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能进文学史吗?

史国宏


我觉得是可以的,2006年,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之后的10年,每年他都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候选人,但年年与诺奖无缘,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写的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在这部小说里,他认真描写了日本军队在南京的大屠杀。因此,我认为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畅销书作家,他在挑战日本右翼势力,他在用他的方式面对敏感的历史真相!凭这一点他还是能在文学历史长河留下一笔的。


未能与时间和解


进不了中国文学史


看山馆


村上的文字是清新的,同时也是欲望的,是孤独的,同时也是丰富的。

他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特定的元素,枯井、黑暗、寻找甚至诱惑读者的画面描写,几乎是他的作品的标配。他是极其聪明的,是毛姆式的懂得排兵布阵,满足读者胃口的同时,保留自己对文学的坚持与追求,所以既能赚钱又能追梦。其作品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可读性极强。往往很疲惫时,想读书而无法静心去读时,会在村上的文字中再次找到惊喜与喜悦。

但村上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消遣,可读性只是其作品作为畅销书优越之处,与此同时,作品自然也包含了村上对人生的深刻思索,且这思索逐渐在靠近哲学,从而使得作品更加厚重。村上似乎在反复探寻“时间”“人生”,所以他的作品中往往有另外一个“存在”,不是简单的玄幻与幻想,而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毕飞宇说,作家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历成就的作家,一种是阅读成就的作家。我想村上应偏重于第二种。今天,没有人再会有海明威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丰富奇幻的经历来作为写作的源泉,时代本身决定了人的深度,尤其是“沉淀”变成了普遍的罕见,村上能达到这样的深度,自然已是难能可贵。

我们不知道文学将走向那里,但好的文学作品与大山一样,始终就在那里,你有幸读到,那是你的幸运,是文学丰盈了你的一段生命,甚至滋润了你遇见它以后的所有生命。从这一点看,不是要代替村上故作清高说什么文学史之类的,无所谓。而是,写,本身就是一切。一个人的名字被写入某个伟大行列中,是真没有意义。他活过,写过,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奚江月


村上春树每年都是诺贝尔奖热门提名候选人,但每一次失之交臂。但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