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今年高校毕业生有874万,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创历史新高!再加上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对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看好,有媒体称之为

“真史上最难就业季”。为了避免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特地趴一趴曾经大学生毕业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以示提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一、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坑有哪几个?

“培训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无良、黑心的培训机构也时常混杂在招聘单位之中,他们往往打着“高薪就业”、“保证就业”的幌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但收了培训费却不安排工作。甚至还有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一起联手欺骗毕业生,逼迫毕业生交纳昂贵的培训费,然后推荐到一些地理位置偏远、单位效益不好的低薪岗位,最后毕业生要么不堪忍受自己主动提出离职,要么在试用期就被借故辞退。


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试用坑”。 毕业生求职应聘成功后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对试用期都有约定条款,双方依法约定试用期长短,可以说劳动合同对招聘单位毕业生都有约束力。但毕业生往往会由于自己的疏忽,“放弃”了试用期的权益,比如有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应聘单位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要重新调换工作时,才发现由于错过试用期如果要解除合同,要承担很大的损失;还有的用人单位试用期或见习期过长,或以在见习期为名不签合同,或借故延长见习期,从而损害毕业生的利益。


“中介坑”。常见的就是中介要收取高额费用来推荐岗位,列出一大堆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 有些中介机构虽然推荐了工作岗位,但用人单位的状况与求职要求不符。甚至有些中介机构相互勾结,以大城市落户、高薪就业等噱头吸引毕业生,收取不菲的中介费后,结果介绍给外地中介,从而造成毕业生户口、档案被长期滞留。


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传销坑”。这个坑比较大,也比较危险。每年招聘季总有大学生求职被骗传销入坑的新闻见诸报道。一些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之心以单位的名义招聘毕业生,为诱骗学生上当受骗,他们往往根据诱骗对象的情况以招工、做生意等为诱饵。这些传销组织打着“直销”“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网络营销”等幌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之心骗取信任,一旦上当到了传销所在地,就会被强行收去相关证件,被限制人身自由,给毕业生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诈骗坑”。近些年利用毕业生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新闻屡见不鲜。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通常要填写一些表格,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信息,特别是通过网络求职,要求填写的内容更是事无巨细,从个人电话号码,到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父母情况一应俱全,有些毕业生不问缘由,粗心大意,全都写得一清二楚,结果给骗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为什么会采坑?

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会采坑?我想除了大的政策环境、制度层面的原因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不关注就业形势,不了解就业政策

这是大学生就业常见的采坑原因。部分大学生四年沉浸在三点一线的大学象牙塔中,不仅对社会缺乏认识,而且对就业环境和就业压力知之甚少,没有建立起从学习到就业的系统规划。比如,有的大学生从没想过毕业后要什么,有的从没关心过自己专业就业情况好不好,也没想去问问毕业的学长学姐一般去哪些单位工作,起薪一般多少这些问题。等到大四求职时如果屡屡碰壁,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等到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已为时晚矣。


还有就业一些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甚至是误解。签就业协议与签合同有什么区别?见习期、实习期、试用期有什么区别?五险一金是什么,哪些是单位必须缴纳的?这些在就业过程需要去熟悉的就业政策可能很多毕业生甚至参加工作都不一定清楚。还有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可是一部分毕业生误解了这一政策,使他们在就业过程观望、等待,反而错失了好的就业机会。


2.求职心切,缺乏保护意识

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初次就业,本身社会经验不丰富,与招聘单位相比就是“弱势群体”,再加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普遍都有急于寻找就业单位的心理,这样使他们无暇全面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和协议约定,甚至担心不被录用而不敢主张自己的权益,从而失去最起码的权益保护。另外,由于大学生活与真实的社会相比要单纯地多,不少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不注意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随意的把完整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等发布出去。


3.就业期望值高,盲目跟风

就业期望值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理想工作的概率估计。其实大家都清楚现在上大学比以往要容易些,也就是常说的大学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说得更直白些就是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 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不否认就业期望高会激发毕业生求职的动力,但如果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好好把握求职机会,反而会错失许多好的机会,甚至多次在美好的愿望与无情的现实之间产生的落差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


还有就是部分大学生就业喜欢盲目跟风,同寝室同学去考研跟着去考研,好闺蜜想去考公务员也跟着去考公务员,另一半想去创业也义无反顾地追随,从来都没有问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读研,适不适合当公务员,适不适合创业?


三、怎么才能不采坑?

毕业生求职要想不采坑,少采坑,不掉大坑,一方面整个社会就业政策要完善、就业环境要优化,学校就业教育要加强,另一方面关键还是要大学毕业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加强自我保护。主要做好以下四点: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大学生都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中青网曾经面向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发起过一项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结果超过87%的被调查者认同清晰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制定目标,有助于求职找工作。可能有人说,等到大四找工作再做职业生涯规划完了,我要说的是: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虽然已经临近毕业了,至少你可以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可以找什么匹配的工作;还可以做毕业后五年、十年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长远的思考。


2.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应届毕业生,如果你在大一大二就关注过你所在专业的就业情况,相信等到你大四找工作肯定不会慌乱。如果找工作之前做好的详细的准备,熟悉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甚至有具体的求职方案以及应急举措,这样哪怕求职碰壁你也会积极理性地应对。国家统计局刚刚在3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疫情对我们国家失业会造成影响,下半年就业情况才有望好转,调查失业率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今年的毕业生接下来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


3.更新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要么自身认识不足,要么被光鲜的职业艺术照所迷惑,要么对行业前景缺乏评估……建议毕业生要进行认真的自我探索,从“我想做什么”转变为“我能做什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求职择业,在就业“寒冬”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尤其是不合理的期望。哪有“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样的好工作,哪怕有这样的工作,凭什么是你去做?还有就是找工作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业的“业”在今天有了更多的内涵,远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去私企民企、自己创业也是就业,去农村作新农民、当农创客也是就业。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毕业生找工作,要认识到:找工作重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重要。作为初出校园、社会经验阅历偏少的大学生,如果在求职时遇到一些困惑,最好多和辅导员、班主任、父母、亲友沟通,或者寻求法律援助,加强防范,保护好自己。这里提醒一下,毕业生对于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务必要仔细阅读后再签字,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还有就是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招聘现场,不要随意发放自己的简历,尤其是那些招聘方式不合规范的单位;在求职材料上最好不要留家庭电话,只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就可以;网络求职登记注册个人信息时,要选择那些知名度较高、信息规范的大型人才招聘网站;求职时要注意留下用人单位的固定电话,必要时拨打查询电话进行核实;与联系人会面应选择用人单位的办公场所等。


最后,求职过程中的坑有很多,要想不被坑,除了靠运气,还要靠努力,运气来临之前,越努力,越幸运!祝大学毕业生求职顺利!


毕业生就业常踩的几个坑,你(曾经)中招了吗?怎么破?


如果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多想多问,也可以@胡老师说,帮你解疑答惑,筹谋划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