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李宇宙62514570


栋果妈认为,父母要放手给孩子机会去做家务,以此提高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

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时时刻刻宝贝宝贝的宠着。孩子渴了还没张嘴,水已经递了过来,更别说穿衣吃饭这些小事了,父母的包办代替,已经导致孩子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实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这样,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可以从做家务这种小事开始做起。

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

这就是指从小培养孩子动手做事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了,那么他的任何其他能力都无从谈起。同样,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能力并使其得到良好发展,独立能力的培养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只能是空谈。

“让孩子帮你做点家务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他们只会帮倒忙呀!与其忙上加忙,还不如自己做,让他们坐在一边看电视。可能许多妈妈都这么认为。其实,孩子的任何一种良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想靠一两次行动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不要怕孩子帮倒忙,孩子的“破坏力”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越来越弱,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家务活的好帮手。

另外,让孩子从小做家务,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建立自信心,形成独立的人格,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还可以发展孩子计数、分类等认知能力,学到很多日常生活知识等,这些都能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做家务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最佳起点,对于一些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家务活,大多数孩子都会比较感兴趣,所以家长不能剥夺孩子做家务的权利,而是要在孩子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引导他们参加家务劳动,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1.注意自己对家务活的态度

要想培养孩子对家务活的兴趣,家长首先必须对家务活感兴趣,家长对整洁环境的态度,以及做家务活是否能乐在其中的心情,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对家务活的态度。如果家长自己都觉得家务活苦不堪言,孩子又怎么会积极去做呢?

2.给孩子做家务活的机会

在孩子学会走路之后,家长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小事,如给爸爸递拖鞋、帮妈妈取东西等。两三岁以后,孩子的模仿能力变强,什么事都想尝试尝试。这时不妨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充当你的“小帮手”,比如给孩子一把小扫帚、一个玩具吸尘器等,引导他打扫自己的“地盘”。

3.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家务

由于性格、爱好不同,不同的孩子可能喜欢不同的家务活,男孩和女孩喜欢做的家务也可能不同,这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发现,然后针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有意识地训练。

比如,洗晾衣物就是比较适合孩子干的家务活之一。一般孩子对衣物的分类、配对、摆放、晾晒、折叠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孩子做这些事不仅发展了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巩固一下对数字和颜色的认识。

厨房也是孩子爱去的一个地方。在我国,厨房却是孩子的“禁地”。但许多外国家长并不这样想,她们中有的干脆把婴儿放在高背椅中推进厨房,看妈妈干活;有的给大一点的孩子准备了专门的凳子,让他们站在上面,做一些“小活计”。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但是确实要注意安全。

另外,收拾玩具、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筐、掸灰尘、整理书籍杂志、餐前摆放餐具、把自己用过的碗碟收进水池、清洗塑料碗碟、吸尘、浇花等这些也都是孩子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活。

4.与孩子分工合作

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也是与家人协作、互相帮忙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培养孩子对做家务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一起分工、合作、完成、庆祝等,多给孩子自己思考、决定、动手的机会。比如,全家利用节假日打扫卫生,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分工,让孩子承担其中的一部分:父母擦桌子,可以让孩子去冲洗抹布;父母收拾客厅,让孩子打扫自己的卧室等。孩子做完一项家务活后,家长别忘了及时地进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辛勤劳动的收获,品尝到其中的快乐。

结语:

家长要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并应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对锻炼孩子很有帮助。


栋果妈育儿


在陪伴与鼓励中见证孩子的成长

1.渐进式。孩子在一岁多会学会走路,会跑就会有摔倒的时候,家长在面对孩子摔倒在地的情况下,在家长确定孩子没有大碍时,一定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几次以后,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他可以获得的技能,要适时推进!

2.家长放手。如果孩子都三岁了,还得让家长每顿饭一勺勺地喂,家长是在耽误孩子,耽误孩子的成长,剥夺了孩子该有的自己把食物放进嘴里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3.爱。读绘本,做游戏,看小猪佩奇,都有家长的身影,让孩子在家长关爱的目光中渐渐长大,让孩子在父母的怀中自由嬉戏,然后呼呼睡去!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会很有爱!

4.成长的主动与被动。懒惰是人的天性,明明能自己上厕所并提上裤子,非得让家长代劳,这时候父母要学会说不!

5.精准的鼓励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更快!当孩子画了一副有创意的画,在他自我感觉有进步的时候,家长精准的肯定和鼓励会带给孩子成长的快乐!


德莫克


我的做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自从儿子上大学开始,我给了他我的工资卡,他的衣食住行都自己安排,我强调你的穿戴要适合你自己品位和层次,结果他还存钱买了高档相机,同学之间关系也处理的很好,读研时经常出国比赛费用都是自理,没找我们要钱,德国读博士是公费的,当公费批下来时,儿子将工资卡还给了我,并说都24岁了,不能再用父母的钱了。我认为这样很好,我没有操太多的心。我的体会是放手。


旅居养老房车生活


3岁的小儿身体发育较好,手脚活动也比较灵巧,已经能够料 理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在这一时期,家长应注意培养他们的生活 自理能力,如吃饭应以自己吃为主,可以用勺子,也可以教他们学 习使用筷子,但不一定要求用得很好。3 岁的孩子能自己大小便, 但大便以后尚不能擦屁股。到了4岁,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练习了。

  3岁多的孩子,一般晚上就不会尿床了,家长应培养他们自己起床 小便的习惯,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己穿衣服时,应耐心,多鼓励孩子。 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自己刷牙、漱口、洗手的好习惯。孩子学会料 理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是孩子走向自理的开始,尽管做得不好, 且很费时间,但父母最好不帮忙或催促,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干,要 让孩子感到这点小半自己能干,这样既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能 308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逐步使孩子能够逐渐自理。


35岁的数学老师


.

1培养日常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便后洗手、掉在地上的脏东西不吃、自己用毛巾擦嘴和擦手等;

2.

培养独立完成吃饭: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饭,引导宝宝细嚼慢咽,鼓励宝宝把碗内的食物吃干净


吕先生vlog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度关心,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多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避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3.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4.多创造一些让孩子帮助家人的机会,让他在家庭中有充分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liangshizhan


1.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一个孩子顺利进入青年时期的前提,也对他们以后的成人化和社会化行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孩子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孩子是家庭的宠儿,但孩子更是社会的未来,孩子未来必竟是孩子在社会中闯出来的,对孩子来说,自理能力是将来孩子独步天下的必备技能。

2.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健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影响着孩子对困难的挑战能力,更会导致孩子不自信,退缩和缺少勇气以及有胆有智的性格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孩子的自我能力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就应该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只有这样,当孩子走出家门求学或自我发展的时候才能够放心。孩子也能更好的照顾自已,更好的发挥自已的才能。

3.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就应该从“小事”上。小孩子正在读书,所接触到的都是些扫地洗碗的小事,有时候看上去很杂乱,但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更多的家长在心底的私下有不正确的认为,认为孩子小,是好好读书的黄金时间,除了读书,啥也不让孩子去做,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书读的好,孩子以后出自成了,自已还干啥,啥也不用干了,这些琐事,孩子是不用做的。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

4.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的问题,爱因斯坦也要扫地吃饭,爱迪生也要吃饭卖报为生存的。伟人的自理能力更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自已都照顾不好,却想着孩子要学习好,是做大事的人才,小事妈妈包了。这是一条“美好设想坏结果的”羊肠小道。只有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动他该动的手,才是孩子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条件。

5.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自已照顾自已的能力,现在是网络遍地开花的时代,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故事,儿歌等来培养孩子服务自已的能力,只有先会为自已服务,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从小开始就引导孩子洗手、剪指甲、洗碗、洗祙子。这些事情孩子在婴儿期都是喜欢去做的,而是家长给孩子断送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小,最主要的是认为孩子洗不净,还有怕孩子会把碗摔烂,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做了,错过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培养时期。

6.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给孩子提供“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的家庭空间,许多家长都怕孩子动手,吃饭怕孩子烫着,穿衣慢了怕孩子冻着,孩子自已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走路怕孩子累着,还要背着。是父母的行为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个不准动,那个不准动,把孩子限制的条条框框。更别说去引导孩子的自理能力了,给孩子一个独立做事的空间,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不要包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求生存的能力。

7.家庭中的长辈不要溺爱孩子,更多的时候“隔代亲”比父母还溺爱孩子,啥事也不让孩子动手,怕伤着,怕冻着,更怕孩子累着,一切包办,当父母想让孩子做些事情的时候,长辈们还和孩子争着去做,不让孩子去做,还有一句合理的名言“现在我还能动,等我动不动了在让大孙子去干”。累了自已,伤了孩子的理论。

8.“吃自已的饭,流自已的汗,自已的事情自已办,靠人、靠天、靠祖上,不是好汉。”把这句话贴在孩子的床头,时时提醒孩子,同时也是提醒家长:强调学习也不要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阳阳羊yang


孩子的生活能力是从小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有很多家长特别重视这一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第一,主动教孩子做事。每个人做事的能力都是一点点学来的,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什么白领都是与生俱来的。家长在与孩子平时相处的过程当中,应该主动地教孩子各种生活能力。比如洗衣做饭,比如遇到各种困难怎么解决等等。

第二,主动夸孩子做事。与做事情相比,大多数人更愿意乐享其成。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鼓励孩子,如果孩子会做一件事情,家长应该及时的进行表扬。比如今天学会了洗衣服,家长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做的不错,做的棒极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愿意做事,乐意做事。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觉得我自己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也更愿意去做事了,生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三,主动让孩子做事。在生活当中家长可以主动交代一些任务,让孩子去干,让他们试着去做,不要怕他们犯错误。要让孩子逐渐在生活中认识到我自己可以,我自己很重要。

第四,包容和理解孩子在生活当中所犯的错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当中都是要交学费的,都是要犯错误的,这个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和支持。不要怕孩子犯错误,就在生活当中包办孩子所有的事,这样对他的生活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家长应该大胆的放手,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由一到二,由二到三。

希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努力,不断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龙门木鱼


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做。


用户7763115861363


从小开始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三观,从小培养自理能力,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得有量。没事多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要注意你做什么事,孩子基本上都会跟着你学的,小孩的大脑就像印模,特别容易把你感觉无所谓的小事会让他感觉深刻的事烙印在大脑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