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浙江衛視,再一次惹了眾怒。


1月底,疫情之初,國家廣電總局早就加強了防疫宣傳,要求各地衛視減少娛樂性節目,多推出疫情直播。


地方臺挺配合,紛紛停掉綜藝節目。


收視率很高的《快樂大本營》《我家那閨女》等都取消了播出。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於是這段時間我們在家看到的綜藝,基本都是之前錄好的。


要麼,就是選擇“雲錄製”,明星在家跟觀眾直播互動。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唯獨有一個節目在逆其道而行。


這一次,又是浙江衛視。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上個月,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新的電視音樂節目,《天賜的聲音》。


在播完了兩期“春節前錄製”的節目,停了一段時間後,藍臺坐不住了。


不顧“疫情限娛令”,硬是開始了現場錄製。


為什麼?


當然是收視率


高以翔事件後,浙江衛視口碑暴跌,收視率一度在各大衛視中墊底。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在眼下各大綜藝停播的時候,《天賜的聲音》若能“準時更新”,正是他們搶流量的好時機。


撈錢就完事了,還管什麼特殊時期?


錄製的具體操作,也實在迷惑。


鏡頭拍到後臺時,每個參演的人都如常戴著口罩,看起來挺讓人安心。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但到了舞臺上,藍臺給主持人、嘉賓、選手一人發了一個口罩。


不是N95,不是醫用防護口罩,甚至不是最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


而是一種透明塑料口罩。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等等,這不是食堂阿姨和餐館廚師戴的口罩嗎?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這種口罩,只不過是一片沒有任何吸附作用、非密閉狀態的透明“隔板”。


整個上半部分都是敞開式的,作用就是防止唾液飛濺到菜裡。


新冠病毒傳染性這麼強,誰都知道它在病毒面前的防護性能完全等同於0。


為什麼還要戴?


當然是為了節目好看


透明口罩,既能“意思一下”做了防護,又能完美地露出明星的臉。


畢竟,都是花了大價錢請來的啊。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但這種“天才防疫”有什麼用?


仔細一看,有人的鼻子還在外面,戴與不戴沒差。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更讓人窒息的是,選手唱歌的時候,連這塊“隔板”都沒有,完全“真空”表演。


不戴口罩,面對面飆歌,近距離熱舞。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唱完之後,又走過場似的趕緊戴上“皇帝的口罩”。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意義何在?


我只覺得一陣陣頭皮發麻。


國家傾舉國之力抗疫,嚴防死守。


作為一個省級電視煤體,卻公然給藝人戴食堂口罩來引導大眾。


若是真有一人感染,在場所有人跟裸奔又有什麼區別?


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剛說過,雖然現在各地陸續復工,但並不代表疫情結束了,更不代表防疫等級和警惕性可以下降了。


更何況,歐洲突然成為新的疫情中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國仍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


這時候戴著“假把式”口罩上節目,又摘掉口罩大唱大跳,合適嗎?


為了收視率和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甚至讓藝人用自己的健康、安全去承擔風險。


浙江衛視,為什麼你總是這樣?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天下苦藍臺久矣。


4個月前,35歲的高以翔在錄製浙江衛視《追我吧》時突然暈倒,最終救治無效去世。


《人民日報》當時為此特別發表評論:


“一個生命的逝去,能否換來行業風氣的改變?為流量不惜一切,讓收視率帶上血色,這絕非良性的行業生態。我們期待的歡笑不應成了淚水。娛樂可以,但別至死。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這件事,沒有人會忘記。


而浙江衛視,也不是第一次“娛樂致死”。


2013年,在跳水綜藝《中國星跳躍》錄製中,釋小龍年僅18歲的助理彭佳璇在游泳館裡不幸溺水身亡。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節目組給出的回應是:工作人員只注意到明星,沒注意到其他人。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難道普通人的生命就不值得尊重?


事情鬧大了,我們知道了;可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小事故,才是一個個危險的暗礁。


《追我吧》節目,賣點是機關刺激和關卡硬核,讓觀眾看到嘉賓的體能極限。


換句話說,就是榨乾明星的體能,來換取收視率。


甚至打出“瞬間死亡”的可怖標語。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拳王鄒市明掉進海洋球裡被淹沒,幾乎窒息。


但為了加強節目效果,攝像機不停拍,工作人員不來救,還配上懸疑感的音樂,直到所有嘉賓都開始呼救。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範丞丞、畢雯珺跑到嘔吐,李振寧跑到被扛上救護車吸氧。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鍾楚曦僅錄了兩次節目,就宣佈退出。


因為實在堅持不下去,心臟受不了。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但在藍臺眼裡,只要收視率能上去,把藝人當牲口使喚又怎樣?


2015年《出發吧愛情》裡,范文芳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逼高空跳傘。


結果發生意外,風大,落點跑偏3公里直接落海,旁邊甚至沒有救生員。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丈夫李銘順為了救她,眼角被劃破,錄製第一天就進了醫院。


錄《高能少年團》時,楊紫正處在生理期。


但節目組讓嘉賓在零下27攝氏度的戶外,脫掉鞋子吃冰棍。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張傑錄《王牌對王牌》時,7個小時體力耗盡,凌晨四五點鐘還在被要求吹乒乓球。


他直接大腦缺氧,暈倒在地。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跑男》中,鄧超摔傷過肩膀,打了石膏。


李晨第一季眉骨骨折,縫了22針;第二季胳膊被劃傷;第三季右手無名指骨折;第四季胳膊脫臼;第五季額頭受傷,縫了9針。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王寶強上《跑男》失足跌入西湖內,為此頭上縫了幾針。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陳偉霆在某次跨年晚會表演中,升降臺出了故障,舞臺中間突然出現一個大坑。


幸好他看見之後繞了過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海恩法則說: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但浙江衛視始終在危險的邊緣試探,不斷拉低娛樂的底線。


一邊置藝人的生命於不顧,一邊博眼球掙得盆滿缽滿。


一次兩次或許僥倖,次數多了早晚翻車。


直到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了,還不反思和改良,罔顧生命,繼續選擇“一切向錢看”。


這就是浙江衛視的惡。


高以翔去世4個月,藍臺讓明星“真空”復工:你撈錢的樣子,真醜


高以翔去世之時,有人緬懷道:


“若是高以翔用自己的生命,為所有電視娛樂節目敲響警鐘,並以此為鑑,對熱衷於通過無底線的娛樂賺取收視率的電視臺進行重罰,這便是對他最大的敬意。”


但令人悲哀的是,這事過去才4個月時間,浙江衛視依然熱熱鬧鬧,重複著當初的路數。


甚至把藝人推向暴露在病毒的危險邊緣。


我想起一段殘酷卻現實的話:


20年前,人命是礦井下埋葬的10萬;

10年前,人命是舍友保研的條件;

現在,人命是大眾的消遣,是媒體的熱點。


我也突然明白,只要有明星,有觀眾,浙江衛視再怎麼無視安全,也能靠流量接到數不盡的廣告。


而資本,根本不會管它帶不帶血。


既然如此,對於死不悔改的藍臺,只有兩種手段。


一種,是讓資本付出高昂的代價。


有一樁著名的“福特平託車案”。


1971年,福特公司推出了一款平託車,說是“性價比高”,只要2000美金。


但第二年,有個13歲的男孩乘平託車回家,卻因追尾引發油箱爆炸,男孩燒傷面積達90%,失去了鼻子、左耳和大部分左手。


這一切,都是因為平託車本身存在的缺陷。


工程師們早就發現這個缺陷並上報,但董事會最終的決議是維持原設計。


僅僅因為,更改設計方案,每輛車就會增加11美元的成本。


按銷售1000萬輛計算,就意味著要投入1.1億美元的成本;而維持原方案,按致死180人、致傷180人、燒燬5000輛車計算,賠償金不過一共5000萬美元。


是的,在資本面前,人命不過就是枯燥的數字。


但這一證據激怒了陪審團,他們給福特公司開出1.2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


高昂的代價,才給了資本致命的一擊。


浙江衛視始終不重視安全,就因為他們付出的代價還不夠高。


相比輿論、口碑,只有錢才是真正的懲罰。


另一種,就是在藍臺的“娛樂致死”面前保持清醒。


沒有什麼比生命更珍貴。


當生命、安全被流量和收視率踐踏時,每一個看客都不是無辜的。


每多看一分鐘,都是在助長這個歪風邪氣。


我們需要娛樂,但絕不是玩命取悅觀眾、毫無敬畏之心的娛樂。


當娛樂的底線被一再拉低,昨天有藝人在節目中死去,今天有明星在疫情下不戴口罩,那明天呢?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