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拜耳公司開除的“跑步女”樑某妍,在輿論過後還能找到工作嗎?

這兩天,蠻橫的澳籍女華人梁某妍,被拜耳公司開除,並且被國家機關注銷簽證,限期離境,這個事件可以說是大快人心。那麼,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當這個事件的輿論過後,當她回到澳洲,會因為這個事情的影響而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嗎?

被拜耳公司開除的“跑步女”梁某妍,在輿論過後還能找到工作嗎?

客觀來說,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小,雖然說我們主觀上都希望這種品德敗壞的人,能夠得到很大的懲罰,被大家所唾棄,從而讓所有心存正義感的公司全部都封殺她。但是呢,這個只能是我們種美好的期望罷了。

從國內公司的角度來說,是沒有任何公司敢去任用她的,因為一旦這個事情被扒出來就完蛋了。但實際上,這個梁某妍是外籍華人,也就說已經是外國人了,當他回到澳洲之後,大概率依舊能夠找到不錯的工作。

一、不同國家的文化觀念是不一樣的

對我們來說,梁某妍的行為是極其惡劣,毫無道德底線,更加破壞了當前重中之重的“防疫”工作,也正是因為這麼大的輿論壓力,才讓拜耳公司迅速做出決斷,開除該員工。

被拜耳公司開除的“跑步女”梁某妍,在輿論過後還能找到工作嗎?

我們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不難發現,拜耳公司如此做法,其實是不得不為之,是為了維護公司在中國的品牌和形象,說白了,這是一種危機公關的手段,說的再難聽一點,是為了棄卒保帥。

可是在西方人的觀念當中,這個事情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恐怕未必!因為西方人更加看重的是個人的自由和人權,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個人的行為,甚至說是一種個人的自由,只是在特殊的時期引起了眾怒而已。

我們從國外疫情爆發的時候,這些西方國家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了,比如說意大利,英國,美國等等,他們的國民在疫情爆發的時候,依然是我行我素,該上街的上街,該聚會的聚會,該吃喝的吃喝,這就是文化觀念的不一樣。

二、我們對某個事情往往是短暫的

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都感到群情激憤,其實是因為這個事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但是呢,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每一天我們都會面臨無數信息的狂轟亂炸,有太多大大小小的事件在圍繞著我們,等到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的注意力,又會被其他的事件吸引過去的。

被拜耳公司開除的“跑步女”梁某妍,在輿論過後還能找到工作嗎?

試想一下,等到一個月或者兩個月過後,你還會記得這個事情嗎?還會記得這個梁某妍長什麼樣嗎?恐怕更加不會關心她在做什麼了吧?因為我們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特別是與自己不相關的一些事情。

三、國外的公司注重的是利益

對於一些國外的公司而言,他們會不會任用一個員工,往往注重的是這個員工的能力,也就是說,看這個人能不能給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以梁某妍的工作經歷來看,她在很多國際性的知名公司都工作過,客觀上來說,工作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外的一些公司聘用他也是正常的事情。

其實,以前也發生過不少類似的事情,比如說某一個人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受到了輿論的批判,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依然是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了。或許,這就是無可奈何的現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