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父母能培養出精英孩子嗎?看平凡父母怎樣逆襲!

曾經網上的一篇文章被廣泛流傳,大概寫的是一位出生在精英家庭的女孩,能力強、知識面廣,從中學就開始閱讀原版的莎士比亞文章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的背後,她的父母所能給的家庭環境因素以及父母一起參與進來的學習過程才是出生平凡的父母們值得去學習和嘗試的。 

如果我們沒有可觀的經濟實力,就該放棄和孩子一起的各種嘗試嗎?
  假設:某精英家庭的孩子希望到某個國家去遊覽博物館,而我沒有錢,孩子對世界名畫也有興趣,我們就沒有辦法跟孩子一起學習了嗎?
  完全是有可能的,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購買畫冊、網上查閱資料,和孩子一起來學習呀!
  再假設:某精英家庭的孩子喜愛馬術這樣的運動,而我沒有錢,孩子也愛馬術,我們沒有辦法和孩子一起玩耍了嗎?
  我們完全可以給孩子講關於馬術的相關知識啊,然後用其他的運動方式替代馬術,比如乒乓球、跳繩、跑步,都是健康的存在方式嘛。
  再假設,孩子愛聽音樂會,我們去不起現場版的,視頻版的我們總是能夠給孩子的。(雖然效果各不相同,但是我們不也在嘗試嗎?)
  當然還有若干的假設和假如。
  我們不能否認不一樣的家庭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資源整合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對社會的理解也是不同,但是我們就應該放棄讓孩子對世界的各種努力和友好的嘗試嗎?
  我出生貧民,難道我就不能通過學習,通過和孩子一起的不斷嘗試,讓孩子獲得更寬的視野嗎?那麼問題來了。


  其實也是很簡單。
  就像我身邊的很多父母一樣,很多父母就算已經是精英,不為經濟所困,可是依然懶惰,和孩子一起的學習、成長、折騰和各種嘗試都沒有,那麼這樣的家庭又怎麼能培養出更為優秀的精英呢?
  所謂精英,代表著資源整合能力、代表孩子的視野寬度、代表著孩子的學識。
  我們是貧民,資源整合能力不足,那麼視野的寬度呢?學識呢?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中,我們都是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的努力後天獲得。
  最關鍵的是父母,你是否願意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在孩子成長的早期,拋棄你自己所有的狹隘的觀點、拋開你自己的認識限度,用開放包容的特點和孩子一起去學習、去玩、去各種折騰。
  每個城市都有的幾十個博物館,你都帶著孩子深度的學習完了嗎?
  每個圖書售賣網站的那些熱門圖書、各個學科的趣味圖書、各種世界名著,你都帶著孩子讀完了嗎?
  每個城市各種社團組織的活動,週六日你都帶著孩子一起去參與了嗎?
  以北京為例,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各種演出的最後排其實只有幾十塊錢的門票,你都帶孩子感受和學習了嗎?


  ……
  如果你沒有。
  你就只會停留在對那些所謂的精英家庭的經濟來源、資源整合能力感到不平衡。不平衡不能改變任何現狀,不能讓你和你的孩子成為他們那樣。
  那麼作為父母,就要帶著孩子去折騰、去嘗試、去努力,竭盡所能的去努力。
  也許這樣做了,我們的孩子依然比別人差很多,但是這有什麼要緊呢?如果不做,可能會更差呢!
  培養一個精英孩子,你必須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至少是一個合格的父母。一名優秀的家長應該具備這樣的條件:
  1、愛孩子。孩子是自己生自己養的,必須用真心對待,如果對待孩子像對待仇人一樣的,那根本不能談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2、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要懂得在特定的場合跟孩子說特定的話,不能在外人面前過分責備孩子。
  3、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溺愛孩子和習慣過度打罵孩子的家長,都不是好家長,只有懂得分辨對錯,正確分析孩子的問題,用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家長,才是合格家長。
  4、懂得發現孩子的優缺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家長不能因為孩子看起來不是很優秀就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5、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工作忙不是藉口,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不僅性格上比較孤僻,而且,親子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的。
  6、不要做一手包辦的家長。什麼時候都幫孩子搞定的家長不是好家長,在某些時候,家長要做個“懶”家長,這樣,孩子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那麼,如何做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家長呢?
  ——多帶孩子接觸外界,多點時間陪伴孩子;
  ——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正確引導孩子走正確的道理;
  ——適當的放養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成長;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孩子有錯的時候要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不能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
  ——不能溺愛孩子,不能用暴力來對待孩子的過失;
  ——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