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文丨沐童

余华先生是当代小说“先锋派”的代表,余华先生的小说大多数是以现实为题材,讲述着一个个无法逃过的厄运,交织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剧,《活着》就是典型的代表。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区别于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是对主角许三观仁慈了太多,最起码最后还是给了许三观希望。小说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描写了主角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生命中各个阶段的困难,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小说用平平淡淡的故事描写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小说。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平凡-典型的代表

余华先生的小说人物大多来源于现实,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许三观在余华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城里丝厂的送茧工,从身世来说是比较悲惨的,这一向是余华先生笔下人物的特点。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改嫁,唯一信得过的可能就只有四叔和爷爷了。这恰恰成为为后面的第一次卖血起了铺垫作用。没有见过世面的爷爷和庄稼汉四叔对卖血的错误理解-能够卖血才是强壮的象征。恰恰激发了许三观的对卖血的好奇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卖血文化的愚昧。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愚昧-好奇心卖血

许三观作为半个城里人,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像卖血这种事情本应该和他毫无交集的。直到回乡看爷爷,爷爷对于对于卖血的追问勾起了许三观对于卖血的浓厚兴趣。遇到阿方和根龙去卖血正好一同前去,满足了自己对于卖血的好奇。但是第一次卖血后的许三观是没有任何目的,别人都是生活所迫,而他仅仅是为了体验卖血的感觉,这不免让很多读者感到可笑。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从文中一段描写中:

阿方在下面说:“我们早晨什么都没吃,就喝了几碗水,现在又喝了几碗,到了城里还得再喝几碗,一直要喝到肚子又胀又疼,牙根一阵阵发酸……这水喝多了,人身上的血也会跟着多起来,水会浸到血里去的……”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这段话写出了人们对于卖血这件事的“经验”,也是讽刺的及其到位,为后来阿方喝水撑破膀胱也打下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有了第一次的卖血,第二次显得更加轻车熟路。第二次卖血,也许是许三观回忆起了几年前卖血挣钱的容易,为了赎回方铁匠搬走的家具和妻子的物品,和几年前第一次卖血一样找到了李血头并且还带了白糖“孝敬”李血头,可是此时人家已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了。虽然最后卖了血,可能是业务生疏了,这次居然忘了喝水。从这些我们可以不难看出,余华先生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上充满了关联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文字穿透力。

担当-家庭的责任

如果说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虽然最后娶了媳妇,但是最初是为了满足对卖血的好奇),第二次是为了赎回自己家里的东西,不至于家庭破裂,细细评味还是有了一点家庭担当的意思了。那么从第三次开始,许三观的卖血开始真的有了对生活的的妥协,有了对家庭的担当。由于妻子先前背叛的无奈,大儿子非亲生的。为了报复妻子大儿子,对妻子和儿子冷眼对待,大家都觉得许三观是一个所谓的“乌龟”。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孩子们吃了57天小米、玉米粥,为了让家人吃上一顿好饭,许三观向生活低头了,又一次走向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卖血点,遇见了那略显苍老的李血头。这像极了我们那苍老的父亲为了整个家庭而四处奔波的样子!

到后来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孩子的生命,不断的卖血,不断的透支生命,来改变生命中一次次遭遇的不幸,这无不限时出许三观对于家庭的担当。庆幸的是这一切换来的结果还不算差。余华笔下的许三观,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父亲的担当与默默无闻的为家庭奉献。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柔情-内心的善良

余华先生早年的作品,一贯宣扬的是人性恶。但是随着转型,渐渐的向人性本善转变。许三观可以说是典型人性本善的代表。面对妻子和何小勇的事情,作为男人的许三观显然也是一直表示对此事的耿耿于怀,其中也包含很多细微的描写。比如一乐使劲讨好许三观,但是不得待见。知道一乐不是自己儿子,改善伙食(拿自己的卖血钱)带着妻子和二乐、三乐去胜利饭店吃大餐(面条),但是唯独一乐吃红薯。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但是又对于一乐讨自己喜欢,内心的真实世界无法隐瞒。这里充满矛盾人物特色尽显。在一乐不回家,他和妻子急切的寻找以及最后一乐问是否带他去吃面的回答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许三观对一乐的爱。许三观曾说过:“要是你是我亲生的,那么我最喜欢的便是你。”这可能是对于一乐唯一不能释怀的点。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对于何小勇出车祸,许三观表面是拍手叫好,但是最终还是让一乐去给何小勇“叫魂”,这也足以表现出许三观的人性本善。同样因为妻子与何小勇的事情,一直不能释怀的许三观,在妻子被批斗的时候,为妻子送饭、送肉。在家庭批斗中也承认自己的问题,这也足以表现出许三观真的是一个三观比较正的人物。余华先生塑造了一个人性本善,性格多样化鲜活的许三观,这不正是现实中我们所缺少的那一类人吗?

豆瓣9.0分《许三观卖血记》丨愚昧、担当、柔情、的别样解读

总的来说从《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对于一个人物从青年到迟暮,从天真、愚昧到充满担当,再到人性本善的描写。利用重复性(多段重复描写)、叙事性、跳跃性(突然的剧情转变,如最开始对何小勇的幸灾乐祸,到突然答应“叫魂”)的描写,使得文章深动形象,充满张力。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亲情、爱情,懂得担当以及保留最初的那一份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