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帶龐統取西川,他與諸葛亮在取西川時有分歧還是隔閡?為什麼?

大馬哈魚12


諸葛亮與龐統是劉備當時最為倚仗的智囊,但兩人的在劉備集團的定位還是有所不同,諸葛亮是以內政見長,而龐統是以謀略見長,因此對於取西川這種戰略拓展來說,顯然帶龐統更合適,加上諸葛亮與荊州和東吳的微妙關係,更適合留守荊州。

而取西川對於劉備與諸葛亮來說並無分歧,不管劉備匡扶漢室抑或是爭霸天下的理念還是諸葛亮的戰略構思“隆中對”取西川都是必走的一步棋,並沒有衝突。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隆中對》

至於當時劉備與諸葛亮和龐統的親密程度,《三國志》有明確記載當時龐統的地位:“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事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也就是說龐統雖然為劉備器重,但在劉備心目中還是排在諸葛亮之後的。

先來說說諸葛亮與龐統在劉備集團的定位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後先以“隆中對”為劉備集團指明方向,之後赴東吳連孫抗曹,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州四郡,而諸葛亮便奉命“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可見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第一順位的後勤總管。

龐統原為周瑜任南郡太守時的功曹,周瑜死後龐統親自扶柩回吳,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而劉備領荊州後,龐統起先未受到重用,在魯肅和諸葛亮的舉薦下,劉備才知其才華,委以重任,封治中從事,進軍事中郎將。

而之後龐統的才華得以展示,提出了荊州發展受限,兵指益州的策略。之後更是在劉備與劉璋翻臉後提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為劉備能取益州立下汗馬功勞。但隨後邊便殞命征途,使劉備失去一臂,可惜可嘆。

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九州春秋》

諸葛亮留守荊州是當時的形勢所需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與荊州本地豪族關係緊密,而劉備拿下荊州後也需要諸葛亮的人脈維穩,更重要的是諸葛亮是孫劉聯盟的鐵桿倡導者,還有其兄諸葛瑾的關係在,可以保障荊州與東吳的和諧。

而同樣留守荊州的大將關羽脾氣桀驁,很難溝通,但諸葛亮情商高,可以駕馭,這個我們可以從後來諸葛亮信中的“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可以看出功力,讓關羽轉怒為喜,心花怒放。

而隨著西川戰事的發展,眼看大事將成,劉備還是讓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入川包圍成都。而迫降劉璋後,諸葛亮也隨劉備留在了成都,不僅因為龐統已經死了,還有就是剛拿下益州更需要諸葛亮的經營,而諸葛亮也幹起了老本行,管理內政,提供軍需。而龐統死後,法正成了他的接班人,負責為劉備行軍打仗出謀劃策。

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量。—《三國志》

總結:綜上所述,劉備帶龐統取西川沒帶諸葛亮並不是因為他與諸葛亮有分歧和隔閡,而是因為諸葛亮與龐統各有所長,加上諸葛亮與荊州和東吳關係匪淺,故而留諸葛亮在荊州,而在奪取益州之後需要經營之時,劉備還是將諸葛亮放在了他最擅長的也是最重要的位置上,可見兩人並無隔閡。


臨石觀海


在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裡,對劉備集團的戰略設想分為兩大步驟。第一步是先佔有荊益,第二步則是兵分兩路,一路由劉備親自指揮從四川北伐關中,另一路由一員上將指揮,兵發宛洛。但是,這個計劃在進行到第一步就遇到了意外的情況。

當劉備好容易等到劉表病死的時候,還沒有等到他下手,曹操就不等水軍練成,提前南下了。這樣一來,就徹底打亂了劉備諸葛亮的計劃。劉表的繼承人劉琮根本就沒有抵抗就投降了曹操。猝不及防的劉備只得倉皇南撤,在曹操的追擊下,敗當陽走夏口。

多虧在諸葛亮、魯肅和周瑜的努力下,劉備和東吳結為聯盟,在赤壁大戰中打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戰後,周瑜直取江陵,獲得了“全據長江”的戰略地位。而劉備則奪取了荊南四郡,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龐統則是周瑜死後才加入劉備陣營的。最初,龐統是周瑜的手下,為東吳效力。在周瑜去世後,劉備向東吳借得了南郡,這時龐統才加入了劉備。而劉備在最初並不重視龐統,讓他當個小縣耒陽的縣令。不久龐統就因為不稱職被免官了。在魯肅和諸葛亮的舉薦下,龐統才得到劉備面談的機會。隨後,瞭解龐統才能的劉備開始重用龐統,讓他和諸葛亮一起擔任軍師中郎將的職務。

雖然諸葛亮和龐統都擔任軍師中郎將的職務,但是這兩人工作的側重面是不同的。諸葛亮的工作更側重於“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屬於軍政管理方面的。而龐統的工作則側重於軍事計劃,謀略設計,作戰指揮這一方面。

在對劉備當時的情況和下一步的戰略方案上,龐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當時,劉備雖然從孫權那裡借得了南郡,還娶了孫權的妹妹當夫人。可是,實際上劉備的處境並不樂觀。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在這個時候,劉備的處境十分困難。他的北面有曹操的強大兵力威脅,而東面的孫權對借南郡給劉備是不心甘情願的,時刻想要收回。雖然娶了孫夫人,可是這是政治婚姻,孫夫人根本就和劉備不一心。在後來回東吳的時候還想把劉禪一起帶回東吳做人質。可以說,劉備是內外交困,狼狽不堪。

龐統一眼就就看透了劉備的處境。他針對劉備所處的形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我們從龐統的方案可以看出,他的方案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之間的差異。我們可以從龐統的方案裡看到當時荊州的真實情況,“荊州荒殘,人物殫盡”。當時荊州比較富庶的地區集中在北方。這一部分地區或者出於曹操的控制之下,或者被曹操撤退的時候洗劫一空。加上長年征戰,已經荒涼不堪。

而劉備佔領的荊南四郡本身就是開發不完全的地方,象武陵甚至還處於蠻荒狀態。劉備在佔領這些地方後,大肆擴張自己的實力,不可避免的要對這些地區進行徵調。這就給本不發達的當地經濟加上了沉重的負擔。因此,被壓榨一空的荊州,只能作為北伐的基地,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諸葛亮和劉備商定的《隆中對》是以荊益為基業,兩路北伐。可是,我們看龐統的建議,則隱含著拋棄荊州,以益州為業,藉以北伐的含義。這樣一來,劉備後面的戰略方針就要有根本的改變了。

如果劉備聽從龐統的建議,以益州為業,將荊州這個燙手的山芋丟給孫權,會得到很大的戰略好處。他可以避免孫劉聯盟的破裂,同時讓孫權和曹操直接對陣。而且這樣一來,劉備的主力得以集中在蜀中。他可以在曹操和孫權發生戰爭時,趁機北伐。由於兵力集中,劉備可以形成對關中的絕對優勢,取得關中以西的地區易如反掌。

這樣,劉備就可以追隨劉邦的道路,開創他的事業。如果在外交、軍事、政治上不犯大的錯誤,劉備復興漢室的願望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由於,龐統和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有著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奪取西川。於是,雙方求同存異,先採取奪取西川的行動。在這次行動中,諸葛亮依然執行他的本職,和關羽鎮守荊州,保證後勤供應。而主抓謀略的龐統跟隨劉備入川,疆場廝殺。

可惜,在奪取西川的過程中,龐統不幸陣亡。雖然有法正代替了他的位置,可是,法正擅長奇謀,沒有龐統的戰略眼光。他雖然幫助劉備奪取了西川和漢中,奠定了蜀漢政權的基礎。可是,他沒有能力提出放棄荊州的建議。

這樣,蜀漢就錯失了修改《隆中對》錯誤的機會。在諸葛亮主政的情況下,蜀漢的戰略依然按照《隆中對》的方針走了下去。由於死守著兩路北伐的策略,要死保荊州這個戰役的出發地,使得失去耐心的東吳下決心要武力收回荊州。

就在關羽北伐荊襄獲勝的情況下,孫權出兵奪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在隨後的夷陵之戰中,雙方兩敗俱傷,都失去了奪取天下的能力。

龐統之死對劉備的事業來說,損失極大。如果龐統不死,就有可能改正劉備的戰略錯誤,使得劉備的事業走上正軌。可惜由於龐統的英年早逝,使得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個人認為由於受到《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帶有讖緯之說性質的預言所影響,極大的影響到了一般人對龐統的看法——拔高了其地位和智計,甚至一度把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實際上,從史書上開看,龐統這個人才華既稱不上高,也說不上能任事,甚至都談不上有什麼政治智慧。

以諸葛亮的高度,如果是他跟著劉備入益州,肯定會和龐統在如何奪取益州上有重大分歧。

龐統在史書上是什麼人呢?

按照《三國志·龐統傳》的記載,龐統之所以被人所知,是因為潁川司馬徽對他評價甚高。漢末這個時期流行名流評點天下之人,花花轎子互相抬,雙方互相得益。被評點的人也藉此得到名望,成為進身之階。所以有時候難免出於各種原因,評點會華而不實,大而不當,或者乾脆張冠李戴,胡說八道。

龐統在時人的眼中注重人倫道德,盡心盡力於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盡心贍養老人撫育子女。評價他人的時候,總是言過其實,旁人觀之覺得有些奇怪……

性好人倫,勤於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

以我們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龐統這個人很“虛”。

但是當時的人很吃這一套,覺得龐統這個人很有才,而且因為龐統這個人喜歡說別人的好話,自然別人也多有所回報,這樣一來,龐統的名氣就越來越大。

(劉備與龐統)

龐統的政治水平。

1、治不好一個縣。

名氣傳到劉備這裡,此時劉備已經佔據荊州,就任用龐統為耒陽令,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然而,這一遛就遛出來問題,龐統這個人連小小的一個縣都管不好,最終因為管理混亂,被免官。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

按理來說,這人的仕途就到此為止了。

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在漢末,名士之間是互相舉薦,互相抬轎子的。

所有就有很多人向劉備進言,說龐統不是一個治百里的人才,而是一個治國的人才。這樣向劉備提出此種建議的,包括東吳的魯肅,以及蜀漢的諸葛亮。

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古人的邏輯有時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中國現在的高層官員幾乎都是從基層歷練上去的,這種選拔方式是根據歷史經驗得來的,連一個基層的小縣都治理不好,你還能管理好一個省?一個部門?一個國家?

這怕不是又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唯一與趙括不同的地方在於,由於是文官,對於國家的損害明面上可能沒有那麼大。

2、入蜀的第一條建議。

之後,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入蜀,因為荊州的重要性——畢竟是劉備當時唯一的一塊地盤,益州還是個未知數——就留下最得力的諸葛亮和關羽鎮守,帶著當時已經是第二謀士的龐統入蜀。

當時劉備率軍沿著長江逆行到了江州,再到涪城,這一路上,劉璋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前後贈遺以巨億計”,劉璋到涪城親迎劉備,兩方還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劉璋以為這個宴會是表示其對劉備的歡迎和重視,而本來就心懷叵測的劉備卻在這一場宴會中差點上演了一場鴻門宴。

如果說劉璋的屬下,劉備的內應張松和法正在此時建言劉備,趁著宴會之時拿下劉璋,奪取益州,還是因為這兩個老小子本來就不是什麼忠直的人。張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也就是說張松就是個沒節操,有奶就是孃的佞臣。

而身為張松好友的法正,人以群分,也是一個節操沒有下限的人。他們提出趁著宴會拿下劉璋,這是延續了他們一貫沒節操、無下限,只要達成目的無所謂名聲的風格,那麼,龐統與他們同流合汙,只能說明龐統的下限也很低。

說起來下限低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能做事,做好事就行。但是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1、備與劉璋都是漢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恥笑。

2、劉璋盛情邀請劉備入蜀,禮遇備至,如果就在歡迎宴會上動手,只會人心盡失。

3、舉凡“倒賓為主”都需要“主”失德作為前提,而劉璋雖然稱不上明主,卻還沒到倒行逆施的地步。

劉備作為一個以仁義為名,以漢朝宗室為大旗聚攏人心的梟雄,如果做出當場在宴會上襲擊劉璋的舉動,那麼他含辛茹苦幾十年打下的招牌一夜之間就會被顛覆,所有人都會看清劉備的真面目。

也許對於龐統、法正之流覺得沒什麼,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政治敏感度也沒有什麼政治水平——政治確實不講節操,但都是私下裡,表面上政治是最講究師出有名的——所以我再次斷言,

龐統就是一個政治水平低下的虛名之士。

劉備這個時候腦子還是比較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兒,自己一直以來的依仗在哪兒,所以沒有采納龐統、法正等人的餿主意。

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張松向劉備獻策)

3、定蜀三策。

劉備入蜀之後,按照一開始的約定,要為劉璋北漢中,龐統這個時候獻了上中下三策,劉備取了中策,這一典故為後來的人津津樂道,並作為龐統最重要的事蹟廣為流傳。實際上,這三策剝開來看,也是龐統一貫的風格。這三策中上策是趁著劉璋對劉備毫無防備之際,奇襲成都,中策是用詭計拿下劉璋的幾員大將,收編他們手下的人馬,再攻打成都,下策則是回荊州,再慢慢圖謀益州。

璋資給先主,使討張魯,然後分別。《三國志》

這些計策,尤其是所謂的上策,與在宴會上不顧道義撕破臉皮當場擒拿劉璋有什麼區別?第二條計策也同樣,甚至還更無恥,第三條也是狗屎一樣的決策。

劉備為什麼明知這所謂上中下三策都不妥,為什麼最後還是同意了?選了所謂的中策?

很簡單,因為劉備自覺如果不能拿下益州就沒有退路了。

自從諸葛亮獻上《隆中對》,對於劉備來說就是撥雲見月,眼看著荊州雖然已經拿下,還是“借”來的,曹操和孫權虎視眈眈,所以並不安穩,而劉璋闇弱,益州似乎唾手可得,兩相比較之下,劉備急了。

再不動手,恐有變矣。

如果按照劉備一貫的風格,他取徐州和荊州都是徐徐圖之,都是先刷名聲,把名聲刷起來之後再借由各種關係進入權力中心,之後趁亂取之。

劉備取徐州,先是因徐州刺史陶謙的求救,跟隨青州刺史田楷馳援徐州,之後藉由與陶謙關係非常好的孔融等名士,得到陶謙的重視,再慢慢地刷功績和名聲,最終的結果就是陶謙病重的時候想把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在孔融等名士再三勸說下,“遂領徐州”,這一過程持續了兩年。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當。

而劉備取荊州,這一過程的時間則更長,從公元201年投奔劉表到公元208年劉表病亡,魯肅知道劉備梟雄之名,且在荊州勢力比較大,建議孫權與劉備及劉結盟共抗曹操。據《三國志·魏書》中記載,劉表在死前也有遺言說我的兒子們都沒什麼才能,我死之後,你可以自取荊州。

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一模一樣的流程,一模一樣的味道。整個過程順其自然,既有了地盤也賺取了名聲。

所以如果按照劉備一貫的風格,他應該會按照起先與劉璋的約定,先拿下漢中,再徐徐圖之,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說,劉備急了。

一開始的時候劉備也是打算按照這個流程再來一次的。

他按照約定去徵漢中張魯,在葭萌停留了十個月,“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這種遲疑不決以及收買人心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劉璋的懷疑。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所以雖然明知龐統的這三策都是換湯不換藥,前兩策都過於急功近利,第三策稱得上是一種“威脅”和“暗示”,逼迫劉備下決定,劉備也只能三害取其輕,選了稍微迂迴一點的中策。

但是你要說劉備真心贊同?怕不見得。

實際上史書對此也是頗為煩惱,在大多數編寫史書的人心中都是繼漢之正統,對蜀漢有天然的好感,比較一下《九州春秋》與《資治通鑑》中對於劉備與龐統的對談。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吾所不取也。”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九州春秋》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奈何?”統曰:“亂離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若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以為然。《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幾乎全盤照抄了《九州春秋》的記載,但是《九州春秋》中劉備對於直取益州的事一開始是持比較堅決的反對態度,不想失掉好不容易立起來的信義招牌,“吾所不取也”。但是如果他態度如此堅決,也就難以解釋其後來的作為,這就形成了邏輯上的矛盾,因此司馬遷在《資治通鑑》中對這段話做了一定的修改,加了一個語氣詞“奈何”。

綜合上下,劉備就是在問龐統,怎麼才能既不失去信義又能拿下益州。

而龐統最後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下策先不說,上中兩策全都會讓劉備失去“信義”,正因為如此,劉備雖然最後選擇了中策,也並沒有全盤按照龐統說得來。

因為龐統的中策提供的遮羞布太薄了,更別說“欲信大義於天下”。

(公元208年)

劉備到底是比龐統政治上更成熟,他提出的藉口是曹操征討東吳,東吳與荊州互為唇齒,當往救荊州。又順便藉此向劉璋索要一萬兵力和軍資,劉璋只提供了一半,劉備以此為翻臉的藉口。

吾為益州徵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恡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

這個藉口實在相當牽強,不過邏輯上勉強成立,至少在其帶領的那一撥人中成立,但是他遇到了豬隊友張松和法正,其密謀被張松的兄長張肅得知,張肅轉而向劉璋告發,劉璋反應很迅速,一邊斬了張松一邊通知全軍備戰,到了此時,劉璋與劉備已經徹底翻臉,劉備退路全無,無奈之下,只能全盤按照龐統的中策,把劉璋的手下將領楊懷、高沛召來,以“無禮”為藉口,斬之。

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對於劉備政權的影響極其深遠。

一個至少對於之後荊州的爭奪影響至關重大。孫權等東吳人認為劉備“猾虜乃敢挾詐”(《三國志·吳主傳》),對劉備深懷戒心,我以為這才是之後關羽失荊州的前因之一——至少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與劉備的同盟關係已經蒙上了一層陰影。

另一個令收服益州的過程更加艱難,到了後主繼位時益州還屢有反叛。因為其收服益州的過程過於下作,不能服人心,因此攻佔益州的過程並不順利,圍攻雒城用了一年多,而益州百姓對於劉備也並不接受,攻打成都的時候,益州百姓“鹹欲死戰”,等到劉璋出城投降,更是痛哭流涕。

然而,益州百姓難道就真的真心接納了劉璋嗎?怕也並不見得,劉焉劉璋父子兩代人二十幾年的統治,並沒有完全收服益州,劉璋之所以引劉備入蜀,也有轄制益州本土反叛勢力的意圖。

由於劉備的背信棄義之舉,反而把益州百姓推到了劉璋這邊,劉備在此後也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和手段去彌補這次的錯誤。

劉備214年破了成都,正式入主蜀地,後主223年繼位,當年先有益州大姓雍闓反,緊接著臧柯太守朱褒和越巂夷王高定也反了,可以說是四面都是窟窿在漏風,此種情況下,全賴手段高明的諸葛亮處理內政和協調各方才得以平定。

建興元年夏,臧柯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

4、諸葛亮的做法。

諸葛亮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一直駐守在荊州。荊州此時剛到劉備手中,局勢不穩又是劉備的底牌,必須派遣最得力的謀臣和將領鎮守,劉備的選擇是關羽和諸葛亮。

而龐統則作為劉備當時的第二號謀臣,又自稱能幫劉備拿下益州,因此跟隨劉備入蜀。一直到劉備與劉璋翻臉,諸葛亮才隨大軍入蜀。

這之中諸葛亮對於劉備如何奪取益州是否有過建言,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我們只能從《隆中對》以及諸葛亮一貫的行事風格做出一些推測。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又劉璋以征討張魯的理由邀請劉備入蜀。

如果劉備按照約定,攻打張魯,佔據漢中,再與關隴等地的馬超諸將相接——此時馬超等人正與曹操不睦,已經打起來了——至此能與荊州形成一個夾擊益州的態勢,此種情況下,劉備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而劉璋本來的行事風格是“皆由璋明斷少而外言入故也”,也就是說劉璋比較軟弱容易被身邊人擺佈——這也是為什麼法正和張松能輕易說動劉璋引劉備入蜀的原因——有望按照前面徐州和荊州的前例,和平接手益州。

以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看事情的高度,絕對不會做出讓劉備蒙上“背信棄義”這種名聲的選擇,反而會盡全力的以和緩的手段圖謀益州,這就是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做出的不同的決策。

所以,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當時真就如何拿下益州有所溝通和交流的話,那麼肯定會出現分歧,我想這也是劉備在入蜀之後表現如此反覆的原因,在葭萌停留了十個月,逡巡不前,顯然劉備在糾結,到底是下黑手還是慢慢來。當時蜀漢內部應該意見紛紜,各有不同,劉備心有猶豫,一時不能下決定,而我認為主要的反對意見應該來自於諸葛亮,可惜鞭長莫及。最終因為他的遲疑不決,局勢糜爛,無奈之下采納了並沒有什麼政治智慧的龐統的獻策,並且還修改了一下以圖更加說服天下人。

而龐統這個人也是東漢評議取士下的虛名之輩,既無政治智慧也無戰略高度,提出的建議全都是急功近利之策。名不副實,不過如此。


閒話說歷史


陳壽在他的《三國志》裡說:“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說的是,劉備諸葛亮的君臣際會。

一、遠水救不了近火



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為劉備提出了向川、楚發展的戰略規劃。

但是,對劉備而言,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抵抗曹操的進攻。曹操已經不止一次的表達了對劉備欲除之而後快的決心。《三國志》記載,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大軍南征荊州,秋八月,劉表病死。劉備苦心經營的以樊城為根本,背靠劉表,抗曹的防禦瞬間崩潰。

那麼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成了救不了近火的遠水。劉備通過與諸葛亮的交往,他發現諸葛亮並非軍事人才,不能解燃眉之急。

諸葛亮曾勸劉備在曹操未到之前,聯合劉琦,吞併劉琮,乘機奪取襄陽。但劉備認為即使佔據了襄陽,也擋不住曹操的強大攻勢。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這是他們君臣的初次分歧。

當陽一戰,劉備幾乎全軍覆沒。在夏口遇到了來自孫權的魯肅,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諸葛亮就發揮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舌戰群儒,促成了孫劉聯盟。十一月,曹操赤壁兵敗北歸。劉備躲過一劫,安全的呆在了荊州。



同時,劉備也發現了諸葛亮聯吳的政治才能。在平定荊南四郡後,劉備就把諸葛亮留在後方,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相當於劉備在大管家。

二、暗流湧動—路線之爭

取西川,這是劉備集團,包括諸葛亮內,所有人的共識。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矛盾。但問題卻出在了“臥龍“和”鳳雛”身上。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的很鮮明的表達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的龐統也說,益州人口眾多,資源富有,若奪取之,則可成大業。

可是,對待荊州的看法,諸葛亮和龐統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諸葛亮認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而素有“鳳雛”之稱的龐統卻多次向劉備表達了,與諸葛亮不同的看法: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

由此可見,在此時的劉備集團內部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路線之爭,那就是荊州對劉備存在感。這場辯論,讓劉備大傷腦筋,畢竟諸葛亮、龐統都是自己所看重的謀臣。

劉備最終選擇了龐統作為他入川的謀臣,充分說明了他與諸葛亮的分歧和隔閡。他還是把更熟悉荊襄事務的諸葛亮留在了後方。

三、臭味相投



劉備之所以重用龐統,除了由於龐統的身世背景、足智多謀、靈活多變。還是因為他們二人有更多的志趣。

龐統說,現在是離亂之世,不能墨守成規,困住手腳。吞併弱小的劉璋,推翻無能的蜀國,雖是逆取,但我們會給老百姓施以仁政,這是聖人所提倡的。

龐統的此番言論很和劉備的口味。眾所周知,劉備有虛偽的一面,愛好客套,好說表面現象話。再說,謀襲劉璋,畢竟是屬於詭道。並非是諸葛亮的擅長。

還有,龐統生性灑脫,不拘一格。他先後在劉表、曹仁、周瑜手下鬥幹過。曾在涪城酒會上,對醉酒的劉備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這是一向只是“諾諾”的諸葛亮所不能做出來的。所以龐統更符合劉備在口味。

小結: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應變,並非諸葛亮所能應付的了。特別是,在對待荊州的路線上,諸葛亮,與龐統或許相比缺乏變通。

正如史家所言:“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所以劉備帶龐統入川,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劉備與諸葛亮的分歧和隔閡。


閒將西話


我是小民學歷史,我來回答

我認為不是分歧,是平衡,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 臥龍鳳雛

當時劉備三顧茅廬請了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給他提出了隆中對,給劉備做出了戰略規劃,而且司馬微說“鳳雛和臥龍得一可得天下”,劉備想通過攻取西川看一下龐統的能力

二 後方鎮守

為什麼沒有帶諸葛亮,因為當時諸葛亮留守荊州,荊州可以說是劉備的大本營了,大本營必須有文有武來鎮守,武將有了,那麼謀士就有諸葛亮來鎮守

三 聯絡東吳

孫劉聯盟是諸葛亮一手促成的,必須由他來坐鎮荊州,這樣當劉備攻取西川時,兵力自然很少留守在荊州,如果這時,東吳攻打荊州,諸葛亮可以憑藉促成孫劉聯盟這件事情,來周旋


小民學歷史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兩人在隆中對時已經明確了先佔據荊州,然後作為跳板進而奪取益州。這是既定的戰略決策,可以說別無他路。所以,說不上他們之間有什麼分歧。

其次,您看曹操在遠征是留守的是誰,文是荀彧,武是夏侯惇。和劉備這邊文是諸葛亮,武是關羽,是相當的。這樣的人事安排沒有問題,可以說是科學的,荊州作為劉備唯一的根據地肯定要派最得力的人員來把守。

再者,龐統也不差,臥龍鳳雛算是齊名。另外龐統、黃忠和魏延等都是新降或者新招人員,肯定不能留在原地,以防生變;同時,也得驗驗他們的成色。

總之,這個時候劉備如此人員安排,我覺得沒有問題。是既定方針,暫時也看不出劉備和諸葛亮有什麼間隙。


中原一條蟲


題主沒有說非得依《三國演義》的內容來回答問題,我們只有在史實中來探討了。

1.龐統缺乏諸葛亮的戰略眼光,不能守荊州。

龐統是一個注重倫理道德的 人,養老撫幼有擔當,才能並不出眾;三國演義中把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有失偏頗!同是名士不假,但他不是因為有經天緯天之才而名聞遐邇的:

性好人倫,勤於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 《三國志》

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入蜀,從興復漢室的戰略上看,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劉備要親自入蜀,但是荊州是劉備當時唯一的根據地,地理位置又決定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才留諸葛亮和關羽鎮守,這樣,他只能帶龐統入蜀了。

劉備此次入川是沿著長江逆流而上至江州,再到涪城的,昏聵的劉璋給予了堅定的支持,“前後贈遺以巨億計”,他還到涪城為劉備接風洗塵設宴會呢。

張松和法正勸諫劉備趁此宴會良機拘捕劉璋以奪取益州,龐統也認為此計可行。

劉備則說自己與劉璋同為漢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恥笑。

所以沒有采納龐統、法正等人的意見。

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倘若依了龐統拿下劉璋,劉備沒有得到益州的一寸之地就失去的誠信,蜀中之士必然會深溝高壘、拚死一戰,從而會增加劉備取益州的難度。

2.龐統的政治覺悟不高。

劉備入蜀後要為劉璋守漢中,龐統儘自己的職責向劉備獻了三策,上策是趁著劉璋現在對劉備不設防,突襲成都;中策是用陰謀滅了劉璋手下的幾員大將,收編其兵士壯大勢力,再攻成都;下策是折返荊州,以後再取益州,劉備表示中策可行。

劉備按照約定去征伐張魯,卻在葭萌停了下來,做什麼?劉備是梟雄,自有主張: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他開始“厚樹恩德,以收眾心”。顯而易見,劉備既想要劉璋的地盤,還要收攬民心,贏得民望 ;龐統看不出這一點,作為一個軍師,在動武時不懂得師出而名的意義,非常危險!

他的計策幾乎都是玩陰的,總是勸主公不擇手段地佔有他人利益,而不為劉備建立聲譽,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其實,劉備後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總是聽法正的建議,龐統在攻益州中的作用並不明顯。

所以,龐統並不是一個很高明的軍師,政治覺悟不如劉備!

3.劉備留諸葛亮守荊州有其必要性。

所以,劉備帶龐統取西川,並不是與諸葛亮在取西川的態度與謀略上有分歧,而是留諸葛亮守荊州最放心;龐統當時並沒有建立令關羽、張飛、趙雲信服的軍功,如果把生龐統留在荊州,是難以鎮住這三位能征慣戰亂的驍將的。

而“北拒曹操,東聯孫權”的宏偉戰略是諸葛亮提出的:且在《隆中對》中早有表述: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龐統執行這個意圖不會比諸葛亮更到位和徹底;劉備與他的祖宗劉邦一樣,打仗不行,看人方面是有兩把刷子的。

4.諸葛亮忠實地履行了自己守荊州職責,完成了使命。

諸葛亮在劉備率軍奪取益州時,一直駐守在荊州,由於劉備軍事集團對荊州蓄謀已久,而得之不易,又因為剛到劉備手中,局勢並不穩定,所以,諸葛亮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儘管如此,他一直守得很好,直到劉備與劉璋翻了臉,諸葛亮才帶張飛、趙雲入蜀。如果,龐統是很得力的軍事,能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助劉備拿下益州,那麼,諸葛亮就不用大動干戈,統兵入蜀了!

這樣,諸葛亮仍然固守荊州,荊州也仍會固然金湯,關羽也不會死於非命,三國的結局將是另一個樣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