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希望气象学家能给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答复?

手机68159007980


南美洲秘鲁西侧的太平洋海域,由于受到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使得这一海域的海水温度较低,而且秘鲁寒流是一种上升性寒流,使得海底淤泥上泛,富含营养物质,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多产冷水性鱼类。但是,秘鲁沿岸的渔民发现,有些年份在圣诞节前后(11月至次年3月)秘鲁寒流会出现异常的水温升高现象,导致海洋鱼类的大量死亡,当地渔民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圣婴)现象。

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导致海水温度异常升温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的异常,而地球的大气环流又是全球性的。所以,当秘鲁沿岸鱼类大量死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时候,全球其他地区也会同时出现一些气候异常现象,因此“厄尔尼诺现象”就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现象。根据之前的描述,厄尔尼诺是指本来的冷海水,异常变为暖海水,所以是一种反向的变化,表现在气候方面也多表现为反向特征,具体规律可以总结为“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雨不雨、该旱不旱”。

比如,冬季是寒冷的季节,如果某一年的冬季气温高于往常,迎来了“暖冬”,往往是“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另外,在雨季时降水偏少现象,也是“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此外,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极端性天气现象被称为“拉尼娜”(圣女)现象,通常表现为“该怎么样而更加怎么样”,表现为气候加剧现象。所以拉尼娜现象通常在气候上表现为:“该冷更冷,该热更热,该旱更旱,该雨更雨”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通常会交替出现,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地理沙龙


对于这个问题呢,我们当初在学习地理时有所了解,再结合当今主流对其的研究观点,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对厄尔尼诺现象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在个别年份的圣诞节前后,南美洲的西海岸冷洋流区的表层海水温度会异常升高,而海水温度升高就会对大气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使得原本干旱少雨的地方发生洪涝,而原本多雨的地方则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这一系列的现象,也就是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发生异常的变化。

接下来是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对我国的气候主要产生的影响,按季节来进行划分,结合降水和气温这两个要素,此时我国的气候异常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台风的出现,同时在我国沿海地方登录的次数会有一个明显的减少;

2、在夏季,跟正常年份相比较,我国的北方地区温度会明显升高,降水则会明显减少,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和高温现象,而南方地区正好相反,温度会明显下降,降水则会明显增多,容易发生低温和洪涝现象,尤其可以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次爆发的严重洪水,都是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第二年;

3、而当秋季到来时,同正常年份相比,全国范围内的降水都会普遍的减少,在气温方面,除了内蒙古北部和东北北部的气温会降低之外,其他的地区的气温都普遍偏高;

4、而在冬季,不同于正常年份,此时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都会普遍升高,从而就会出现暖冬的现象。

这些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了,希望可以解答到你的困惑,从而帮助到你!


地质知识科普中心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El Niño 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l Niño Episodes)。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地球出现大面积干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