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文|深海里的星

《識途》是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2013級畢業動畫短片作品之一,講述了戰場硝煙讓不得已離家的丈夫終究無法再同家人相聚的故事。

以成語典故“老馬識途”連接,讓一群婦人在城門外等丈夫歸,卻抵不過戰爭的殘忍,喜袍套白衣,遠方戰馬哀鳴,由期待到絕望,最後在層層推進中刻畫的悲愴的主題。

不過七分多鐘的動畫短片,雖無任何臺詞,卻用細節將一個故事十分完整的描繪了出來。

君有志兮,妾之幸兮;不見君兮,妾之命兮;著縞素兮披紅衣,縱永隔兮紅依隨。

從開始期待的情緒,再到憶起離別悲傷的情緒,到最後絕望的情緒,都在意境的襯托下凸顯的淋漓盡致。

很多人曾表示無法深入的去理解它所表達的內涵,甚至有爭議的聲音說,它過於“華而不實”,可在我看來,作為一部畢設作品,它代表了年輕一代的實力與野心,也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十分貼近了中國風的審美,同時是一部弘揚了中國漢民族傳統價值觀的作品,更是在很多細節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01.敘事技巧:運用傳統文化敘事背景,以側寫正,以暗寫明。

傳統文學的敘事技巧,有非常顯著的含蓄內斂特徵,以環境氛圍渲染,並用留白隱喻的方式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

故事的背景,遠征的人未歸,留下的人一邊膽戰心驚,一邊默默祈禱,本是古代文學常見題材,要是單純從沙場戰亂的冰冷或是閨中少婦的幽怨入手,反倒落了俗,畢竟在更多作品的刻畫中,已經有了太多無法超越的經典。

所以他們在主視角的選擇其實是非常討巧的,以女子入手,點睛之筆是戰馬,就讓一切雖有朦朧卻又突出重點的作用。

它沒有直接告訴你故事情節是如何延伸與發展的,而是在各種意象的襯托下,讓一份情緒逐步引導出來,從閨閣梳妝,到一身紅衣相迎,提著燈籠在城門口眺望,遠方戰馬的身影,是思念的人回鄉?還是絕望?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整個短片並沒有一句臺詞,所有的情節也更多的是交給了觀眾自己去延伸,如同細品一部默劇,人物的形態,動作,表情,甚至是環境的細節都成了理解故事內核的一部分。

言已盡意未絕,它留下太多臆想的空間,“可憐河邊無定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所謂的遠征,大抵也是一早就預料到了悲劇的結果,穿插的回憶線裡,也已暗示結局。

可身逢亂世,男兒保家衛國的職責,是以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短暫的平和,卻終究毀了一個個等著丈夫遠征歸來的家庭,只剩下了永遠的天人永隔……

除去故事層面的內核,整部短片對細節的把握,情緒的漸進,舒緩的節奏,光影的控制,畫面的組接,適時的音樂起,以及通片紅白影調和悲喜氣氛的轉變,也猶是讓人驚歎。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02.畫面構圖:虛實相生,如夢似幻,為故事增添懸念。

在畫面構圖上,城池使用了遠景,並且整個場景大面積留白,在一片白霧茫茫的遮掩當中,本身就給人一種空曠,悲涼之感,後來畫面來到城內,一排排燈火和寒梅疊加在一起,無限延伸,而寒梅的花語代表了哀愁悲懷的慈愛心,也是一處伏筆。

接著用了大量畫面來描繪女子在閨閣梳妝,同時起到了“不辯悲喜”的作用。

  • 閨閣梳妝,為何人而“容”

所謂的“女為悅己者容”,人物的局部特寫,突出了細節,為何人而容?便是與結尾相呼應,遠方的人未歸,穿插的回憶裡,是家國面前身為男兒的使命,只是期待中,又是如此希望他們平安歸來。

著白衣給了畫面特寫,是預料到了最壞的結果,而套上的紅衣,則是內心最大的期盼。

  • 嫁衣在身,待何人而“歸”

一眾婦人提著燈籠守在了城頭,隱約中遠方有戰馬逐漸靠近,回憶穿插進告別的間隙,男兒即將奔赴戰場,女子縱有不捨,卻依舊沒有任何留下他的理由,唯有在日日守望中祈禱他平安歸來,也再不敢有任何其他奢求。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回憶拉近,將軍的容顏至始至終模糊一片,似乎也早已暗示著人已回不來的答案,這時有幾處特寫在女子的表情以及動作身上,千萬言語,終究只剩下一句“活著回來”,可眼角止不住的淚水,還是一瞬間出賣了她內心的擔憂。

此去風險,他們彼此心知肚明,若真是最後一面,大抵就讓告別更決絕一點吧,越是暴露內心的不捨,越是留下了軟肋。

  • “老馬識途”

“老馬識途”的典故,取自《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濃煙散去,一匹老馬,身著紅巾,血濺白原,緩緩而來,爾後燈籠的垂落,女子的淚水與告別之日最後的記憶連接在一起,換來了一個完整的結局。

當只有馬歸來的時候,婦人心底最後一點期待幻滅,爾後一匹匹戰馬現,情緒的醞釀也達到了一個頂峰。

此時並未著重墨在女子容顏身上,而是轉向了身後,白雪紛紛,空曠中帶著悲寂,此時悲涼的意境也襯托到了極點,已無需過多渲染,無聲勝有聲,輕易勾起所有人的同理心。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03.色彩意境:以紅黑為主,摻進白色,紅白相對,一喜一悲,再由黑色凸顯悲壯。

通片一直是以紅黑色的對比以及白色為主,在傳統文化底蘊裡,紅代表了喜,而白代表了悲,摻進的黑色,增添了莊嚴悲壯和壓抑沉重的感覺。

  • 喜服落喪服現,悲愴迎魂歸

鏡頭畫面連接而上的,紅衣褪去,婦人露出了早已備好的喪服,你人歸,我喜面相迎,你魂歸,我亦為你最後引路,一份悲愴將整個故事推向了最高潮。

為君點絳唇,為君裁紅裝。也知刀劍無情,特備縞素一丈。老馬識途人不歸,終究相思成灰。

悲劇的結局早已預料,卻依然有太多震撼人心的痛楚,這一處是整部短片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整個故事的主旨引了出來。

  • 殘血野原,悲痛延續

戰死沙場的悲涼終究變成了那無盡動亂年代的孤魂野鬼,可對於留下來的人來說,也成了一輩子難以釋懷的悲痛延續。

短片的最後一個畫面,是在一大片的黑色籠罩中,遠方依稀可見的城牆幻影,整個畫面給人的感覺只剩下了絕望,留下一眾婦女如何,這孤城的結局又該如何?

情節的無限延伸,也是給人的無限聯想,卻只是妄圖假裝一切不過噩夢一場,第二天醒來,是戰亂的硝煙早已成為過往,丈夫熟悉的容顏咫尺可見,孩童的笑語歡天喜地,沒有悲傷,沒有淚水,迎面而來的,也變成一片寧和的盛世安詳……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04.音樂魅力:適時音樂起,如泣如訴,聞之心驚。

如果說整個故事是來自文化內核的出色,整個畫面是來自技術的出色,那麼適時而起的音樂,便是整個短片的靈魂。

適時出現的馬頭琴,如泣如訴,給了整個故事更深層次的畫面感,也是將邊塞的淒涼一聲聲嘶啞的表達,戰馬負袍歸,是縱使身已卒,卻依然渴望魂歸故里的戰士的亡魂。

千言萬語在馬頭琴的哀述中凸顯的淋漓盡致,曾答應一定平安歸來,卻終究成了再也無法彌補的食言,回不來的人的悲涼,是再無法與相愛之人再見一面,緊接著馬頭琴音轉為高亢激昂,也展現出了一眾婦人堅韌不拔的氣質。

在等待與彷徨的千言萬語中,卻在只見馬不見人的一霎間堵於喉,那種混沌與沉重,極度悲切難以宣洩的感情完全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了。

那是一個時代女子的無可奈何,卻又用一種很強大的力量為我們凸顯出了另一種狀態下的“巾幗不讓鬚眉”。

時間的守望,那些還未來得及說出口的話,在馬頭琴音下彼此傾訴,她聽見了,他便無憾了……

《識途》“為國之大義凜然,身已卒,魂歸故里”


結語

一部只有中國人的文化積澱才能創作出的短片,雖談不上盡善盡美,卻尤讓我難以釋懷,在一個不夠安穩的年代,戰爭是一個朝代的更替無法避免的災難,卻也傷害了太多無辜的人。

動畫可能只是作為一個媒介,也是如今文化傳播的其中一個載體,但這樣純粹中國風的東西,一定是一份文化的底蘊賦予他的全新的靈魂。

歷史上中國屢遭北方蠻族入侵,一代代人用鮮血去捍衛邊疆,換來千千萬萬個小家的安穩,那份不同視角下的情緒醞釀,彷彿帶我們回到了那個年代。

很難得的一部作品,五千年文化底蘊,也尤其希望在大喊著“國漫崛起”的今天,有越來越多中國特色被賦予新的生命。

圖片來自動畫短片《識途》

參考資料:《動畫學術趴》對主創人物的專訪、網絡評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