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副刊:君子之澤

月如鉤/文

皇帝希望“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普通人也盼望好事不斷香火有繼,這是人情世故。然而,富不過三,貴不過三,事不過三,走著走著,祖上的根脈不知怎麼就斷了,所謂“君子之澤,三世而斬”,應該是人事代謝的鐵律。

事有例外,比如范家。

商报副刊:君子之泽

公元前549年,魯大夫叔孫豹出使晉國,晉卿範宣子到京郊迎接,歡迎儀式結束後,範宣子以請教的口氣問叔孫豹:古話說的“死而不朽”,究竟指的什麼?叔孫豹還沒來得及回答,範宣子就頗為得意地說:我們範氏家族,從虞、夏、商、周以來都是世家大族,這或許就是“不朽”吧?

范家確實了得,遠的不說,晉國的範氏就很有智慧。範武子、範文子、範宣子是祖孫三代。爺爺範武子急流勇退,讓位於人,全身遠禍。有天,兒子範文子下班回來很晚,向老爸解釋說:“有位秦國來的客人用隱語問朝臣,大夫中無人能對,我就回答了其中的三個問題。”武子發怒說:“大夫們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在謙讓。你個後生仔,三次搶答,蓋住別人風頭。如果不是我還活著,你早就遭殃了!”越說越氣,就用手杖打兒子,把範文子帽子上的簪子都打斷了。

經過一系列的敲打,範文子牢記父親教誨,迅速從一個原生態青年成長為一位老成持重的官員。有次和主帥外出作戰,大獲全勝,他怕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冷落主官,就最後一個入城。國君接見各位將士,表揚他們的功績,包括範文子在內的眾將士都“推功於上”:這次成績的取得,主要靠上級的正確領導,我們只做了該做的事,有什麼功勞可言?後來,範文子看到新的國君打完勝仗後驕傲自滿,擔心禍難及身,就自己詛咒自己,最後真的把自己咒死了,范家因此得以保全。

商报副刊:君子之泽

“澤”,指一個人的功名事業對後代的影響;“斬”,意謂斷了,沒法再繼承。君子的品行和家風經過幾代人之後,就不復存在了。然而,凡事有例外……

含著金勺子出生的範宣子也不是孬種,家庭的門望為他的仕途鋪平了道路,他很早就執掌國政,主導了晉國中興,成為歷史名臣。因此,他認為自己的家族是“不朽”的全國典型。叔孫豹說,你們家這叫“世祿”,不是“不朽”。叔孫豹最後說出了千古名言“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所謂“世祿”,就是官吏們父死子繼、世代接續、綿延不斷地享有封地及其賦稅收入。反觀范家言行,傳承的是一套做官的心法:不出頭,不搶功,善避事,明哲保身,不得已,則捨身保位,為後輩留下官道。這些做派,雖不是一無可觀,但離“不朽”還隔著檔次。官事上連君事下連民事,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此重要,可否提倡“為官三立”:太上立政德,其次立政績,其次立政言?

商报副刊:君子之泽

唐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對德、功、言三者分別做了界定:“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