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几乎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魏蜀吴三国争霸之后,不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的后人,都没有能够成为最终一统天下的人,反而是司马懿的后人建立了晋朝。所以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家族。但是在三国时期曹操有25个儿子,在众多儿子中,为什么司马懿篡权的时候没有人站出来阻止呢?

曹丕饮鸩止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曹丕身上找原因。曹丕在位时期的做法实行的制度和一些做法可以说直接将后代的出路给切断了。虽然他表面上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权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事实上却是适得其反的。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几乎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图语:魏文帝曹丕】

曹丕首先是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表面上看起来保护了士族的权益,让他们在后代在选官上占有优势,但是这仅仅是饮鸩止渴的。曹丕实则是想以此来交换,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

第二,他指望轻信能够把持住军队和内阁。曹丕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九品中正制的补充,他意识到了世家大族把持权力的危害,所以想要提拔亲信来把持军队和来控制军队和内阁,此来实现集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来的老臣就被排挤出去了,得势的是一些靠夺嫡和血缘关系而占优势的小辈们,早已不能够死心塌地守护曹家了。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几乎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曹丕一步一步地将曾经对于曹魏忠诚的老臣都排挤出去了。而让一批看起来对自己没有威胁,但同时也不能够完全忠心于曹魏的人入了政治集团。

曹爽专权独断

除了曹丕,还要提到的一个人物是曹爽,公元239年的时候,8岁的曹爽登基。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两个托付的大臣,司马懿和曹爽。但是曹爽“太能干”了,让满城文武百官怨声载道。

曹爽架空了司马懿,将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逐步蚕食了其他老臣手中的权力,开始培养出自己的势力。在声势和名望扩张以后,他发动了伐蜀之战,但魏军被费祎与王平击溃。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还有多少人会支持曹爽?当时反对声音一片,老臣们也纷纷站到了司马懿一边。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几乎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曹爽剧照

司马家族得势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诱降曹爽,借机将曹氏宗亲夷三族都铲除掉了。曹丕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不受到侵犯,已经把曹家和夏侯家自己解决掉了大部分。而曹爽此番又葬送了一部分。

所以到最后司马懿兄弟夺权的时候,曹家和夏侯家根本就没有剩多少人了。原本的曹魏忠诚者,在司马氏的屠杀之下所剩无几,所以司马家族在最后能够实现权倾朝野。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曹操老臣后代几乎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小结

所以说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为什么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有站出来保卫曹家呢?曹操的后代都已经被曹丕和曹爽“自掘坟墓”,所剩无几了。而那些老臣一部分已经被排挤出权力的圈子,没有办法保卫了。另一部分在曹爽的行为之下,逐渐向司马懿靠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