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那些书法家们~第330篇

【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丁敬为了生活,在街肆卖酒为生,他那时就以书画、篆刻闻名于江浙。“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就是如此委屈于街肆中。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丁敬不但篆刻为“浙派”的开山鼻祖,而且诗书画样样拿的起,放得下。他与“扬州八怪”的金农比邻而居,同住武林江干候潮门外,相隔仅有“相距一鸡飞”之地,彼此常相往还,此唱彼和,争相淬厉,丁敬诗健,金农诗新,“美词秀异”,丁不及金;“铺张终始,豪放不可羁”,则金不如丁。

乾隆初年,丁敬、金农、励鹗、杭世骏、吴颖芳,均被举博学鸿词科,丁敬、吴颖芳推辞不就,金农、励鹗名落孙山,独杭世骏高中一等第五名。丁敬、金农、吴颖芳被人称为“浙西三高士”。吴颖芳幼童时赴童子试,为衙隶所诃责,引以为奇耻大辱。从此,发志读书,并不复应举。吴颖芳家为大商人,故他居钱财自傲、亦居才华自傲。是年,丁敬四十一岁,他比金农小九岁。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金农的得意弟子罗聘再访丁敬时,是罗聘夫妇护送金农棺柩回归武林,罗聘特地给丁敬带来一双棕鞋。夫妇二人觉得此别杭城,难以再见,向丁敬提出为他画一帧像,以作念想。此时丁敬已是垂暮之年,老景不堪,家道中落。本来他有言在先,不肯破例让人绘像。对罗聘的要求,踟蹰再三,一、丁敬感念罗聘千里护师归杭;二、人已暮年,更对罗聘这样的人物有依惜之情;三、终拗不过罗聘的诚意,答应让他画像,只是要罗聘夫妇“秘诸箧衍”。罗聘答应了,绘好后将画像携归扬州,世上遂有“丁敬身先生像”。丁敬特意为画像赋诗《送诗客罗君遁夫归扬州》:

作客光阴更如飞,

那能送别不依依。

春风未为牵游舫,

夜雨偏来湿钓矶。

酒趣无缘徒帐怏,

梦魂虽接但依稀。

惟余一事差相慰,

遁夫画我倚仗坐石大像归。

丁敬又作一首《又承赠棕鞋于老夫,酬以一绝》赠罗聘:

赠我棕鞋称瘦筇,

缘云拟上最高峰。

闲苔新长茸茸地,

惟许麏麚看过棕。

千古佳话,因画而存诗,因诗而存事,因事而存名。文艺之快乐,无非如此,此为最高境界,人生得一机遇,足以宽慰,大快人心,强如浮一大白。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丁敬生于市井卖酒的小商贩家庭,没有诗书背景,一介布衣,是一位平民艺术家。丁敬少小家贫,父亲从事小本经营,以卖酒为生计。他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更没有“幼时聪敏,六岁写字”的传闻留下来,他的成就,全靠后天努力。生计的困苦,亦或是小贩的家庭,并没有让他自甘沉沦。丁敬年龄稍长即矢志向学,折节读书,于书无所不窥,更于金石碑版上着力最多。由此,他的博古好学之名为人熟知。

丁敬有两个亲家,和他诗文唱和,订交终身。一个是厉鹗,一个是杭世骏,三人是老乡,又同被举为博学鸿词科。丁敬推了,没有去考;厉鹗考了,却没考上,他却一生都想出仕;杭世骏中了一等第五名,官至御史。三人都极富才学、精通诗文,走了三条不一样的路,最后在文艺上又殊途同归。厉鹗和丁敬相识缘于金农,他们都是金农的朋友。厉鹗是浙西词派中坚人物,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对宋元以后的掌故,了如手掌。厉鹗无后,早逝的兄长的儿子过继给他,从子娶丁敬女儿为妻。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杭世骏的女儿则嫁给了丁敬的长子为妻,亲家们之间是文友,诗文聊着聊着,聊出了感情,于是,友上加亲。杭世骏是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工书法,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丁敬为了生计,接过父亲的生意,赖以糊口。当时杭州混的好的文人不多,文人因为天生的傲气、矫情、腐儒,剩下的也只能混不好了。而丁敬又好于古玩,略有小余,就把钱投在了这上面。而丁敬所玩的朋友,莫不若是,圈子、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臭味相投,使这些人走的更近。丁敬和“扬州八怪”也很相投,除了金农的因素外,志趣应该是丁敬交友的桥梁。

丁敬晚景不好,除了经济原因外,老友们的纷纷凋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先是金农去了扬州,后是厉鹗辞世,又是杭世骏去了广东主讲粤秀书院。往事的慨叹,前路的迷茫,从丁敬《堇浦书至,并寄见怀之作,辄成奉答》诗中可知寸心:

粤东人去动经年,

念我书来喜欲癫。

心力健看摛藻内,

眼神衰想见花前。

因蛇瘴厉体嫌酒,

应蟹潮寒莫损绵。

落月停云思最苦,

何时归话雨湖边。

丁敬早年师法朱简,且一改明人的篆刻习气,以切刀法入印。他的篆刻创造出“古拗哨折”的篆刻风格,无扭捏之态。他上取秦汉,旁取元明,力去浮华,入古而能出新,不与时人同。开“浙派篆刻”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丁家诗文影响了浙江几代人,他不是刻图章的俗人,他是真正的文化人。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他的印谱,为海内外奉为圭臬,时人争相购之,日本名士也出手购买。对前来买印的人,丁敬一律视为平等,不阿权贵,以艺交友。金石学家、印章收藏家魏锡曾有诗赞道:

健逊何长卿,

古胜吾子行。

寸铁三千年,

秦汉兼元明。

请观论印诗,

浑浑集大成。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丁敬的书法较少,大多为诗稿、书信。隶书风格取《曹全碑》、《乙瑛》、《史晨》、《夏承》等汉碑。笔法瘦而有劲,线条有毛涩感,结体端庄又有萧散飘逸之姿。他的楷书温文尔雅、不激不厉,如君子临风观瀑,极尽自在。难得的是他的行书,尽扫“馆阁”之无趣,得畅快。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故事:「原创」为了生活,西泠八家之首,委屈于街肆中以卖酒为生计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