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你有叛逆心理,怎麼辦?

女士2008


可以理解,誰都有過青春期叛逆的時候,有很多方法可以緩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哦,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面對孩子的叛逆,千萬不可嘮叨。美國的著名作家卡耐基說:嘮叨就像一把刀,會使孩子更加叛逆反感你。也不可與他硬碰硬,那是石頭碰雞蛋而徒勞無益。

此時應該冷靜下來,試著去理解他,站在他的立場看問題。有時候實在是接受不了孩子的思維方式,也要冷靜思考,暫時緩和下。當你找到了足夠的理由,可以說服他時,(估計這時候孩子的氣的消停了)再和顏悅色與他探討問題。也可以告訴他:你現在是叛逆期,媽媽也曾在你這種年紀時也曾叛逆。一句這樣的話就拉近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讓他明白他有叛逆心裡,並告訴他要學會控制情緒。

當孩子偶爾做了對的事,要肯定他的成績,從而鼓勵他激勵他成長。當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時,就會主動的找你聊天了。總之面對孩子的叛逆心裡,要作正確的心理疏導,引導他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日冉海天


反思自己,大多是家長的問題。

首先呢,人要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不是你年長几歲。就比孩子聰明,比孩子懂的多。自我感覺良好,正是因為自己的無知。大人所堅定不移追求的東西,不代表就是對的。你的期望不代表就是唯一。

其次,孩子不是自己的跟班,他是獨立的人。沒見過哪個孩子天生就沒有好奇心。沒有追求。否則,他是怎麼學會說話的?他是怎麼長大的。大人不如好好反思,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反而在你眼裡沒了上進心,沒了活力?很可能是大人的自以為是親手毀掉的。

孩子的問題,還是先要反思自己。自己幾斤幾兩得有數,不要衝在前面引路,不要在旁指手畫腳。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少說話少做事,孩子反而會成長的更好。


小番茄通俗心理學


叛逆心理是指孩子對於長輩的要求及言行持完全相反態度的一種心理狀態,叛逆心理可以說是青春期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也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比較突出的一個心理特點。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叛逆心理的表現以及可能出現的危害有哪些

1,叛逆心理的表現

有叛逆心理的孩子,通常家長對他們的所言所行,尤其是反覆提及的同一件事,都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有時甚至出現激烈反抗。

在學校對一些規章制度表現出反感,認為學校喜歡小題大做,管理迂腐等等,對老師的教育基本上聽不進去,甚至覺得他們多管閒事。

簡而言之,凡事家長或老師給他們的教育,禁止他們做的事,他們都一律反其道而行。

2,叛逆心理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

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沒有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可能會導致他們的性格出現偏執、冷漠、不合群等問題。致使他們信念意志不堅定、工作學習及生活狀態消極,甚至進一步引發犯罪心理或其他病態心理。

其次,是什麼造成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1,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一個過渡期,這時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強烈,正在慢慢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在他們眼裡,自己已經是大人了。而父母卻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仍然以兒童時期的教育方式對待他們。一味命令式地交流引導,自然會遭到孩子的牴觸,就會發生反抗,比如頂嘴,故意反著父母的意思來行事等。

父母遭到孩子的反抗,心裡自然覺得身為長輩的權威受損,就會大聲訓斥孩子,甚至動手。而青春期的孩子這時的情緒大多不穩定,當父母採取的教育方式越粗暴,他們的叛逆心理就會越強烈。

尤其是父母過於嘮叨的家庭,孩子的叛逆心理最為突出。

2,學校老師的錯誤教育方式

學校老師如果使用的教育方式不當,也會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比如老師當眾批評孩子,對學生進行差優等級分類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此時的自尊心比較敏感,被當眾批評,面子自然掛不住;被老師評為差生,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嚴重影響到孩子自信的同時,也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就會對學校和老師產生排斥心理,抗拒老師的教育以及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

3,受到影視作品的不良誤導

一些影視作品的題材過分美化反面人物的英雄形象,致使青少年受到不良誤導。比如古惑仔或者一些校園暴力題材的影視劇,使孩子出現錯誤的價值認知,去模仿影視中的一些反面人物。

模仿心理和叛逆心理一樣,都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突出的一個心理特點。

最後,瞭解了叛逆心理的危害及其產生的原因後,家長應該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

1,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

父母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不要一味用父母的身份企圖讓孩子順從自己。而要用朋友一般的態度與孩子相處。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到家裡的一些決策中來,比如買什麼牌子的電器,買什麼款式的傢俱等等,培養孩子主見的同時,增進彼此的關係和距離。

孩子提出的不同看法,家長要認真傾聽,不要沒聽完就直接打斷或否定,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就算出現錯誤,也不要責罵,而是要耐心指出錯誤的地方並加以引導。

懂得尊重孩子,不要在別人面前當面指出孩子的不是或缺點等。

2,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很少關係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委屈、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等等。總是以成績來評斷孩子,卻忽略了他們的心理狀態。

家長應該抽空多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與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加以引導,必要時可以介入。

多教導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處世觀,這些是課本里學不到老師也不會教,但對他們來講卻是極為重要的東西。

3,多與其他人交流教育心得,多學習一些教育和心理方面相關的知識

每個人的認知與見解不同,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家長之間應該多交流一些教育方面的經驗與心得,並及時意識到自己教育方法的缺陷和錯誤,並加以糾正。

有空多學習一些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自己,正確對待孩子的叛逆心理。

4,家長有時也會犯錯,要及時自我反省

人無完人,家長也會犯一些錯誤,當家長犯錯的時候,要及時改正,並作為教育案例來指導孩子。這種獻身說教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誠實敢當的品格,家長不要害怕會因此有損威嚴。

人的情緒有時實在不好控制,難免會因為一時氣頭上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言行。要是家長出現錯怪孩子或者說了不好的話,應該要帶著誠意及時向孩子道歉,不要拉不下面子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總結

叛逆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家長不用過於擔心或者用粗暴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方法才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要做孩子的心理引導,家長也要多反省自己。

喜歡請關注我【漁海生】,專注解答各類情感問題,分享各類情感故事


漁海生


孩子的叛逆期分三個階段,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一、2—3歲,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叛逆行為在家人眼裡還是幼稚好笑又可愛的。通常不會使家長產生過多的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要引導鼓勵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關注他的心理需求。

二、7—8歲,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叛逆心理也是較為強烈的,這時候正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階段,很多家長會有一種感覺,忽然覺得孩子“不聽話”了。

我家二寶目前正處在這個階段,他甚至有時會直接跟我說“我就不想按你說的做”。

由於他哥哥正上高一,也正處在下面要說的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所以對我來說二寶目前的表現那都是“小意思”。

如果孩子在7、8歲這個叛逆期時期,家長還是要給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實踐的機會,給他選擇的權利,讓他學會從中判斷,從而起到引導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強制”。還有不要忘記表達你對他的愛。孩子是可愛的,他的本意不是要“氣你”。

三、13—18歲,人生的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也最令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 獨立心、自尊心 空前的強烈,不喜歡別人尤其是家長過於干涉自己的事情,可是又在心理上期望得到家長的肯定。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個時期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發起脾氣來甚至有些“可怕”,這些都跟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有關,所以這時的家長要學會調整心態,對孩子儘量寬容一點,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相處,給孩子個人空間,學會遇事徵求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交換意見。

如果家長因為孩子學習,手機,早戀產生不愉快,萬萬不可互不理睬甚至放任自流,也不可以簡單粗暴的打罵挖苦貶損,長此下去會導致親子關係破裂,以至於孩子叛逆心理更為強烈。

我和高一的兒子也逃脫不了“雞飛狗跳”,但是生氣過後,會買一些他喜歡的零食或者做他愛吃菜,吃會讓心情變好,心情好了談起話來就順暢多了。有時也會趁有他在場時,跟他弟弟講講哥哥小時候的趣事,營造歡樂的家庭氛圍,孩子自然會受到感染,進而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


王二少上一年級


提問:孩子對你有叛逆心理,怎麼辦?

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做為孩子的引領者,讓孩子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會出現一點小狀況,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又該如何面對呢?

叛逆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的一種心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十分希望脫離父母的監護。這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不同的嘮叨,責罵,或者打罵,孩子可能會與父母頂嘴,吵架,嚴重的甚至會離家出走。

這個時候,就不要對孩子又打又罵,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父母要經常進行溝通,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一次心靈的溝通,儘量不要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老巫婆”的形象。不僅要關注孩子的成績,也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不要老是把孩子與其他孩子進心對比。





猴子愛秋桃


我是雨青一筆畫,是一位幼兒園老教師,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孩子都有叛逆心理,只是有的輕有的重。如果孩子對我有叛逆心理,我會先從自我找原因,看看是否犯了以下三個錯誤:

一、捨本求末,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技能技巧,輕倫理道德。重物質給予,輕精神撫慰。

二、過多指責,否定一切。

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喋喋不休的指責,其實等於精神折磨,看待問題要對事不對人。責備的聲音越小孩子聽得越認真。                     

三、濫用賞識,忽視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唯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們快快長大,打與不打都是愛。

我相信只要家長注意以上三點,你的孩子就不會太叛逆了。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請點個贊再走吧,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雨青一筆畫


有一個階段,孩子對家長會有叛逆心理,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你讓他做作業,他偏就跑出去玩了……

叛逆期的孩子,不能硬壓硬打,害怕倔強的孩子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家長會後悔一輩子。

不妨用用柔的辦法,柔能克鋼嗎?

說有一位媽媽,拿叛逆的孩子沒法,就做柔順的樣子,給孩子很多的自由,即使對孩子有要求,也是用弱弱的語氣提出來……人都有對弱者保護欲,對弱者的寬容大度。一段時間後,他的孩子能和家長正常的溝通了!

再就是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拿家長的頭銜打壓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孩子會感覺被尊重的自豪感,也就和家長無話不談了,叛逆之心會大減。

多帶孩子出去玩,也邀請別家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同齡的孩子最玩的來,有了朋友,孩子的叛逆會好的快。

每家的父母的有對付自家孩子的辦法,也有疼愛自家孩子的方式,你會有自己的方法,消減孩子的叛逆心理的!祝您闔家歡樂!



金秋高陽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就像唐僧對孫悟空念緊箍咒。

緊箍咒要適當適量使用。

念多了,就唸死了或者念出毛病了。

不念,就大鬧天宮。

大乘教法傳給你了,你當仔細領悟。[呲牙]


南山隱士輝哥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大概會在15,6歲左右,會出現叛逆期。叛逆期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有,只是厲害程度不一樣。如果孩子對我有叛逆,我準備從以下四點入手:

1.不要以父母的身份和孩子溝通,試著做他們的朋友。一般的父母,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過腦的一句話全家都得聽。孩子如果不聽,這就是叛逆。其實不然。這時候的孩子都大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三觀,即使不那麼對,但他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如果你成了他的朋友,你就會和他一樣,對某事有一樣的看法,就能心平氣和地互相交流。

2.要相信孩子。大多數家長覺得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的路都多,實在不願意相信孩子。其實,如果你放下身段,你會驚訝這小毛孩子竟然懂這麼多!當然,他們才十幾歲,三觀還不完善,需要我們家長引導。漸漸地,你會發現,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3.多聽聽他們的心聲。要多鼓勵讚美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無論多大的孩子,他們都需要被傾聽。孩子不願意剪頭髮,就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剪?不剪的後果是什麼?他喜歡不剪頭髮的後果嗎?在和他討論的過程中,你瞭解了他的所需所想,然後從他的所需所想出發,完善自己,改正自己。

4.多包容孩子。大人都犯錯誤,何況孩子乎?當孩子犯錯,不用老盯著錯誤和錯誤帶來的後果。而是要看為什麼會犯這錯,及預防犯錯的措施。這樣,孩子才會覺得父母是愛他的,才會在心理上有依靠,獲得安全感。

綜上,只要每對父母都努力地按照這四點去做,或者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我們就願意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即將盛開的花。





3349努力hard


任何人叛逆,一定是沒有人理解他,感到自己被孤立,才會特立獨行。

叛逆無非一種心態:你說我不行,我行你卻看不見,好吧,我滿足你,不行給你看。

如果我的孩子能叛逆到我管不了,我該做的不是管制他,而是檢討反省:我有意無意拿別人和自己孩子對比了嗎?我阻止他發生不當行為時,傷害到他的自尊心了嗎?我阻止他參與興趣愛好活動時,考慮過他的感受嗎?……

《銀河補習班》裡有臺詞,作為給孩子的道歉再合適不過了: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這世界,沒有一開始就不想了解父母的子女,只有一開始就不想了解子女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定製化的人生標準,父母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和能力嗎?不達到這個人生標準,孩子一定會報廢嗎?本來不會,只是定製化生產的家長,習慣給半成品打標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