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唐書本傳》有載:

“後人論書,歐、虞、褚、陸,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草聖張旭

這句話的意思是,後人談論唐代的書法,對於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陸柬之這樣的書法名家,都是褒貶不一,但說到張旭,卻全是誇獎他的話。

這就很令人驚奇了,真有這麼厲害的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無非短者”的張旭,到底是一個怎樣精彩絕豔的人物。


出身顯赫,師承名家

張旭,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書法世家,身世顯赫,家學淵源。

你知道他的外祖父是誰嗎?初唐著名書法家,陸柬之。你知道陸柬之是誰的外甥嗎?“初唐四家”之一,虞世南。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虞世南

據《衍極並注》記載:

“虞世南親見永師,故其法復傳於唐焉。歐陽詢得於世南,褚遂良親師歐陽,或雲虞、褚同師史陵。陵,隋人也。歐陽詢傳陸柬之,柬之及見永師,又世南之甥也。陸傳子彥遠,彥傳張旭。彥遠,張之舅也。旭又得褚遂良餘論。”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張旭的書法老師是舅舅陸彥遠,也就相當於,他間接師從陸柬之、歐陽詢和褚遂良。再往前追溯的話,就要到虞世南和智勇和尚了。

智勇和尚是誰?“書聖”王羲之的七世孫,有著正統的家學傳承,所習的是正宗的王羲之筆法。

而南唐後主李煜,在《評書》一文中也曾直言:

“善書法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俊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薛稷得其清而失於拘窘……”

“初唐四家”一個不落,都沒能完全脫離得了王羲之書法的影響。所以說,我們從源頭來看,張旭其實是師從王羲之。


“世間無物非草書”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對張旭尤為推崇,他曾在《送高閒上人序》中極盡誇讚之詞:

“往時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簡單來說就是,在張旭的眼中,“世間無物非草書”。喜怒哀慕,日月星辰,風霜雨雪,花鳥魚蟲,世上萬事萬物都可以化為他筆下的草書。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世間無物非草書”

據《新唐書》記載 :

“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倡公孫舞《劍器》,得其神。”

看見公主和擔夫爭道,就能領悟草書筆法的意境;欣賞公孫大娘舞劍,就能領悟草書筆法的神韻,這必然是需要絕佳的悟性和絕世的天賦。

確如項穆所言,張旭“固非常人也”。

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序文中則描述得更為具體:

“往者吳人張旭 ,善草書帖 ,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 ,自此草書長進 ,豪蕩感激 ,即公孫可知矣。”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

張旭雖然擅長草書,但也有遇到瓶頸的時候。他在鄴縣看了幾場公孫大娘跳的西河劍器舞后,心中有所頓悟。舞蹈和書法都屬於藝術創作,自然也有共通之處。

公孫大娘的劍器舞,氣勢之磅礴,堪比后羿射日、御龍翱翔,起舞有如雷霆萬鈞,結束又似江海歸於平靜。這樣震撼人心的場景,難道不可以用草書呈現出來嗎?

對於張旭來說,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他將所見所感融入到草書的創作之中,揮毫潑墨,鋒芒畢露,狂放不羈,終是自成一派。


唐朝書法的最佳代言人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曾說過一句話:“書之盛,莫盛於唐。”

唐朝的帝王大都比較重視書法,有些自己的書法就寫得很不錯,比如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上位者的推崇促進了書法在唐朝的快速發展,這個時期的書法家們社會地位也比較高。

舉個例子,四個楷書大家,歐體歐陽詢、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以及趙體趙孟頫,前三個都身處唐朝。不誇張地說,在唐朝,有點兒文化的人都能寫一手工穩的楷書。

而張旭所處的盛唐時期,國力鼎盛,經濟繁榮,政治開明,文化自然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甚至出現了“一日之中,獲睹三絕”的千秋佳話。

“三絕”分別指的是,畫師吳道子的壁畫,將軍裴旻的劍舞,以及長史張旭的草書。

據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記載,吳道子、裴旻和張旭三人在洛陽碰頭。裴旻想請吳道子幫忙畫壁畫,有償的。但吳道子不要錢,他就想看裴旻舞劍。

於是,裴旻滿足了吳道子的要求,一把劍舞得氣貫長虹。而吳道子奮筆揮毫,“俄頃而成,有若神助”。一旁的張旭長史呢,也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一手“變動猶鬼神”的草書躍然壁上。

在場的眾人都說實在是太難得了,一天之中能夠看到三個這麼精彩的作品表演。這樣的場景,也只有在盛唐才能看見。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一日之中,獲睹三絕

唐朝的文化包容性極強,單就書法而言,它的一大特點是兩個極端共存:既有楷書的極端規矩,又有草書的極端狂放。

如果要給“兩極並存”的唐朝書法選出一個最佳代言人,那必然是非張旭莫屬。

張旭創作的草書,可以說是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狂放不羈。

怎麼個不羈法兒呢?

《新唐書·張旭傳》有載:

“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

人家凝神且靜氣,他喝酒又長嘯。人家用筆書寫,他拿頭添墨。偏偏這個酒醉的癲狂之人,還能“醉裡得真如”,寫出平日所不及的作品。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張旭草書《古詩四首》

張旭的楷書卻完全沒有那股狂放勁兒,他寫的《郎官石記》和《嚴仁墓誌》,都非常地端正,規矩極了。

顏真卿評價自己這位老師:“雖恣性顛佚,而法度極入規矩。”

既能安然端坐法度之中,又能肆意遊離法度之外,也就張旭這麼一位奇人。

在這個全民崇拜書法大師的時代,張旭可以說是當時的超級偶像。一旦他在某地寫字的消息傳出來,百姓們便會奔走相告,致使萬人空巷。

所以,不論從實力還是人氣方面來看,唐朝書法的代言人,非張長史莫屬。

倜儻閎達,廣交豪傑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牛人的身邊自然也都是牛人。

朱長文所著《續書斷》有載:

“張長史,蘇州吳人也。為人倜儻閎達,卓而不群,所與遊者皆一時豪傑。”

張旭宦海沉浮數十年,也沒做過什麼大官。但他生性豁達,並不為此妄自菲薄,又因自身實力強悍,所結交到的也都是當時的傑出人物,例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還有詩狂賀知章。

能和這些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詩人做朋友,張旭的詩自然也寫得非常不錯。他在開元年間與會稽賀知章、潤州包融以及揚州張若虛並稱“吳中四士”,以詩文名天下。

他的詩中,有薄暮勞歌,也有清渓擢月;有拂地煙柳,也有山色春暉;有清尊春雨,也有邊城春草;有飛橋野煙,也有桃花流水,皆是清新自然,“句意深婉,無工可見,無跡可尋”,盡顯建安風骨。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有拂地煙柳,也有山色春暉

除此之外,張旭和賀知章二人,還跟李璡、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和焦遂等人結為“酒中八仙”,呼朋引伴,縱飲長歌,好不快活。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一詩如此描述張旭: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在王公貴族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隨心所欲,能名留史書的牛人,膽子果然不是一般的大。

唐代還有個詩人叫李頎,也寫了首詩,《贈張旭》。他在詩中把張旭比作了“安期生”。你可能會問,安期生是誰?

安期生是秦漢時期傳說中的方士,人稱“千歲翁”。他長期在東海沿岸行醫賣藥,不求功名,不慕錢財,成仙於漢代。

而張旭豁達灑脫的心態,不求名不奪利的表現,以及隱居田園的行為,竟讓那些不瞭解他的人將他視作成了仙的安期生。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草聖張旭

如果說,張旭的徒弟顏真卿是書法界的杜甫,那麼他本人就是書法界的李白。前者走的是現實主義路線,後者走的則是浪漫主義路線。不過幸運的是,張旭有浪漫的資本。

或許在有些人眼中,張旭不夠上進,沒能平步青雲,也賺不來榮華富貴。但人生一世,從始至終都能夠遵從自己的心意而活,就已經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張長史的故事,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草聖張旭”,在線追星盛唐時代的全民偶像,狂草大師,張旭。

草聖張旭:酒後狂徒,落筆成書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草聖張旭”


參考文獻:

《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

《中國美學史大綱》


作者簡介:半枕山月,自由系寫作者,治癒系主播,新手系後期,樂於分享一切美好與有趣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