时,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都将在吸引足量商家入驻和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同时,强化自有电商工具的建设,并不断完善粉丝、订单、商品管理和售后、客服管理等功能,以自建电商生态,助力商家完成在新生流量平台上的粉丝沉淀和交易变现。

这些都意味着,拥有着庞大流量和算法优势的短视频平台,不再甘愿充当第三方电商平台广告、引流平台。快手在19年下半年所推崇的“源头带货”便是这一趋势的表现。通过布局产业带,帮助主播在源头建立直播基地,围绕品类选择及质量把控、以及丰富的产业链资源等,来积极配合着主播源头带货的诉求。

以上来自短视频平台的动作,暗示着,2020年,短视频平台和传统电商平台的关系将发生微妙变化,从合作走向竞争,相互掣肘,但又彼此赋能成长。

➣ 从内容端看

内容生态并不存在绝对的饱和,任何内容赛道都可凭借特色化内容创意、精致化内容出品、专业化人设打造,成长出新的“黑马”。因此,对于优质内容创作者来说:任何时候入局都不算晚。

从垂直内容生态看,专业化、专家化已成为2020内容创作的核心趋势。以美妆类KOL为例,2019年,我们可见的增粉最快的美妆KOL多为“美妆+剧情/情感”达人,一来,是因这样的内容,相比于垂直美妆覆盖的用户群更广,能够得到的自然推荐流更大;二来,迎合了用户观看短视频的底层动机是为消遣娱乐,因而更易于打造爆款。

但实际上,从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底,“垂直+剧情/情感”类内容在某些内容赛道已相当拥挤,且内容同质化严重,在少量KOL高速涨粉的同时,绝大多数账号已出现掉粉或增粉疲软的状态。相反的是,“精”、“专”类达人却在涨粉道路上表现出无往不利。

专业化达人的出现,也将更好地满足广告主的投放需求。

从泛娱乐内容生态看,在剧情搞笑外,能挑拨人心的、带着情感主张的精品化内容,会有不错的涨粉表现。随着生活品质的上升,用户对于买车、买房这样的物质性消费需求正在减弱,相伴随而来的是精神消费、知识消费需求的上升。

若你的内容能在娱乐和解压外,辅人以温暖,以力量,以慰藉,以共鸣,都可能受到用户更长效的关注和追捧。当然,这样的内容并不容易做,但这样可“故事化”演绎的带场景化的内容却很多。

➣ 从变现端看

用户使用时长越长,意味着商业变现更多的触发点与可能性。而围绕短视频的商业变现,当然得从“营销”和“带货”两端看。

整体来看,2020年,内容将成为核心变量,参与到品牌营销、运营、带货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平台功能的升级完善(包括购物车、小程序的推出),短视频红人的价值得以升级裂变,从种草到带货,从口碑到效果,KOL皆能担此重任。

毫无疑问,2020,品牌无论是红人合作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将增加。这可体现为:更多行业加入到红人营销的队伍来,从To C到To B;红人合作模式丰富,无论是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还是联名定制都是值得品牌去深挖。另一方面,品牌也将加大自有内容产出和自有红人孵化,以沉淀品牌自有内容/红人资产,强化对红人营销带货的把控力。

而从短视频带货端来看,2020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到带货大军中。“明星+KOL+KOC+素人”组成新型带货方阵,通过由大到小的圈层影响力,将内容流转化为电商流。

与此同时,嗅觉敏感的“微商”大军也有望批量转型为“视商”,加入到短视频、直播带货的队伍来,新视商时代来临。这也督促着平台加强资质审核,提升商品源头的质量管控,以持续优化用户的消费体验。

结 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疫情之下,平台流量快速增长,人们对疫情防护、资讯类短视频内容的需求高涨,从平台到内容创作者都有机会收割更多新增用户。在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影视团队、传统线下公司等将会进军短视频领域,由此带来的内容竞争会更加激烈,也将带动短视频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