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之後,89歲巴菲特:人在年輕時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美國受疫情影響,股市五次熔斷,89的巴菲特都直說沒見過。

巴菲特是股票投資界的領軍人物,一生投資股票無數,曾獲得《福布斯》雜誌“美國400“富豪榜”第3名

大家之所以拿巴菲特來開玩笑,原因只有一個。他是美國、甚至全球股市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巴菲特離我們很遠,但他的經驗離我們很近,我們不能成為巴菲特,但學習巴菲特會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人。

巴菲特: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巴菲特旗下的投資組合公司,有近40萬名員工。但是,巴菲特卻堅持把80%的時間花在閱讀與思考上,工作效率極高!他認為,這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

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說:有一種投資好過其他所有的投資:那就是投資自己。沒有人能奪走你自身學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投資潛力。

這裡我必須要和大家聊聊什麼是投資自己

全球股市暴跌之後,89歲巴菲特:人在年輕時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投資自己和捨得給自己花錢,不是一碼子事。

你一萬塊買個包,買一套SKL,狠心咬咬牙割個雙眼皮,每月還貸5000元也要把奔馳開回家,至於壓力什麼的,硬扛!投資自己嘛。不,親愛的,這不是投資自己。

最終你會成為一個高配隱形貧困人口:所謂“高配隱形的貧困人口”,大部分人月入一萬多,但在護膚、穿衣、飲食上毫不吝嗇——穿著3000塊的西裝,敷著100塊一片的面膜,吃著來自智利葡萄界的香奈兒,租著6500塊帶落地沱窗的大房子。

所以,所謂“隱形貧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費不節制所造成的——不是沒有錢,只是花得多而已

以兩位公司年輕人小A與小B的故事為例:

小A:每個月省吃儉用,把1/2的工資省下來,買各種奢侈品。看起來過得風生水起。

小B:每個月省吃儉用,把1/2的工資省下來,用於去學習各種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比如英語、軟件、設計等。

三年後,由於小B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工作認真負責,導致事業上穩步上升,進入了公司核心高管層。除了收入上也跟小A拉開了差距,小B也因為自我素質不斷,從而交往到更多優秀的朋友,遇到更好的對象。

怎樣投資自己?

  1. 投資自己的大腦,富蘭克林說:“如果一個人將錢袋倒進他的腦袋裡,就沒有人能將它偷走。知識的投資常有最好的利潤。”我們的生活都是由一個個選擇組成的,你讀過的書,看過的事都會引導你做出選擇。如果你學會選擇也就能避免很多坑。
  2. 投資自己的身體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靠的是身體素質,不是那一下子的猛勁。沒有好身體多大的努力也是0.
全球股市暴跌之後,89歲巴菲特:人在年輕時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巴菲特:年輕人必須要有耐心

保持耐心,切忌半途而廢。

“在馬拉松比賽中,你想跑到第一的前提是必須跑完全程。”這是巴菲特的一句經典語錄,它充分表明了耐性對成功的重要性。

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為什麼會如此重視耐性。

1970年,巴菲特曾以1000多萬美元買入華盛頓郵報股票,並長期持有,而到1999年時,他所買入的股票已經增值到9.3億美元,在29年內成長了86倍!

我們所處的環境太浮躁,人人希望自己找到捷徑。所以很多文章深受喜愛,比如說《十天讓你迅速致富》《21天練就流利英語》《迅速改變》。

現實會讓我們清醒,看完這本速成書也不能成功。說實話寫這本書的人可能還花了三四年的時間,卻在教你怎麼迅速成功,那是不可能的。書只教你快速習得方法,成功卻需要時間。

改變是漸進的不是激進的,哪有改變不需要時間。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保持耐心,厚積薄發,等到翻盤的那一天。

全球股市暴跌之後,89歲巴菲特:人在年輕時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巴菲特說:我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為我們關心的是尋找那些我們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麼能飛越七英尺的能力。

怎樣培養耐心?

  • 我親測一個方法真的超級管用。 我這個人特浮躁,急於求成,為了培養耐心我甚至買了一千片的拼圖,一塊一塊的拼,總之煞費苦心。

直到我遇見了它——瑜伽。因為練瑜伽本身就是需要耐心的,堅持做,每天半小時,你會發現你呼 吸都均勻了。

  • 培養自己的練習心態 練習心態就是改變視角,從“以結果導向”轉變為“以過程為導向”,專注於過程。做事不鑽牛角尖,做了就做好,不馬馬虎虎也不苛求完美,更不走捷徑,慢慢的耐心就培養起來了。

巴菲特: 必須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怎麼打造?提高你的核心競爭力

個人核心競爭力是個性,知識,和經驗的總和。也就是知識組合。如果你想要有個人核心競爭力就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在實踐中有價值,有延續性,隨著時間推移你會更加精進。

昨天我在新媒體寫作群交了個朋友,我想都是往一個方向發展的,多個朋友能多學點東西,於是主動添加好友。

我們聊到工作,他畢業三年,大學專業是軟件工程,出來工作處處碰壁,只能幹銷售。為了找工作開始學習新媒體。

我對他好奇啊,畢竟我還是象牙塔裡的寶寶,於是不停地問。

他說找工作太難,又是雙非院校,一項技能也沒學。現在做媒體需要懂得PS,pr,AE,他都不會。現在開始學又沒有大量時間,很焦慮,需要趕快找工作養活自己。

全球股市暴跌之後,89歲巴菲特:人在年輕時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我驚呆了,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有點憂患意識的。

我大一就開始學PS,pr了。

如果用這個例子來解釋這個競爭優勢,那麼我和他相比我是具備優勢的一方,而且我還有兩年精進技術的時間。

就算對方想追趕,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允許我小小的不要臉一下)

那怎樣培養核心競爭力?

  1. 保持學習的習慣。長期學習的你一定會在各個方面都有提高。你的競爭對手如果想超過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在這點上你就佔據有利地位。
  2. 避開“木桶效應” 揚長避短,把你最擅長的事發揮到極致,被替代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希望大家在自我精進的路上越走越遠,更希望我可以帶給你們正能量。關注我吧(今天我的配圖可是色香味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